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文明 邵仙鶴 王 玲 佟少強
(哈爾濱工業(yè)大學(威海)信息與電氣工程學院1,山東 威海 264209;威海嘉茂電子科技有限公司2,山東 威海 264209)
流量計量作為計量科學的組成部分,與國民經(jīng)濟、國防建設、科學研究有著密切的關系。高精度的流量計量對保證產(chǎn)品質(zhì)量、提高生產(chǎn)效率、促進科學技術的發(fā)展均具有重要的作用。傳統(tǒng)的機械式流量測量儀表具有適應性較差、結構復雜、安裝維護不方便、需接觸式測量等缺陷。相比之下超聲波流量計則具有計量精度高、對管徑的適應性強、靈敏度好、使用方便、易于數(shù)字化管理等優(yōu)勢[1]。正是由于超聲波流量計具有的諸多優(yōu)勢,使得其成為了當今流量計量的主流。本文就影響超聲波測量精度的主要因素進行了分析。
基于超聲波測量流量原理的方法主要有傳播速度法、多普勒法、波束偏移法、噪聲法、流速-液面法等多種方法,這些方法各有特點,但在工業(yè)應用中以傳播速度法最為普遍[2-5]。其中,時差法測流量就是傳播速度法中的一種,利用超聲波在流體中順向和逆向傳播速度不同這一特點,通過計算超聲波順逆向傳播時間差求出流體的速度,再根據(jù)管路的截面積和累計時間,最終求出通過管路流體的流量。
超聲波流量計的核心器件為換能器,用來實現(xiàn)電信號和超聲波信號的轉(zhuǎn)換??紤]到超聲波在流體中傳輸?shù)臅r間差大小對測量精度的影響,所以在實際設計中,換能器的安裝方式受管路粗細影響,一般分為同側(cè)和異側(cè)兩種安裝方式。
對于較細管徑的管路來說,一般選用同側(cè)U型安裝,換能器安裝到管路的同一側(cè),在管路內(nèi)部安裝兩個反射片,用于轉(zhuǎn)換超聲聲路。同時內(nèi)部進行縮徑,這樣可以放大流體流速,獲取更大的時間差,提高測量精度。
通過計算,可得到流體流速的近似計算公式為:
式中:v為流體流度,m/s;c為超聲波在靜態(tài)流體中的傳播速度,m/s;Δt為超聲波在流體中順逆向傳播時間差,s;L為超聲波沿管路方向的傳輸距離,m。
由于同側(cè)安裝內(nèi)部的反射面和縮流管會阻礙流體流動,所以對于管徑較粗的管路,如果聲程滿足測量要求,則采用異側(cè)安裝,即換能器安裝在管路兩側(cè),并采用對射方式進行測量。同樣可以得到流體流速的近似計算公式為:
式中:D為管路管徑,m;θ為換能器安裝傾角。
在換能器安裝確定以后,式(1)中的超聲波沿流體流動距離L和式(2)中的管徑D以及換能器安裝傾角θ,可以認為是固定不變的,流體流速就是正逆向的傳播時間差Δt和超聲波傳播速度c的函數(shù)。傳播時間差Δt為測量值,取決于我們測量硬件的精確度;所以超聲波傳播速度c的精確度將直接影響流速v的精確度。
超聲波在流體中的傳播速度受流體介質(zhì)和溫度兩個因素影響,但在實際應用中,介質(zhì)一般固定。本文以純凈水為例,就溫度對超聲波傳輸速度的影響進行分析[2]。
一般而言,常溫下超聲波在水中的傳播速度約為1500 m/s[3]。然而超聲波在水中的傳輸速度并不是一成不變的,它隨溫度變化而變化。在純凈水中,超聲波傳輸速度隨溫度呈現(xiàn)非線性變化,其變化趨勢如圖1所示。
圖1 超聲波速度變化曲線Fig.1 Varying curve of ultrasonic velocity
由圖1可以看出,速度的最大值和最小值之間的差值達到150 m/s,0℃時的超聲波傳輸速度最低,為1407.71 m/s;74 ℃ 時達到最大值 1555.47 m/s,溫度再升高后速度反而呈下降趨勢;100℃時超聲波傳輸速度為1543.41 m/s[6]。當不考慮對超聲波傳輸速度進行溫度修正時,分別以0℃和74℃作為基準,傳播速度偏差將達到22%;如果以常溫下傳輸速度1450 m/s作為標準,將產(chǎn)生高達15%的偏差。對于精準的流量測量,這個偏差是不能接受的,所以在采用超聲波進行流量測量時,必須要考慮溫度對超聲波傳播速度的影響,從而消除超聲波傳播速度對流體流速測量的影響。
按照式(1)和式(2)計算得到的流速v是流體在管路中的線流速,在計算流體流量的過程中,我們需要將獲取到的線流速轉(zhuǎn)換為流體在管路中的面流速。由于管路內(nèi)流體流動狀態(tài)的不同,面流速并非簡單的線流速與管路截面積的乘積。我們往往通過將線流速乘以轉(zhuǎn)換系數(shù) k(k為線流速和面流速修正系數(shù))[6-9],得到流體的面流速。在不能很好地完成線流速和面流速轉(zhuǎn)換的情況下,流量計量也將產(chǎn)生很大的誤差[4]。下面就流體流動狀態(tài)進行分析,找出影響流體流動狀態(tài)的因素。
