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方
面前的李滿十七八歲,扎著高高的馬尾辮,瞪著一雙清澈的大眼,她捋了捋額前的發(fā),想開口卻又咬住下唇。垂下眼簾,她終于說出了她虐貓的真相:因為她愛它!
這是一個多么令人疑惑并恐懼的邏輯:虐它是因為愛它,愛它所以才虐待它。這真像極了《沉默的羔羊》里的那個變態(tài)者。
李滿有個嚴厲的爸爸。從上小學(xué)一年級起,爸爸就要求李滿考試必須拿100分;從練鋼琴開始,爸爸就要求她考級必須全優(yōu)通過。一旦被爸爸發(fā)現(xiàn)她有逃避偷懶的時候,輕則被關(guān)門外,重則遭到打罵,甚至不給她吃飯。
就這樣,李滿的小學(xué)階段在恐懼和哭哭啼啼中度過。她一方面努力學(xué)習(xí),生怕達不到爸爸的要求被嚴責(zé),另一方面又竭力討好爸爸,想通過學(xué)習(xí)獲得爸爸的愛。同時,她也感受到來自爸爸的愛:爸爸除了吃穿用都給她買最好的外,每次打過她之后,因為內(nèi)疚,爸爸又往往表現(xiàn)出與往日不同的關(guān)愛和溫情。這使李滿常常覺得,打她的爸爸才是愛她的爸爸。
李滿有一個要好的朋友,經(jīng)常和她同來同往,一起上學(xué),一起放學(xué)。但某一天,李滿看見那女孩和別人一起說說笑笑,居然把她冷落在一邊,李滿的心一下子失衡了。于無人處,李滿找個因由和那女孩吵起來,然后奮起一腳踹向她,接著又把她推倒,揚長而去。從此女孩不再理她,這讓李滿萬分愁苦,因為她太在乎那個小伙伴了!終于有一天,承受不了孤單的李滿向媽媽哭訴,請媽媽帶她一起去向女孩道歉,并買了個大大的禮物送給女孩。雙方父母都感覺到了李滿對友誼的珍視,并竭力勸解女孩原諒了李滿。從此,李滿又和女孩一起蹦蹦跳跳上學(xué)了。但是,某一天,李滿對女孩的友誼又產(chǎn)生了強烈的懷疑,并且又一次拳腳相向……這一次,女孩的媽媽幫女孩轉(zhuǎn)了學(xué),徹底斷絕了與李滿的來往。
就這樣,李滿的童年沉寂了、孤單了。李滿沒有了友誼,只有學(xué)習(xí)、父母,以及達不到要求便招致的父親的打罵。
小學(xué),李滿是孤單的;初中,李滿是壓抑的:高中兩年,李滿既孤單又壓抑。好在家里有只波斯貓能聽她說說話。高二的期末考,爸爸提出了必須全部A的要求。在這個要求下,李滿對家中的貓咪更加關(guān)注起來。她先是幫貓咪剪掉胡須剪掉指甲,然后又覺得修剪得不夠,某一天又幫貓咪剪了毛。那一天,她一剪刀剪下貓咪的耳朵尖,貓咪凄厲的叫聲嚇得她捂耳四處亂逃,慌亂中又看到貓咪到處躲藏、到處留下血跡,她終于忍不住哭喊起來。
鄰居聽到了她的哭喊,打電話叫她母親回來。母親一開門,李滿就撲進母親的懷抱里失聲痛哭,說誤剪了貓咪的耳朵。大家都相信李滿是誤剪的,因為她是那樣愛貓,經(jīng)??吹剿沿垞г趹牙铮瑥膩聿簧岬米屫堭I著凍著
到動物醫(yī)院給貓咪包扎后,李滿對貓咪更好了,親自給貓瞇煮魚湯,給貓咪喂藥。
但是,當(dāng)貓咪好轉(zhuǎn)后,學(xué)業(yè)測試考試的前一周,貓咪的另一個耳朵尖又被李滿“誤剪”了,媽媽終于覺察出了女兒問題的嚴重性。
問她為什么,李滿說是因為愛,因為太愛它了,所以老想折磨它,老想聽貓瞇凄厲的叫聲,然后體昧著萬分心疼。
心理解剖
李滿從小接受的就是這樣的愛:愛你,所以打你罵你,讓你恐懼讓你哭喊。這是她成長過程中唯一習(xí)得的愛的方式,也是她以為的唯一的愛的方式。李滿與其說是折磨貓,莫不如說她是在確認活著的自己,她從一個受傷的小貓身上來確認她存在著、確認父母對她還愛著……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在情緒疏導(dǎo)方面,李滿接受的教育顯然是畸形的、非常態(tài)的。她一方面壓抑自己的情緒,另一方面讓一個無辜的動物來承擔(dān)自己的情緒。
現(xiàn)代臨床心理學(xué)家普遍認為,一個成年人的關(guān)系模式,在很大程度上是他童年關(guān)系模式的再現(xiàn)。假若一個人沒有什么理由地殘忍虐待甚至殺害其他人。那么可以基本推斷,這個人曾被殘忍地虐待過,譬如虐待小保姆蔡敏敏的珠海女雇主魏娟。從這個角度上看,一個成年人身上冷酷的惡毒,可以回溯到他的童年關(guān)系,而且多數(shù)可以回溯到他與父母的關(guān)系。
很多人控制不住自己,或者冷酷地對待自己的親人,或者殘忍地對待社會上的其他人,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就是他們無法直面自已有一個“壞父親”或“壞母親”的事實。我們的社會特別講孝道。即便父母虐待了自己,我們也要認為父母是對的。但是,這種理性上的接受不能遏制住他情感上的仇恨,而父母又是不能恨的,所以他們把這種仇恨轉(zhuǎn)嫁到其他人身上或是其他方面上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