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金永(河南省水利第二工程局)
南水北調中線一期工程總干渠沙河南~黃河南禹州長葛段第七施工標段設計樁號為 SH(3)97+000~SH(3)105+000,標段總長度8.0km,標段內共有各種建筑物5座,其中:河渠交叉3座(分別為小南河渠倒虹吸、十字河河倒虹吸、石良河渠倒虹吸),左排倒虹1座(韓樓溝倒虹吸),分水口門1座(孟坡分水閘)。
混凝土施工項目主要有渠道襯砌、倒虹吸及分水閘建筑物的洞身、底板、護坡、閘室結構、房屋建筑等,本工程混凝土澆筑總量約16.4萬m3。
按照 《南水北調中線干線工程混凝土結構質量缺陷及裂縫處理技術規(guī)定(試行)》的等有關文件的技術要求,混凝土結構質量缺陷主要包括:混凝土結構外觀質量缺陷、混凝土結構內部質量缺陷、混凝土結構裂縫、混凝土止水缺陷等?;炷两Y構外觀質量缺陷主要為:建筑物外部尺寸偏差、表面平整度、表面蜂窩、麻面氣泡、孔洞、缺損、掛簾、錯臺、鋼筋頭及管件頭外露、不滲水冷縫及施工縫等?;炷两Y構內部質量缺陷主要為:混凝土強度、抗?jié)B、抗凍等級不達標及混凝土空洞、架空、滲水冷縫及施工縫等。混凝土結構裂縫缺陷主要為:表面裂縫、貫穿裂縫等?;炷两Y構止水質量缺陷主要為:止水破損、止水偏移等。為確保本工程混凝土質量缺陷處理有據(jù)可依,對上述質量缺陷采取如下處理措施。
3.1.1 對于表面有麻面的混凝土結構表面,修補時對不符合要求的混凝土部位,先清除殘渣至母體密實面,然后沖洗干凈,后用丙乳砂漿處理,表面壓光。
3.1.2 對于表面有蜂窩的混凝土結構表面質量缺陷,修補時對不符合要求的混凝土部位,先清除松動的碎塊、殘渣至母體密實面,人工鑿成斜坡,然后沖洗干凈,涂刷一層打底界面劑(丙乳基液),待基液凝固至有手按有拉絲的現(xiàn)象后,立即用顏色相近的丙乳砂漿涂抹,表面壓光。
3.1.3 對于表面有漏振產(chǎn)生狗洞(空徑>2cm,深度>5cm為狗洞)的混凝土結構表面質量缺陷,修補時對不符合要求的混凝土部位,先清除松動的碎塊、殘渣至母體密實面,人工鑿成斜坡,然后沖洗干凈,涂刷一層打底界面劑(丙乳基液),待基液凝固至有手按有拉絲的現(xiàn)象后,立即用高標號(高出原混凝土一個標號)的細石混凝土澆筑后,最后面層顏色相近的丙乳砂漿涂抹。
凡表面錯臺、掛簾、平整度不達標的結構表面,均應處理至設計標準。對掛簾部位,可用灰鏟或加工的扁平鏟予以鏟除修理,使之和周邊混凝土表面保持平順銜接;也可視具體情況,采用砂紙打磨或用角磨機打磨或采用二者結合的方式進行綜合處理,但應注意處理部位與母體顏色的一致性。對錯臺較小的部位,可用電動砂輪切割機按1∶30(垂直水流向錯臺)和 1∶20(順水流向錯臺)坡度打磨平整,使錯臺部位和周邊混凝土表面保持平順銜接。
修補采用的材料:①白水泥(白度≥80%);②普通硅酸鹽P.O42.5水泥;③107膠。(白水泥與黑水泥的比例經(jīng)現(xiàn)場調配確定,一般黑:白=6:4)。
3.3.1 對于<2mm的氣泡及水紋采用拆模后使用建筑材料(水泥)直接涂抹的方式,然后用干布擦拭。
