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的奇遇:把我的肝分你一半
“姐姐,以后我能喊你媽媽嗎?你救了我媽媽,媽媽的身體里就有你,你也就是媽媽了!”小女孩夢雪誠摯的一番話,讓臉色蒼白的羅瑋不禁微笑起來,她為自己的決定而欣慰。
這是一個旁人無法理解的決定:年僅19歲的羅瑋選擇為陌生女人捐肝。而且,作為中國首例非親屬器官捐贈者,她和對方竟然配型完全成功!手術也十分順利。其實,之前不是沒有過害怕和疑慮,但是什么支撐著羅瑋做出這個決定的呢?
2005年3月,中專畢業(yè)的羅瑋,正在一家公司實習做會計,領到第一個月工資,500元。無意間,她被放在寢室書桌上的報紙吸引,上面赫然一則新聞:蒲江農民廖紅霞身患肝癌,其夫張元林愿意割肝救妻……
羅瑋心里涌起一陣感動,她決定將原本準備給父母買禮物的200元錢,捐給新聞當事人廖紅霞。錢固然少,但捐的人多,也能幫上忙,羅瑋在趕往華西醫(yī)院的途中,自我安慰著。病床上的廖紅霞瘦得皮包骨頭,在她深邃無助的眼神里,羅瑋感受到她對生的強烈渴盼。
捐完錢從住院部出來,羅瑋嘆了口氣,感慨生命無常。突然一個小女孩追上來,攔住羅瑋,“姐姐,謝謝你來看我媽媽!”小女孩文靜漂亮,羅瑋俯身親她的額頭,“小妹妹,我們一起為你媽媽加油!”
女孩哭了,“姐姐,我好想媽媽活下來!可是我爸爸的肝臟跟她配不上,我又小,不知道該怎么辦……”羅瑋被這個懂事的孩子感動了。見姐姐哭了,小女孩說:“姐姐不哭,不哭。對了,我的名字叫夢雪,我出生那天,媽媽夢見了下大雪,所以就起了這個名字?!?/p>
目送夢雪單薄的背影離去,羅瑋想起了童年的自己,那個受眾人恩澤的小女孩。自幼父母在外打工,9歲時爺爺去世,她就是靠鄰居們的接濟,吃百家飯長大的。有一次,因那家飯食不合口味,羅瑋拒絕吃,阿姨便借錢跑到村口的小賣部去買面包,天黑,阿姨不小心掉在池塘里,如果發(fā)現(xiàn)得晚點,連命就沒了。還有一次,下著瓢潑大雨,羅瑋站在學校的屋檐下,看著黑壓壓的天空,害怕地哭,這時,有幾個阿姨同時送傘來,熱熱鬧鬧將她接回去……
當年,那一雙雙溫暖的手為自己撐起一片晴空。如今,同樣年幼的夢雪遭遇著人生的困境,也需要有人能伸出一雙溫暖的手。當晚,羅瑋做出了看似突然,但源自她內心的決定:捐肝給廖紅霞,幫她守護完整的家庭,幫夢雪延續(xù)母愛……
這個決定,成為2005年春天最大的新聞事件。羅瑋怕父母不同意,只告訴了哥哥。哥哥理解并支持她,在手術家屬意愿欄中簽了字。他又覺得這么大的事,不讓父母知曉心里總不安,就背著妹妹告知了父母。羅瑋的父母胡仲雙和羅錦蓮聞聽消息,火速趕往成都。但在聽完女兒的捐肝原因之后,兩位老人沉默許久,最終緊握著女兒的手,選擇支持她的決定。
仿佛是為了成全她的善心,兩個陌生人的配型十分成功。這不得不說是一種奇跡。
2005年3月30日,歷經(jīng)10個小時,肝移植手術圓滿完成。幾天后,羅瑋從重癥監(jiān)護室轉入普通病房,夢雪像小精靈一樣溜進來,湊到她耳邊輕言細語:“羅媽媽,我爸爸媽媽說你是我一家的大恩人,謝謝你,祝你早日康復!”
