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吳本務(wù)
小白樓前憶白楊
文/吳本務(wù)
1957年周總理(左一)接見白楊(右一)
白楊家稱小白樓,那是一棟坐落在幽靜的華山路上的花園洋房。1986年初夏,我步入她的寓所進行了專訪。一進大門,一股花香撲鼻而來,橢圓形的建筑由綠樹環(huán)抱,白墻、白窗、白簾在陽光的輝映下格外醒目。進入客廳,白楊和她的夫君蔣君超就談笑風(fēng)生起來,他們先讓我看了一本劇照相冊,一下子拉近了主人與我的距離,我當(dāng)即把她演的電影連成順口溜:你最初徘徊在“十字街頭”,心中激蕩著“八千里路云和月”,又沿著“一江春水向東流”,迎著“雷雨”后的“日出”,“為了和平”追求真理,“團結(jié)起來到明天”,待到“春滿人間”時,你終于為人們捎來了歲歲如意的“祝福”……
白楊頻頻點頭,陷入沉思,沿著坎坷的從影經(jīng)歷娓娓道來。說起來她還是大戶人家的女兒,但剛出生就被棄送、寄養(yǎng)到北京郊區(qū)的一戶窮苦人家,在一間小茅屋里度過了艱難的童年,過早地領(lǐng)略了世態(tài)炎涼、人情冷漠,唯有村邊的一座小廟是她撫慰心靈的凈土。有一次,沉睡的山村忽然熱鬧起來,小廟前搭起了臨時戲臺,人群從四面八方涌來,她也擠到前面看戲文。演戲的雖然是草臺班子,但戲臺上各種扮相卻深深地吸引著她,《寶蓮燈》里的小沉香、《岳傳》中的岳云、《穆桂英掛帥》中的穆桂英都成了她崇拜的偶像。一連幾天,她在小茅屋里獨自手舞足蹈,模仿戲文,又演又唱,第一次“學(xué)戲”就在她心中播下了藝術(shù)的種子。五年后,她回到北京城里,與兩個姐姐相聚,才十一歲的她必須獨自謀生,為了實現(xiàn)兒時的夢想,她與二姐一起應(yīng)聘聯(lián)華影業(yè)公司在京的演員養(yǎng)成所,哪料半路上姐妹走散,留下她一個人進了考場,擠進了那群西裝革履、濃妝艷抹的考生中??脊袤@異地打量這個突然冒出來的小不點,以為她是來看熱鬧的,然而她卻一本正經(jīng)地自我表演,把學(xué)的那些戲文全都倒騰出來,一下吸引了考官的目光,不知是她那一臉稚氣逗人喜愛,還是導(dǎo)演正需要一個調(diào)皮搗蛋的小不點,她居然被錄取,夢想成真當(dāng)了小演員,拍的第一部電影就是《故宮新怨》中的小丫頭:躲在宮殿門前一口大銅缸的背后,好奇地探頭窺望……
“這生平第一個鏡頭,竟成了我叩開藝術(shù)殿堂的敲門磚。”白楊抿了口最愛喝的龍井,深情地說,“從此,我在舞臺上跌打滾爬,在藝海里浮沉起伏,先后參加了中國旅行劇團、上海影人劇團、中華劇藝社等左翼文藝團體,在革命文藝的土壤里茁壯成長,給我印象最深的是在抗日戰(zhàn)爭的烽火年代,在四川重慶主演話劇《屈原》,連演連滿,郭沫若親筆題詩《白楊飾南后》:‘南后可憎君可愛,愛憎今日實難分,渾物忘我成神化,愈是難分愈愛君……’”與此同時,由她主演的話劇《盧溝橋之戰(zhàn)》《流民三千萬》同樣引起了巨大反響,每演一場,劇場內(nèi)都洋溢著抗戰(zhàn)熱情,觀眾按捺不住激憤的心情,當(dāng)場痛哭呼號,與劇中人一起,對敵人滿懷仇恨,對悲慘遭遇的流民灑下同情之淚。臺上臺下連成一片,民族情、愛國心把觀眾與白楊的心緊緊連在一起。
