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個螺絲
有讀者在微博上問:“孩子有乳糖不耐受的情況,喝牛奶不舒服,但吃奶片就沒問題。乳片可以代替牛奶補鈣嗎?”喝牛奶不舒服,吃奶片卻沒事,這奶片怎么這么神奇呢?
想解開這個謎團,不妨先看看奶片都有什么成分(表1表格數據取自某品牌奶片)。
先不管配料表,只看三大營養(yǎng)成分:蛋白質、脂肪和糖類,每100克奶片含有7.5克蛋白質,20.5克脂肪,60.0克糖類!如此高糖高脂,怪不得奶片那么好吃呢!
等等,奶片主要成分不是奶粉嗎?這比例怎么有點怪?我們不妨把奶片、全脂牛奶和全脂奶粉的基本成分做個對比(見表2)。
可見,奶片中蛋白質含量是牛奶中蛋白質含量的2.5倍??墒遣灰?,牛奶中接近90%的成分都是水分??!而且,奶片中的脂肪和糖類的比例遠高于全脂牛奶中相應成分的比例。
再來對比一下奶片和全脂奶粉,奶片中蛋白質含量僅僅是全脂奶粉蛋白質含量的三分之一!
考慮到奶片的主要成分是全脂奶粉,奶片中的蛋白質幾乎都來自于奶粉,那以蛋白質含量作為基準,按照蛋白質比例就可以推算出,每100克奶片中,僅僅含有大約31克全脂奶粉。
那剩下的那69克是什么呢?看看配料表:優(yōu)質奶粉、植脂末、麥芽糊精、葡萄糖、牛初乳粉添加劑,二氧化硅、食用香精。除去奶粉,奶片中的第二大成分就是植脂末,排在其后的是麥芽糊精和葡萄糖。奶片濃濃的奶香味主要歸功于植脂末。然而,植脂末中卻含有大量的氫化植物油,氫化植物油在生產的過程中則容易產生反式脂肪酸。后者,則可能會增加心腦血管疾病的風險。當然,按照國家標準正常使用一定量的植脂末是沒有問題的。盡管如此,相對于奶粉,奶片也含有更高的脂肪和糖分,過多的攝入也不利于健康。
讓我們再回到開頭提到的問題,我想這下大家該都明白了。奶片之所以不會引起乳糖不耐受,一方面原因是奶片本身含的乳糖就少。100克的奶片僅含有約三分之一的奶粉,也就僅含有相當于30克奶粉中所含的乳糖;另一方面,自然也是誰也不會大把大把地吃奶片,而是每次吃一兩片,單次攝入量較少。因此,即使對于有乳糖不耐受的人,吃奶片一般也沒事了。
乳糖和鈣質都來自于牛奶(或者說奶粉),奶片中乳糖含的少了,鈣質自然也就少。你吃100克奶片所能補的鈣,跟別人吃30克奶粉或者喝200毫升牛奶所獲得的鈣質相當。即使有乳糖不耐受,與其靠大量吃奶片補鈣,還不如多次少量地喝牛奶,或者選擇酸奶、奶酪、無乳糖奶等乳制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