2005年4月20日,羅瑋出院,她委托醫(yī)院人員不要告知廖紅霞及其家屬。但是夢雪還是探聽到消息,為羅瑋送行:“羅媽媽,我媽媽說做人要知恩圖報,請留下你的地址和電話,我長大后好報恩!”
羅瑋摟著乖巧懂事的夢雪,說:“不要喊我媽媽,不好聽,叫我小姨就是了!”作為一名器官捐獻者,如果與受捐者及家屬聯(lián)系,勢必對他們產(chǎn)生一定壓力,不聯(lián)系不打擾才是最好的狀態(tài)。因此,羅瑋婉拒了夢雪的要求。夢雪眼淚汪汪,“小姨,你不告訴我,我也會找到你的!”小姑娘信誓旦旦。
源于愛心的呼喚,兩年后,她們真的再次相遇。
愛的延續(xù):善緣中的重逢
羅瑋被評為2005感動中國年度人物,收到全國各地共計8萬元愛心捐款。料想不到的流言卻也接踵而至,有人說羅瑋捐肝是為了出名,而置父母于不顧;有人說羅瑋心計重,圖的就是錢……羅瑋不怨不怒,保持沉默。
幫助他人是一件快樂的事,羅瑋再次做出一個重大決定:創(chuàng)辦公益機構,幫助更多的人。
2006年初,身體完全康復之后,羅瑋在四川廣元利州區(qū)雪峰寺附近成立民間公益機構——廣元市老幼托管所。8萬元捐款全部投入進去,母親羅錦蓮為支持女兒,還將自家房屋的9萬元拆遷款全投進去,從此羅家開始租房生活。
一天早晨,羅瑋騎自行車剛到托管所門口,看到一個老人躺在地上,面色如土,衣衫襤褸。羅瑋趕緊將他送到醫(yī)院,老人醒后哭泣著說,他有兩個兒子都不孝,不但不供給老人吃穿,蓋新房子后,還將老人趕了出來。老人沒辦法,抱著試試看的態(tài)度從朝天走到利州,饑寒交迫,暈倒在托管所門口。羅瑋給老人添置了新衣,讓他在托管所得到很好的照顧和陪護。
最多的時候,托管所接納了50多個老人和兩百多個孩子??粗麄兛鞓?、體面地生活在自己營造的家園里,羅瑋覺得做這些事是無比值得的。
2007年春,羅瑋又在老家四川蒼溪縣成立了3個留守兒童家園。暑假,她帶著廣元的老師輪番給孩子們輔導、做互動游戲。6月的一天,她來到蒼溪吳壩教學點時,微風送來一陣朗朗的讀書聲。
領讀的聲音優(yōu)美悅耳,羅瑋感到耳熟,便好奇地趕到操場,見到一個戴著鴨舌帽的女孩,儼然一個小老師,帶著孩子們誦讀《論語》。眼前的女孩正是夢雪。羅瑋揉揉眼睛,有點兒不敢相信這是真的。
看到羅瑋,夢雪激動地撲過來,“小姨,我可想死你了,我悄悄向醫(yī)生要了地址,坐了10個小時的車才找到這里,想不到你家早搬走了,幸好村子里每家每戶都知道小姨。暑假期間,我留下來做一名小義工?!眽粞┯謴陌锾统鲆浑p繡花鞋墊,“小姨,這是我媽媽給你做的,她也很想你!”
羅瑋哽咽了,又一次被這個小姑娘感動。她懂得感恩和愛,13歲的第一次遠行,那么勇敢而篤定。
暑期后,夢雪要回家照顧母親。羅瑋送她到火車站,臨別之時,夢雪突然問道:“小姨,你為什么要幫我媽媽,還要幫這么多孩子和老人?”“因為我也曾是一個被幫助的孩子!”羅瑋微笑著回答。
夢雪依依不舍,眼睛紅紅的,和羅瑋擁別時,在她耳邊輕輕說道:“小姨,你真?zhèn)ゴ?,我長大后要做個像你一樣的人!”
