祁紅英,李師默,宋超
(1.江蘇淮安柴米河農業(yè)科技發(fā)展有限公司,223007;2.江蘇淮陰師范學院生科院)
穴盤基質育苗的優(yōu)點較多,推廣速度較快,使用基質穴盤進行育苗已成為蔬菜育苗的主要方式。然而在蔬菜工廠化育苗過程中,苗期常會發(fā)生黑莖病,尤期是在溫度較高的季節(jié)辣椒苗黑莖病表現較為嚴重,即使苗期不表現癥狀,定植后也會發(fā)病。為此我們對此病害進行鑒定,并采用生防菌劑進行了防效試驗。
參試辣椒品種為綠園3號。
對辣椒穴盤育苗中常發(fā)生的莖基部黑腐病進行病原物鑒定。取辣椒幼苗中典型的發(fā)病植株,依照《植病研究方法》(方中達)中病害標本病原物分離的方法對辣椒發(fā)病莖稈樣本進行分離。在分離過程中,為了進一步鑒別病原物,分別按照真菌和細菌的分離方法進行樣本分離,選取病健交接處的辣椒組織進行分離。
①組織的表面消毒 用70%乙醇液浸泡樣本1 min,將樣本置于滅菌水中漂洗3~4次,接著放于5.25%的NaClO溶液中浸泡10~15 min,然后用無菌水清洗3~4次,自然風干。
②組織分離 (真菌分離)取表面消毒徹底的病部組織,切成2 cm×2 cm的小塊,培養(yǎng)于含鏈霉素的PDA平板上,25℃培養(yǎng)2 d后觀察,設5個重復。2 d后組織周圍長出菌絲,且每個重復內生長出來的真菌菌絲形態(tài)基本一致,同時鏡檢的菌絲形態(tài)也相同。挑取生長旺盛的真菌菌絲,進行純化,并將分離得到的真菌進行回接,以確定基質育苗上病害的病原物。
生防菌 AR156、AR156-1、AR156-2 由南京農業(yè)大學植物病理學系細菌研究室提供,每種菌劑設1×106、1×107、1×108cfu/mL 3 個濃度梯度,共 9 個處理;化學農藥為安克(烯酰嗎啉),由德國巴斯夫公司生產;清水處理作為對照(CK)。
采用柴米河蔬菜育苗基質,營養(yǎng)成分為N 0.5%,P2O51.7%,總鉀含量4.6%,電導率2.0 mS/cm,有機質含量32%、pH值6.8、含水量35%。
播 種 前 12 h, 分 別 將 AR156、AR156-1、AR156-2菌劑的3個濃度梯度的菌液噴灑到12 L育苗基質中;化學藥劑安克播種前以600倍液均勻噴灑到12 L育苗基質中;另設清水對照處理,以上各處理3次重復。于2010年5月31日,將辣椒種子播于72孔重型穴盤。試驗在淮安蔬菜科技示范園育苗溫室內進行。
圖1 辣椒疫病基質育苗苗盤發(fā)病癥狀
圖2 辣椒幼苗疫病田間發(fā)病癥狀
辣椒出苗后30 d調查疫病發(fā)病率及防效情況;辣椒出苗后35 d隨機取樣30株測定地上部鮮質量、地下部鮮質量,計算植株綜合鮮質量。
發(fā)病率(%)=發(fā)病株數/總株數×100%;防治效果(%)=[(總對照組病指-總處理組病指)/總對照組病指]×100%;促生效果(%)=[(處理平均產量-對照平均產量)/對照平均產量]×100%。
采用SPSS 13.0分析軟件進行平均數、標準差、單因素方差分析。
圖3 辣椒坐果期疫病田間發(fā)病癥狀
圖4 辣椒疫病游動孢子囊(10X)
表1 出苗后30 d生防菌劑處理對辣椒疫病的防治效果
表2 生防菌劑處理播種后35 d對辣椒基質穴盤幼苗促生作用
圖5 生防菌劑對基質穴盤辣椒幼苗的促生效果
對病組織進行分離鑒定,純化得到病原真菌。經鏡檢,并結合《真菌鑒定手冊》確定該病害由鞭毛菌亞門的辣(甜)椒疫霉真菌(Phytophthora capsici Leonian)侵染所致。其田間癥狀及病原物孢子形態(tài)如圖 1~4。
如表1所示,南京農大植病系提供的各生防菌劑對辣椒穴盤育苗中出現的疫病均有一定的防治效果,其中AR156-2表現突出,其1×108cfu/mL濃度處理防效接近80%,比安克防效好。
由表 2所示,AR156-2菌劑 的 1×108cfu/mL濃度處理促生效果也顯著高于其他處理,達35.27%,AR156菌劑 的1×108cfu/mL濃度處理促生效果表現也較好,說明生防菌劑能明顯增加辣椒地上部與地下部鮮質量,而安克促生效果最差(圖5)。
經鑒定,辣椒基質穴盤育苗中幼苗發(fā)生的病害為疫病,其病原菌為Phytophthora capcisi。當溫度高且濕度大時病原菌容易繁殖,而且病原菌擴展病害很難控制。由于常規(guī)甲霜靈類藥劑大量使用,導致病原菌對其耐藥性增強,防效降低;進口藥劑安克作為甲霜靈類農藥的替代物,對辣椒疫病有一定的防治效果,但田間試驗中其防治效果表現并不突出,且其價格較高。
本試驗將生防菌劑接種在蔬菜育苗基質里,利用基質里豐富的營養(yǎng),使生防菌劑進行大量擴繁,達到抑制有害病菌繁殖的作用。試驗中生防菌劑AR156-2(BBS合劑)表現出良好的防病效果和促生效果,對辣椒疫病防效達79.5%,且促生效果也十分明顯,達到35.27%,顯示出良好的應用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