說起電影,白楊興致更濃:“我很幸運,進入明星電影公司拍的第一部影片就是與趙丹一起主演的《十字街頭》。為了演好紗廠女工角色,我到楊樹浦紡織廠深入生活,了解紡織工人的疾苦,還到棚戶區(qū)找女工談心,一起擠車上下班,感受到社會底層小人物的困頓,才能把一個徘徊在人生十字街頭的奮發(fā)向上的女青年演得真實可信。”影片公映,轟動影壇,人們將她與風(fēng)靡全球的世界影星葛麗泰·嘉寶相比。制片商更是別出心裁,先是在報刊上獨占頭版、二版刊登“白楊”兩個大字,又在市中心跑馬廳定制了白楊的巨幅廣告,足足有幾層樓高,以此擴大影響。白楊紅遍了半邊天,隨即又主演了中國經(jīng)典電影《一江春水向東流》。說起這段往事,白楊感慨萬千:“當(dāng)時的昆侖公司資金短缺、困難重重,常常陷于拍拍停停的狀態(tài),反動派編了對聯(lián)諷刺嘲笑:上聯(lián)“八千里路無路可走”,下聯(lián)“一江春水無水可流”,橫批“山窮水盡”。但是,我與攝制組同志們迎難而上,保質(zhì)保量地完成了拍攝任務(wù)。此片堪稱經(jīng)典,四十年后的白楊出訪美國,在舊金山舉辦的中國電影節(jié)上放映了《一江春水向東流》,在美國華僑觀眾中掀起了一股“白楊熱”,稱此片是“一部最受歡迎、最賺人眼淚的影片,是中國電影史上最震撼人心的作品”?!侗泵廊請蟆房姟吨匾姲讞睢罚骸敖裉熘匾姲讞?,素衣眉笑,音調(diào)——飽含親人的濃情,容貌——凝聚先烈的心血,品格——散發(fā)早年的芳香,風(fēng)采——重現(xiàn)廣場的浮雕?!?/p>
說著說著,白楊心潮起伏,興致勃勃地拿出了她書寫的三首詩給我看。一首詩是在《一江春水向東流》導(dǎo)演蔡楚生追悼會上,她即興作詞《憶江南》:“一江水,不盡向東流。蔡老音容應(yīng)猶在,平生志氣薦神州。淚血灑春秋?!贝撕?,她又為此片的另一位導(dǎo)演鄭君里寫了一首《憶江南》:“春天到,舉目百花盛。風(fēng)雨晴時君不見,舜堯萬里際長征。慟你未同程?!庇譃榕c之合作的著名演員舒繡文賦詞《桂殿秋》:“思往事,奈情何。攜手當(dāng)年同戰(zhàn)歌。一江水盡離腸斷,此恨無期再唱和。”此后,白楊蜚聲影壇,主演《為了和平》《祝?!贰赌蠉u風(fēng)云》等片屢屢獲獎,成為一個演技派明星。
此時,男主人、老導(dǎo)演蔣君超開了腔,他饒有興致地說起這棟小白樓,稱小白樓是他們的溫馨之家,也是文人名流常常聚會的“文藝沙龍”,充滿歡歌笑語。白楊性情豁達,在家中淡化明星的光彩,顯現(xiàn)賢妻良母的形象,是一個腳踏實地的“實干家”,她致力于頻繁的社會活動,常常參加政協(xié)會議和各種座談會,說實話辦實事,雖然年逾古稀,但記憶力特強。有一次,她擔(dān)任歡迎日本代表團大會的主持人,臨時背記一大串日本電影明星的名字,現(xiàn)場即興發(fā)揮,不僅把節(jié)目串演得有趣生動,而且介紹每一個節(jié)目的內(nèi)容準確流暢,連日本人都驚嘆她的記憶力。
