黃新武 李 華 李國春 熊玉霞 張 紅 秦大蓮 (瀘州醫(yī)學院藥學院藥理教研室,四川 瀘州 646000)
血管性癡呆(VD)不僅嚴重損害患者的健康,影響患者的生命質量,也給家庭和社會帶來沉重負擔,因此,積極探尋防治VD的有效途徑具有重要醫(yī)學價值和社會意義。有研究表明〔1〕,腦內(nèi)具有獨立的腎素-血管緊張素系統(tǒng)(RAS),其在VD發(fā)病中起重要作用??ㄍ衅绽亲畛S玫囊环N血管緊張素轉換酶抑制劑(ACEI),可直接抑制ACE的活性,減少AngⅡ的生成;氯沙坦屬血管緊張素1型受體(AT1受體)阻滯藥,通過阻滯AT1受體對抗AngⅡ的作用。本研究復制大鼠VD模型,通過Morris水迷宮法觀察卡托普利和氯沙坦對VD模型大鼠學習記憶能力有良好改善的作用〔2〕,本文對模型大鼠海馬細胞凋亡及Bcl-2及Bax蛋白表達的影響進行研究,探討其改善VD的作用機制。
1.1 動物 健康雄性SD大鼠60只,月齡>24個月,體重(320±20)g。瀘州醫(yī)學院實驗動物科提供,為一級合格動物。
1.2 材料 卡托普利由汕頭金石制藥總廠生產(chǎn),批號080505;氯沙坦鉀膠囊,由北京萬生藥業(yè)有限責任公司生產(chǎn),批號:20080903。凋亡TUNEL試劑盒購自美國ROSS公司,兔抗Bcl-2多克隆抗體、兔抗Bax多克隆抗體、SABC、DAB染色試劑盒、蘇木素均購自武漢博士德生物工程有限公司。
1.3 VD大鼠模型制備及分組 隨機取40只大鼠,采用不同時點分別結扎左、右頸總動脈制備VD模型〔3〕。術后4 w通過Morris水迷宮對制模大鼠進行學習記憶能力的測定,篩選出學習記憶能力明顯障礙,制模不合格10只剔除,模型制備成功30只大鼠,并隨機分為3組,每組10只。根據(jù)藥品說明書常用量體重計算給藥劑量,卡托普利組,卡托普利予2.5 mg/kg,灌胃,1次/d,持續(xù)4 w;氯沙坦組:氯沙坦予2.0 mg/kg,灌胃,1次/d,持續(xù)4 w;模型組:等量生理鹽水灌胃;假手術組10只,雙側頸總動脈不結扎,余同模型大鼠,予等量生理鹽水灌胃。
1.4 組織標本處理 學習記憶能力的測定后將動物給予4%多聚甲醛灌注30 min。斷頭取腦放入4% 多聚甲醛固定,依次酒精脫水,二甲苯透明,浸蠟,包埋。連續(xù)冠狀切片,片厚5 μm。
1.5 免疫組織化學法檢測Bcl-2、Bax的表達 參照Bcl-2、Bax試劑盒說明,按常規(guī)SABC法進行,DAB顯色,蘇木素復染。
1.6 TUNEL法檢測細胞凋亡 參照TUNEL試劑盒說明進行。
1.7 結果觀察 在顯微鏡下觀察每張切片TUNEL陽性細胞、Bcl-2、Bax免疫陽性細胞的表達情況,分析指標運用GD-10.0多媒體彩色病理圖文分析系統(tǒng)進行測定,以灰度計算所選視野陽性染色的單位面積(陽性細胞的面積占所選整個視野面積的百分比),每張切片取梗死灶邊緣區(qū)互不重疊的5個視野,其均值即為該標本每個高倍鏡視野中陽性細胞的單位面積。
1.8 病理檢查 大腦中部冠狀切取3 mm大腦厚片,用4%多聚甲醛固定,石蠟包埋,切4 μm切片,HE染色。
2.1 海馬神經(jīng)元凋亡情況 顯微鏡下觀察,TUNEL染色陽性凋亡神經(jīng)元的細胞核呈棕黃色,神經(jīng)元體積縮小,呈三角形或扇形,尼氏小體消失,核固縮深染,核內(nèi)染色質濃聚,染色質濃集于核周,呈新月形、環(huán)形、長條形、塊狀小體甚至形成核碎片。而陰性神經(jīng)元的胞核則不顯示黃色,神經(jīng)元形態(tài)正常。假手術組大鼠海馬組織中只有零星的凋亡神經(jīng)元;而模型組大鼠可見大量凋亡神經(jīng)元,呈成簇出現(xiàn),與假手術組比較有顯著意義(P<0.05)??ㄍ衅绽M和氯沙坦組大鼠凋亡神經(jīng)元均明顯減少,與模型組比較有顯著意義(P<0.05)。見表1,圖1。
2.2 海馬Bcl-2和Bax蛋白的表達情況 顯微鏡下觀察,各組大鼠海馬Bcl-2、Bax陽性神經(jīng)元染色均以胞漿有棕黃色物質沉積為主,也有部分胞膜及核膜著色,并可顯示神經(jīng)元輪廓。Bcl-2陽性神經(jīng)元變性較輕,形態(tài)接近正常,胞體不腫脹,基本上呈橢圓形,邊緣較光滑。而Bax陽性神經(jīng)元變性較重,胞體形狀不規(guī)則,邊緣欠光滑。假手術組大鼠海馬Bcl-2、Bax均呈少量表達。模型組大鼠Bcl-2及Bax蛋白表達均明顯增加,與假手術組比較有顯著意義(P<0.05)??ㄍ衅绽M和氯沙坦組大鼠Bcl-2及Bax蛋白表達有明顯改善。見表1,圖2,圖3。
2.3 病理形態(tài)學 圖4可見HE染色后神經(jīng)細胞質淡紅色,核呈藍褐色。假手術組大鼠海馬神經(jīng)元排列整齊、密集,細胞完整、結構正常,胞質豐富;細胞核呈圓形、橢圓形,無變性,無固縮及溶解現(xiàn)象。模型組大鼠海馬神經(jīng)元數(shù)量明顯減少,排列紊亂,變性明顯,體積縮小,胞核與胞質界限不清,核固縮成三角形或不規(guī)則形??ㄍ衅绽M和氯沙坦組大鼠海馬缺血壞死較模型組大鼠明顯減輕。