3.3.2 對于直徑>2mm的氣泡首先用水將修補部位沖洗干凈但不留積水,保持修補面濕潤,用調和好的水泥膏直接修補,批灰刀輔助處理,修補材料摻合比例為:膠與水泥比為1:2,膠量根據(jù)現(xiàn)場修補時具體情況確定,盡可能保證干硬,以免硬化后出現(xiàn)收縮,影響到修補效果。
3.4.1 對出現(xiàn)的冷縫不影響混凝土結構及使用要求的,采取鏟子或電動角磨機打磨少許掛簾部位鑿成V型槽,后沖洗干凈,在濕潤狀態(tài)下再用丙乳砂漿對冷縫進行抹平壓光,修補的色差要與母體接近。
3.4.2 對影響混凝土結構及使用要求的,采取灌高標號水泥漿的方式充填后,用丙乳凈漿處理表面。
3.5.1 對于本標段所存在的拉筋孔,均為規(guī)則的圓孔形狀,不存在處理拉筋孔形狀,采取用微膨脹預縮砂漿填補,對于拉筋孔較深的填補采取分層填補,不可一次填補,填補后采用橡皮錘敲打填補砂漿至密實后,及時收面壓光。
微膨脹預縮砂漿配比,水:PO42.5水泥:砂(砂過1.25mm篩)=1:3:6,視情況可摻加1%的高效減水劑,砂漿拌制稠度以手握成團,手心略感潮濕但不析水為合格,拌制后放置0.5-1h后用于修補填充。
3.5.2 非受力外露鋼筋頭及鋼管頭采用切除后,用帶圓形空心鉆的手風鉆套住外露頭向下鉆進2cm后,清除松動碎塊至實面沖洗干凈后用丙乳砂漿處理,也可采用打磨至混凝土設計面以下2mm沖洗干凈后,采用丙乳凈漿收面處理。
3.6.1 對于混凝土強度、抗?jié)B、抗凍不達標的缺陷均為Ⅲ類質量缺陷,應有本標段自行檢查檢測后,將結果報至監(jiān)理單位,由監(jiān)理單位組織建設、設計、施工等單位聯(lián)合復查,并根據(jù)復查結果提出處理方案審批后進行處理,并在處理后對結構安全性進行聯(lián)合驗收。
3.6.2 對于滲水的冷縫及施工縫,采取鑿成U型槽的形式,涂抹丙乳砂漿保護層,待達到75%強度以上,再對縫內進行化學灌漿處理,灌漿處理完畢3d后鑿除保護層用丙乳砂漿填補U型槽,后收面壓光。最后,對修補處理的部位進行壓水試驗檢測其處理效果。
3.7.1 對于非貫穿性表面裂縫的處理采用開槽封堵法處理,將有表面裂縫的部位鑿成U型槽至混凝土母體密實面,清理殘渣沖洗干凈后,涂抹丙乳砂漿封堵后收面壓光。
3.7.2 對于貫穿性混凝土裂縫主要為裂縫深度>1/2結構層厚的裂縫,此類裂縫均為Ⅲ類質量缺陷,需經(jīng)過施工、監(jiān)理、設計、建設單位聯(lián)合檢測后,提出具體處理方案批準后方可修補處理。
3.7.3 混凝土止水破損及偏移的處理
止水破損、偏移主要處理方案為:將止水破損部位的混凝土鑿除30cm長和寬、20cm厚的U型槽,對破損橡膠止水進行切除采用磨平后硫化熱粘接,粘接長度為10cm,銅止水破損面積較小的采用氧氣乙炔焊修補,對于較大面積的進行切除后重新搭接補焊,搭接長度≥2cm;對偏移的止水校正到設計尺寸及對破損后補粘、焊完畢后,對鑿除的U型槽涂抹環(huán)氧基液界面劑,同時用U型夾固定修補后的止水,分層用環(huán)氧砂漿填補密實。
所有需要處理的質量缺陷部位,要加強處理后的有效保護工作,對修補好的面需進行覆蓋,保證修補面的濕潤養(yǎng)護,避免陽光直射,以防水分過快蒸發(fā)而影響修補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