她在家中最拿手的活是炸醬面,每一回兒子女兒過生日,全家最喜歡吃的并不是奶油蛋糕,而是她親手配料烹飪的炸醬面。當(dāng)年在演出《茶花女》的后臺,在拍攝《十字街頭》的攝影棚里,她都以炸醬面充饑。兒子夸她的面醬特鮮,女兒贊她的面條有嚼勁,吃得全家樂呵呵。蔣君超性格熱情開朗,稱自己是“樂天派”,雖然“文革”中深受迫害,半身截癱,坐在輪椅上仍然好學(xué)不倦,報紙雜志、錄音機、電視機成了他親密的伙伴。最有趣的是,他與白楊還創(chuàng)造了“最佳讀書法”,白楊愛讀書,苦的是缺少時間;蔣君超深居簡出,有的是時間,他“秀才不出門,能知天下事”,靠的就是看報讀書。為了助白楊一臂之力,每天蔣君超總是把剛到的新書、雜志、報刊先瀏覽一遍,篩選出精華,推薦給白楊。如果白楊還是忙得看不過來,他就再認真仔細讀一遍,畫出有新觀點和獨特見解的段落,讓白楊擇優(yōu)選讀。兒子稱他比小青年國外留學(xué)陪讀還認真,該評上“最佳陪讀員”。當(dāng)年,電影界正逢改革開放初期,新一輩導(dǎo)演正在崛起,各種類型的探索片層出不窮,搞了幾十年電影創(chuàng)作的這對影壇伉儷,仍然與電影心心相連,有什么新片上映,他倆各抒己見,會爭得面紅耳赤,有哪位新導(dǎo)演、新明星初露才華,他倆也會為之高興。
提起子女,白楊、蔣君超的喜悅之情油然而生,由于他們對子女教育有方,嚴格要求,子女成了國家的有用之才。兒子蔣曉松性格像父親,爽朗熱情,并遺傳了父母的藝術(shù)基因,曾赴日本留學(xué),專攻電視、電影,處女作電視劇《小木屋》《今年在這里……》都獲得好評。女兒蔣曉真原是化纖廠工人,也富有父母的藝術(shù)細胞,自學(xué)繪畫,刻苦成才,考入北京電影學(xué)院美術(shù)系,又赴美留學(xué),畢業(yè)于舊金山藝術(shù)學(xué)院油畫系,舉辦過多次個人畫展,獲得盛譽,被國外畫家贊為“賦有男性氣魄的女性畫家”。
十年“文革”中,白楊被“四人幫”在上海的爪牙點名批判,隔離審查,蔣君超與子女相依為命,小白樓遭到毀滅性的抄家。他們生活艱難,但仍樂觀地面對人生,父子倆珍藏著一本抄家遺漏的《唐詩三百首》,天天清晨在陽臺上高聲朗讀,比賽誰朗誦得快,誰輸了誰請客吃生煎包。女兒則沉浸在對媽媽的思念中,默默作畫,把自己的愛與恨全部傾注在一幅幅感情真摯的繪畫中。除了畫畫,她還學(xué)會了做鞋,從糊硬襯到納鞋底、綁鞋面、鞘鞋繩,全由自己動手,一家子穿的布鞋她全包了。“文革”結(jié)束,當(dāng)白楊回到歷經(jīng)坎坷的小白樓,手捧女兒親自為她做的一雙布鞋,不由得熱淚盈眶,就像電影《十字街頭》中,她和趙丹主演的流落街頭的落寞者,嘗夠了人生的酸甜苦辣后,回到家中的那種溫馨感。時隔二十年,女兒仍然記得這幅動人的情景,此時的白楊已經(jīng)故去,女兒就帶著這份濃濃母女情與趙丹的兒子趙勁合作,策劃并拍成了電影《新十字街頭》,以此慰藉父母的在天之靈。
《北美日報》刊詩《重見白楊》:“今天重見白楊,素衣眉笑,音調(diào)----飽含親人的濃情,容貌----凝聚先烈的心血,品格----散發(fā)早年的芳香,風(fēng)采----重現(xiàn)廣場的浮雕?!?/p>