表1 海馬神經(jīng)元凋亡及蛋白表達情況(%,±s,n=10)
表1 海馬神經(jīng)元凋亡及蛋白表達情況(%,±s,n=10)
與假手術組比較:1)P<0.05;與模型組比較:2)P<0.05
組別 細胞凋亡 Bcl-2蛋白表達 Bax 蛋白表達假手術組 4.38±1.342) 5.21±1.142) 3.61±1.552)卡托普利組 11.34±2.142) 23.41±2.171) 9.47±3.112)氯沙坦組 15.22±2.412) 21.53±2.731) 11.26±2.562)模型組 39.24±5.471) 20.08±3.171) 28.93±3.681)
圖1 各組海馬神經(jīng)元凋亡情況(×200)
圖2 海馬Bcl-2蛋白表達(DAB,×200)
圖3 海馬Bax蛋白表達情況(DAB,×200)
圖4 各組大鼠海馬病理形態(tài)學變化(HE,×100)
細胞凋亡與許多疾病的發(fā)生有密切關系。細胞凋亡機制在VD研究中受到越來越重視。腦神經(jīng)元對凋亡損傷極其敏感,在腦缺血的病理過程中存在細胞凋亡這一病理機制?,F(xiàn)代醫(yī)學研究表明,細胞凋亡的直接原因可能是凋亡細胞內(nèi)基因表達的結果。其中 Bcl-2蛋白家族成員起著至關重要作用〔4〕。Bcl-2和Bax是其家族中調(diào)控細胞凋亡的兩個主要基因,Bcl-2從人淋巴細胞分離出來的具有阻抑細胞凋亡的1個原癌基因,它在中樞神經(jīng)系統(tǒng)中作為1種有效的抑制神經(jīng)元凋亡和壞死的因子,可促進神經(jīng)元的存活以及突觸的再生〔5〕。Bax蛋白是細胞凋亡的激動劑〔6〕。Bax蛋白可自身形成同源二聚體,并易與Bcl-2蛋白形成異源二聚體復合物,Bcl-2表達相對增多時Bcl-2/bax二聚體增多,消除Bax的促凋亡效應,而Bax表達相對增多時Bax/Bax二聚體增加,促凋亡作用上升。因此,一旦Bax蛋白大量表達時,細胞便走向死亡。研究結果顯示,VD模型組大鼠海馬可見大量成簇凋亡神經(jīng)元。模型組大鼠Bcl-2及Bax蛋白表達均增加,但Bax蛋白表達似乎更明顯??ㄍ衅绽M和氯沙坦組大鼠凋亡神經(jīng)元均明顯減少,Bcl-2及Bax蛋白表達也有明顯改善。
病理檢查結果也顯示,VD模型組大鼠的海馬神經(jīng)元數(shù)量明顯減少,缺血壞死明顯??ㄍ衅绽M和氯沙坦組大鼠海馬缺血壞死明顯減輕。海馬是與認知功能相關的重要腦區(qū),是學習、記憶的高級中樞,它直接參與信息的貯存和處理。由于海馬神經(jīng)元的存活數(shù)量直接影響神經(jīng)元突觸的可塑性效應,從而影響海馬對信息的處理和傳遞。因此,卡托普利和氯沙坦能減輕海馬神經(jīng)元大量凋亡丟失,可能是改善患者腦缺血后引起VD學習記憶障礙的重要機制之一。
1 Ciobica A,Bild W,Hritcu L,et al.Brain renin-angiotensin system in cognitive function:pre-clinical findings and implications for prevention and treatment of dementia〔J〕.Acta Neurol Belg,2009;109(3):171-6.
2 黃新武,李 華,秦大蓮,等.卡托普利和氯沙坦對血管性癡呆模型大鼠學習記憶的影響〔J〕.中華老年心腦血管病雜志,2010;12(6):497-8.
3 黃新武,李 華,秦大蓮,等.不同時點分別結扎左、右頸總動脈建立大鼠血管性癡呆模型〔J〕.中國老年學雜志,2010;30(14):2006-07.
4 Tsukahara S,Yamamoto S,Tin-Tin-Win-Shwe,et al.Inhalation of low-level formaldehyde increases the bcl-2/Bax expression ratio in the hippocampus of immunologically sensitized mice〔J〕.Neuroimmunomodulation,2006;13(2):63-8.
5 Wada A,Yokoo H,Yanagita T,et al.Lithium:potential therapeutics against acute brain injuries and chronic neurodegenerative diseases〔J〕.J Pharmacol Sci,2005;99(4):307-21.
6 Adams JM,Huang DC,Strasser A,et al.Subversion of the bcl-2 life/death switch in cancer development and therapy〔J〕.Cold Spring Harb Symp Quant Biol,2005;70:469-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