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仲南
都說廣州人會做生意,不見得。都說鬼佬不會做生意,不見得。廣州人大都喜歡吃腸粉。沒有吃過腸粉的一定不是廣州人??衫闲帜憧纯?,偌大的廣州,有沒有一間知名的腸粉店?有沒有一個知名度高的腸粉生產(chǎn)廠家?從五十年代吃腸粉吃到兩千年,味道越吃越不純正,現(xiàn)在的腸粉,油頭滑面,看上去好看,可吃起來像塑料般,失去純品的米味,可惜呀。若講腸粉生意,這個生意做活了可大啦,可沒人有心思去做。
說鬼佬不會做生意,NO!單說餅干市場,有哪種餅干風(fēng)頭勁過“曲奇”的呢?其他例子多如牛毛,不去說也罷,免得長人志氣滅己威風(fēng)。
想起來腸粉的生意,尤其使人感慨。五六十年代廣州人吃早餐,喜歡用大剪刀“嚓嚓嚓”去剪豬腸粉,然后一勺油、一勺醬油,一勺桂林辣醬,再來一碗白粥。呵,那個味道,現(xiàn)在想起來仍不覺懷念再三。
朋友說,現(xiàn)在吃的東西好了,再好的腸粉也勾不起食欲。這是一方面原因,更重要的是多方面的水準(zhǔn)下降了,吃起來味道就不正了。例如說到醬油,過去逛市場,一經(jīng)過醬油的攤檔位,香味即撲鼻而來。現(xiàn)在放一木桶醬油在你面前,你已嗅不到醬油的味道。真見鬼,不知哪個環(huán)節(jié)出了毛病。
干一樣事情就要干好、干精、干出名堂,這才是做好了生意。中山五路附近,過去有一個老伯賣牛什、豬什、蘿卜、青菜的,距離他十幾米,就聞到香氣。中午時分,許多人去那里加菜。聽說他早已發(fā)了,蓋房子。這么做小生意,也可發(fā)財。聽說其兒女又不干了,那又失值了。這還是不懂做生意,沒有連續(xù)性,而且自己瞧不起自己,以為坐寫字樓的白領(lǐng),面對一臺電腦,才算是做生意。
廣州難以吃到正宗的豬腸粉了。生意仔,幫個忙,振興豬腸粉,為廣州爭光。
(紀(jì)哲超薦自《給你一片坦蕩》)
責(zé)編:天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