對白楊來說,小白樓還有件刻骨銘心的事情,她讓我把目光引向書櫥,櫥內(nèi)陳列著一張被剪得支離破碎的照片,它在十年浩劫中差點被拋進歷史垃圾堆,照片中的白楊、蔣君超、金焰、秦怡……一個個從照片上被剪掉,只剩下周恩來總理、陳毅和白楊的小女兒。白楊手捧照片,凝視片刻,深情回憶了拍這張照片的全過程。這張奇特的照片攝于1961年7月18日,那天上午,周總理和陳毅來到白楊家做客,親切會見了白楊、蔣君超、金焰、秦怡、鄭君里、王丹鳳、黃宗英等電影工作者。那天,周總理一進白楊家的書房就開了個玩笑,他看見墻上掛著一幅毛主席、朱德、周總理和劉少奇的合影照片,指指照片上的自己,風(fēng)趣地問:“這是誰?”一句話就打消了在場人的拘束感。陳老總對滿屋的書籍發(fā)生了興趣,書櫥里陳列著電影、音樂、美術(shù)、哲學(xué)等各種門類的書,他帶著濃重的四川口音,不無幽默地問白楊:“這么多吸引人的書,你都看過了?”白楊一時不知怎么回答才好,周總理趕緊解圍反問陳老總:“我到你家去過,你的書更多,難道你都看過?”說得大家開懷大笑。
周總理談笑風(fēng)生,一邊品茶一邊詢問大家的近況,他拿起書桌上一本《隨園詩話》,翻開閱看,話題轉(zhuǎn)到了如何讀書上。有人問:“總理,你給我們寫一本書吧!”有人說:“總理太忙,沒有時間動筆?!笨偫硭实匦Φ?,如果我寫書,我就寫我一生中的錯誤,這可不是盧梭的《懺悔錄》,而是要讓活著的人都能從過去的錯誤中吸取教訓(xùn)……
白楊主演的電影《為了和平》劇照
那天,小白樓始終充滿著親切友好的氣氛,周總理對白楊等電影藝術(shù)家說了許多掏心窩子的話,他說:“一個演員要演好戲,就要多方面加強修養(yǎng),多讀書,有關(guān)表演的,歷史的,哲學(xué)的,文學(xué)的名著都應(yīng)該讀,只有掌握較全面的知識,提高自己的素養(yǎng),并且走出電影廠,走向社會,深入到火熱的生活中去,才能生動、準確、感人地塑造好銀幕形象”。在談到電影演員的基本功時,周總理先是問白楊,電影演員能歌善舞的多嗎?電影演員的基本功應(yīng)該包括哪些內(nèi)容?大家一時都答不上來。周總理便說:“戲曲和舞蹈演員都有他們的基本功,電影演員怎么可以沒有呢?”陳老總也說:“對嘛,任何行當(dāng)都有基本功,就說寫一首詩吧,也要懂得一點韻律四聲,這也是基本功,不然就寫得不像詩?!庇懻摰阶詈螅蠹乙恢抡J為電影的基本功應(yīng)該是好的文學(xué)素養(yǎng)和深厚的生活積累。周總理聽到白楊正在主演電影《冬梅》,主人公冬梅是長征時期英勇不屈的游擊隊長,就說“陳毅同志對這段歷史十分熟悉,他可以做你的藝術(shù)顧問”。第二天,陳老總就在文化俱樂部與白楊談了一個上午,圍繞著《冬梅》,發(fā)表了自己的見解,并介紹了自己在這段時期的經(jīng)歷。白楊塑造冬梅的成功,凝結(jié)著周總理與陳老總的心血。的確,白楊與周總理有著深厚的感情,多次接受過周總理的關(guān)心和教誨。