愛的圓滿:與愛情相遇,與孩子相遇
人生真的很奇妙,與夢雪的再度相遇是愛的延續(xù),也讓羅瑋遇到了生命中另一個緣分。
送走夢雪后,突然下起瓢潑大雨,羅瑋倉皇躲雨。突然,頭頂多了一把傘,傘下,一個瘦瘦高高的男孩沖她微笑。羅瑋沒拒絕,她等的公交車很快到了,于是微笑著跟男孩言謝告別。第二天,托管所義工張姐帶來一個男孩,說一來他可以幫忙,也有給羅瑋介紹男朋友之意。兩人見面,各自驚愕,傘下的男孩正是他。他叫陳波,長羅瑋一歲,西昌大學大四學生,曾在雅安雨城區(qū)的一個鄉(xiāng)鎮(zhèn)做志愿者,現(xiàn)在是回家探親。他細心幽默,給托管所帶來快樂和專業(yè)性的幫助。
幾天后,托管所相對空閑。陳波邀請羅瑋去北郊的濕地公園爬山,羅瑋爽快答應。下午的濕地公園,環(huán)境優(yōu)美,空曠幽靜,陳波講大學里的趣事和風景秀麗的碧峰峽。羅瑋也不甘示弱:“我當過會計,學過花藝,捐過肝,人生比你還豐富呢!”不覺間兩人走至濕地后門,樹木濃密遮天蔽日,突然,3個歹徒從樹林里沖出,亮著明晃晃的匕首,將陳波和羅瑋圍在中間,“給錢,留命!”陳波顯出與年齡不相稱的冷靜,“我的包里是有一些錢,你們只要放我女朋友先回去,我全部給你們?!?/p>
“你小子敢撒謊捅死你?!比齻€歹徒放過羅瑋,羅瑋不走,陳波大喊:“你不走,我們倆都會沒命的,快走!快走??!”羅瑋在陳波的大喊中跑出山門,迅速報警。
當警察趕到現(xiàn)場時,陳波已倒在血泊中,身負重傷,被立即送往廣元市人民醫(yī)院治療。羅瑋一刻沒有離開,急切地盼著他醒過來。幾個小時后,陳波轉危為安,看著羅瑋哭紅的眼睛,他艱難地露出笑容,“那3個傻瓜,真以為我是有錢人,我包里只有80元錢,打算晚上回來請你看電影呢!”羅瑋泣不成聲,“傻瓜,你才是傻瓜呢!”
兩個月后,陳波病愈返回雅安。羅瑋送他,陳波將他的一張銀行卡遞給羅瑋,說密碼已改為她的生日。羅瑋說什么也不肯接受,陳波說:“你的托管所需要錢?!绷_瑋再次拒絕。車子開遠了,她仍站在那里,如一朵無人知曉的荷花?;氐郊視r,她收到一條短信:“瑋,我一直覺得遇見你是一種奇跡,我不自覺淪陷在你愛和善的光里,我愛你!”羅瑋一遍遍含淚看著短信。一晃一年過去,兩人一直用短信和電話聯(lián)系。
2008年5月12日,廣元成了汶川地震的重災區(qū),羅瑋的愛心托管所被夷為平地,所幸沒有人員傷亡。她和父母、托管所的老人和孩子們共同生活在大帳篷里,還收留了來自青川縣重災區(qū)的300多名災民,想方設法無償提供給他們吃住。災后,羅瑋實在沒有力量讓托管所及時重建,只好將老人和孩子們分流到民政幫扶機構。
2008年暑假,夢雪又來到廣元,幫助羅瑋處理托管所的善后。汶川地震也波及雅安部分地區(qū),陳波作為志愿者一直處于賑災一線,所以沒有來廣元看他日思夜想的女友,只有每天發(fā)信息噓寒問暖……
在天災面前,羅瑋內心真實的情感一下迸發(fā),她真的想念那個傻瓜,他還好嗎?8月,羅瑋去雅安,坐了近10個小時汽車,體力明顯不支,腹部痛感明顯,但是當目的地越來越近,她的心早已飛去。陳波和朋友們陪羅瑋玩了3天,告別時,鎮(zhèn)上的鄉(xiāng)親們給羅瑋送來雞蛋、茶葉和竹筍,還不??洫勱惒ㄊ莻€難得的好男孩。羅瑋明白鄉(xiāng)親們的意思,她矜持地微笑。車站,陳波再次將銀行卡給羅瑋保管,羅瑋撅起嘴巴,“憑什么?”
