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裕民
某患者乳腺癌局部傷口潰瘍,腫塊呈菜花狀,用藥后有改善。親屬來看她,送了幾罐蛋白粉,食用一周后體力增加胃口變好,然而已平整了的胸壁又長出了菜花樣組織,且長勢很快。旋即停用,調治后胸壁又漸見平整、縮小。念蛋白粉保質期將過,另一方面也認為補是沒有壞處的,上次可能是偶然,于是大膽再吃,僅2~3日,傷口即見變化,流脂水增多,組織隆起。到此時方相信蛋白粉也補了“癌細胞”,促進癌細胞瘋長。
有一位患乳腺癌多年的病人,醫(yī)生提醒她不要吃牛羊肉等高卡路里食物,少吃海鮮螃蟹等?;颊邊s并不放在心上,致使腫瘤指標瘋長幾十倍。而腫瘤指標狂漲則意味著癌細胞重新裂變的開始。
類似的情況很多,讓我們明白一點:乳腺癌患者最好不要濫補。
有實驗研究表明,給患上癌癥的小鼠灌人參煎浸膏后,小鼠活力增加,體能有所改善,但很快進入衰竭期,生存期明顯縮短。也有臨床觀察表明,乳腺癌患者服用人參后,長期療效與不用人參者相差無幾。多數(shù)情況下,人參可加強機體的新陳代謝,表現(xiàn)出飲食增加、體力增加、免疫力提高等,但是,在參類(生曬參、高麗參、白參、西洋參等)的刺激下,正常細胞和異常細胞的活力都被調動起來,補身同時也在“補瘤”。因此,建議除高齡或體質很弱外,一般腫瘤患者最好少用或不用人參類補益劑。要改善自身體質,可改用比較溫和的黃芪、靈芝、太子參等。
臨床實踐中發(fā)現(xiàn),常吃甲魚導致乳腺癌復發(fā),因高脂肪高蛋白的甲魚可刺激雌激素水平升高,后者很不利于乳腺癌患者康復。
有調查發(fā)現(xiàn),牛奶攝入量與乳腺癌和肝癌有明確的相關性。試驗發(fā)現(xiàn),黃曲霉素致癌過程中,促進因素就是牛奶。專家研究后明確指出:乳腺癌患者以不喝牛奶為宜。有研究認定牛奶里的有害成分就是酪蛋白,所以建議乳腺癌患者少吃一點牛奶,可適當吃酸奶(因為酸奶里酪蛋白被分解了)或豆奶。
雌激素與乳腺癌的發(fā)生發(fā)展密不可分。乳腺組織是雌激素的“靶”組織,身體內雌激素的水平過高,雌激素與孕激素的平衡失調,都是促使乳腺癌發(fā)生發(fā)展的危險因素。研究證明,脂肪與蛋白的攝入量與體內雌激素水平有關。將3000名乳腺癌患者分成兩組,一半人每天食用10份果蔬,攝入更多纖維、更少脂肪;另一半人每天僅食用5份果蔬。對兩組情況進行比較,結果發(fā)現(xiàn),在吃10份果蔬的人中,僅16%的人7年后出現(xiàn)復發(fā);而食用5份果蔬的人復發(fā)率為23%。因此,低脂飲食對于防治乳腺癌具有重要的實際意義。因此,有乳腺癌發(fā)病家族史或已經患了乳腺癌的女性,要避免食用含有雌激素的食物,如雞、西洋參、蜂王漿、胎盤、花粉、甲魚等。
乳腺癌是成千上萬現(xiàn)代女性的夢魘。醫(yī)學研究顯示,食物能成為防治乳腺癌最好的藥物。專家提倡吃6種食品防治乳腺癌,它們是靈芝、大豆、大蒜、大棗、麥胚芽、綠茶。靈芝不僅能激活和增強人體的免疫系統(tǒng),還對乳腺癌細胞的形成具有明顯的抑制和殺滅作用,對緩解癥狀,改善生活質量,防止進一步的轉移和復發(fā)均有一定的作用。大豆可以保護婦女乳腺,降低乳腺癌的發(fā)病率、復發(fā)率與死亡率。一個較權威的研究提示:大豆蛋白攝取量最多的患者,其死亡風險降低了29%,乳腺癌復發(fā)風險則下降了32%。
此外,提示乳腺癌患者多食用薏米、花菜、卷心菜、荸薺、洋蔥、萵苣、芋艿、紅薯、絲瓜、胡蘿卜、白蘿卜、蘆筍、南瓜、香菇、鴨肉、海帶、文蛤、牡蠣、青魚、蝦皮、馬蘭頭、香菇、牛蒡菜、桑葚、獼猴桃等,也都有一定益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