在抗日戰(zhàn)爭的烽火歲月里,她投身抗日救亡演劇活動,每演一個劇目都得到總理的指點,尤其在重慶,演出郭沫若創(chuàng)作的《屈原》,總理常常對劇本提出修改意見,又幫助演員處理角色??箲?zhàn)勝利后,白楊來到上海,參加籌拍《八千里路云和月》和《一江春水向東流》,總理在上海思南路辦事處接見主創(chuàng)人員,鼓勵大家拍好這兩部影片。電影《冬梅》上映后得到好評,白楊卻因過度勞累住進了北京的阜外醫(yī)院。鄧穎超大姐捧著一束鮮花特地到病房探望,親切地說:“這是恩來讓我為你送來的,剛從我家院子里摘下,這花的品種特別,可叫開不敗的鮮花?!边@束開不敗的鮮花,伴隨白楊度過了養(yǎng)病的日日夜夜,并且?guī)Щ厣虾5男“讟?,與之朝夕相處。
大家談興正濃,時光過得飛快。共進午餐時,陳老總胃口特別好,他對每道菜都贊美一番,吃得津津有味,并“坦白”說:“老實告訴各位,我是在家里先墊了肚皮再來的,否則,我吃得還要多。人就是要吃得下、睡得著,才能心寬體胖”,說得大伙兒點頭稱是。午后,周恩來、陳老總臨別前在院子里與大家合影留念,拍下了這張難忘而珍貴的照片。那么,這張照片怎么會差點被毀掉呢?五年后的“文革”,一切都被黑白顛倒,閃耀的“明星”變成了“牛鬼蛇神”,親切的交談、會見變成了“惡毒攻擊”,于是,白楊的家經(jīng)歷了無數(shù)次史無前例的“革命行動”,翻箱倒柜地抄家,連所有照片也遭到洗劫,而這張照片,更受到某些人的仇恨,他們仿佛獵犬嗅物,找到了“罪證”?!芭9砩呱瘛痹跄芘c總理合影?“黑幫”會串豈不是“右派翻天”?于是,白楊、蔣君超、金焰、秦怡……一個個從照片上被剪掉,散落在地上,唯獨白楊六歲的小女兒因為拍照時站在周總理身前才得以幸免。她趁“造反派”不注意的時候,悄悄撿起,瞞著所有人,甚至瞞著父母,珍藏了整整十年,粉碎“四人幫”后才重見天日。
聽罷白楊的由衷述說,我凝視這張永遠也毀不掉的照片,感慨萬千,周總理與電影工作者之間的親密感情,能剪得掉嗎?照片上白楊等藝術(shù)家們,個個臉帶微笑,滿含對電影事業(yè)的忠誠,滿含對周總理、陳老總的愛,微笑與愛能剪得掉嗎?發(fā)生在小白樓里的這段傳奇故事,將深深地埋藏在我的心底。采訪結(jié)束,白楊送我出家門,臨別前送了一本她撰寫的書《落入滿天霞》,扉頁上親筆題字:“落入滿天霞,友情滿天涯”。我走在華山路上,不禁對身后的小白樓深情一瞥,算是告別,同時充滿敬意。
編輯:黃靈 yeshzhwu@foxmail.com
黨風(fēng)廉政建設(shè)和反腐敗工作要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dǎo),深入貫徹落實科學(xué)發(fā)展觀,堅持標本兼治、綜合治理、懲防并舉、注重預(yù)防的方針,嚴明黨的紀律,加強黨的作風(fēng)建設(shè),推進懲治和預(yù)防腐敗體系建設(shè),著力解決反腐倡廉建設(shè)中人民群眾反映強烈的突出問題,突出工作重點,狠抓任務(wù)落實,以黨風(fēng)廉政建設(shè)和反腐敗斗爭的新成效迎接黨的十八大勝利召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