“因為你是我的女朋友??!”這一次,陳波大膽表白?!拔揖柽^肝,坐久了腹部就會痛,也不知道是否會影響到以后生育……”羅瑋終于啟齒,說出心里話?!拔矣肋h不在乎!”羅瑋真切地感覺到從未有過的幸福,與陳波緊緊相擁。
2009年5月1日,羅瑋和陳波走進婚姻殿堂。那些曾經(jīng)得到過羅瑋幫助的老人和孩子,從各地趕來慶祝,想親眼見證這個天使般的女孩走進人生最幸福的時刻。
夢雪和她的母親廖紅霞如期而至。手術后第一次相見,廖紅霞擁住羅瑋又哭又笑:“妹妹,我終于等到這一天了。我理解你當時為什么不給我們聯(lián)系方式,可如果真斷絕往來,就愧對了你的肝。我無以為報,但夢雪會將你的愛心延續(xù)下去的,做個對社會有用的人!”“媽媽,今天是小姨的好日子,別說這種嚴肅的話了。”夢雪的話將大家都逗笑了。
2010年,羅瑋在家人資助和愛心人士的支持之下,重啟廣元老幼托管所。孰料合作伙伴單方面將場地私轉給某商業(yè)公司,羅瑋因此損失近20萬元的裝修費用,還負債幾萬。她沒有申訴,平和地選擇放棄,她想公益的路還很長,自己的力量畢竟有限,希望以后能與一些公益基金會合作。
2011年初,羅瑋去一家飲用水公司上班。同年8月,她成功懷孕,公司特別照顧她,安排她回家休養(yǎng)身體,工資照發(fā)。
2012年6月1日,羅瑋順利產(chǎn)下一名健康可愛的女嬰。孩子滿月那天,已在四川大學讀大一的夢雪前來慶賀,當年給她做過手術的華西醫(yī)院專家也致電祝賀。幾天后,華西醫(yī)院嚴律南教授接受記者采訪時說:“不管當時還是現(xiàn)在,羅瑋是華西醫(yī)院肝移植中心最年輕的供體,現(xiàn)在羅瑋能夠平安生下孩子,足以說明當年的捐肝沒有對她身體造成影響?!?/p>
孩子的到來,讓羅瑋又迎來了人生中新的篇章。她有時會掀開衣服,看看肚子上的傷疤:一道是之前捐肝在腹部留下的“人”字形傷口,另一道是寶寶剖腹產(chǎn)時留下的。
“一道舊,一道新,一個是我的過去,一個是我的未來。”羅瑋說,舊疤是對當年救人義無反顧的紀念,新疤是對如今為人妻、為人母的銘刻。兩道疤,是她人生路上最重要的兩個標記。
“也許有一天,我會給我的孩子說起捐肝的故事,但人稱代詞,不會是我?!绷_瑋說,她會講“那個女孩”捐肝的故事,會講夢雪和陳波,講自己經(jīng)歷的事和見過的人,講一個關于愛的延續(xù)和傳承的故事。
愛心與愛心的相遇,總是會創(chuàng)造奇跡。年僅19歲的羅瑋,義無反顧地無償捐肝給陌生人,成了首位非親屬器官捐贈者。羅瑋捐肝兩個月后,2007年5月1日,國家就頒布了《人體器官捐贈條例》,規(guī)定:活體器官的接受人限于活體器官捐獻人的配偶、直系血親或者三代以內旁系血親,或者有證據(jù)證明與活體器官捐獻人存在因幫扶等形成親情關系的人員。頒布此條例是為防止有人非法買賣器官。而羅瑋這份超乎尋常的勇氣和愛,必定會讓她被世人銘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