體現(xiàn)流體流動特性的參數(shù)為雷諾數(shù),雷諾數(shù)代表慣性力和黏性力之比,雷諾數(shù)不同,這兩種力的比值也不同,由此產(chǎn)生內(nèi)部結構和運動性質(zhì)完全不同的層流狀態(tài)和紊流狀態(tài)兩種流動狀態(tài)[7]。
雷諾數(shù)通過大量試驗測定得到,當雷諾數(shù)Re≤2320時,管中液體流動狀態(tài)為層流;當雷諾數(shù)Re>13800時,流體狀態(tài)為湍流;當雷諾數(shù)2320<Re≤13800時,流動為不穩(wěn)定的過渡狀態(tài)[8]。而在不同的流動狀態(tài)下,流速的分布存在差異,從而在對測量值進行修正的過程中也存在差異。
3.1.1 層流狀態(tài)
在層流狀態(tài)下,不同點的流速計算公式為:
式中:ur為半徑r處的線流速,m/s;umax為中心點流速,m/s;R為管徑,m;r為計算點到中心點的距離,m。
3.1.2 紊流狀態(tài)
在紊流狀態(tài)下,不同點流速的計算公式為:
式中:ur為半徑r處的線流速,m/s;umax為中心點流速,m/s;R為管徑,m;r為計算點到中心點的距離,m;指數(shù)n與雷諾數(shù)Re有關,根據(jù)Re的不同,可能取1/6、1/7、1/10 等。
通過以上相關流體流動特性的介紹,我們得知,流體流動特性可以通過流體在管路中流動時雷諾數(shù)的大小來判斷。
在仿真過程中,通過分析流體在不同情況下的雷諾數(shù)的大小,分析相關因素對流體流動狀態(tài)的影響,從而根據(jù)相應的流動狀態(tài),完成對流體流速計算的補償,提高測量的精確度。
由于管道流體流速的分布規(guī)律極其復雜,人們對流體流速分布規(guī)律的研究僅限于理想管道流體流動,因此,不能很好地了解管路內(nèi)流體的流體規(guī)律。FluidFlow是一款用于計算與分析管路系統(tǒng)中流體的流量、壓力、溫度、壓降以及相變狀態(tài)等功能的軟件,它也能夠?qū)崿F(xiàn)多種不同性質(zhì)流體的管網(wǎng)仿真[10]。
為此,本文選擇使用FluidFlow軟件進行仿真,來分析相關因素對流體流動特性的影響。
為了驗證以上仿真結論,分別就溫度對超聲波傳輸速度、流速對流動狀態(tài)以及溫度對流動狀態(tài)的影響在流量計檢定裝置上進行試驗。試驗選用DN20流量計,試驗數(shù)據(jù)曲線如圖2所示。
圖2 試驗數(shù)據(jù)曲線Fig.2 Experimental data curves
由圖3可以看出,在對相關影響因素的改變產(chǎn)生的影響進行系數(shù)修正后,可以有效消除計量誤差,從而保證流量計量的準確度。
本文分別就影響超聲波流量測量的因素進行了分析和仿真,試驗結果表明溫度對超聲波在流體中的傳輸速度有較大影響。當計算過程中不對超聲波傳輸速度隨溫度進行修正時,試驗數(shù)據(jù)將產(chǎn)生約5%的偏差;針對DN20的流量計,溫度和流體流速對流體流動狀態(tài)的影響將分別產(chǎn)生10%的偏差。理論分析與試驗證明,通過充分考慮相關因素對計量的影響,并進行相應的系數(shù)修正后,可以有效地保證流量計量的準確度[11]。
[1]薛志成.談超聲波流量計在供水中的應用[J].自動化儀表,2006,27(7):70.
[2]岑敏銳.超聲波在液體中的傳播速度與溫度的關系[J].物理實驗,2008,28(5):39 -41.
[3]肖功純.超聲旋渦流量計不穩(wěn)定性的分析[J].自動化儀表,2000,21(11):13 -14.
[4]李芳,馮永葆,蔣濤,等.超聲波流量檢測誤差的流體力學修正研究[J].機床與液壓,2005(8):162-164.
[5]周杏鵬,仇國富,王壽榮,等.現(xiàn)代檢測技術[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271-276.
[6]郁有文,常健,程繼紅.傳感器原理及工程應用[M].西安:西安電子科技大學出版社,2008:166-169.
[7]林建忠,阮曉東,陳邦國,等.流體力學[M].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05:218-220.
[8]張也影.流體力學[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239-244.
[9]Martin H,Jacob S,Jerker D.Simulation of flow meter calibration factors for various installation effects[J].Measurement,1995(15):235-244.
[10]Yuto I,Hiroshige K,Hideki M,et al.A study of ultrasonic propagation for ultrasonic flow rate measurement[J].Flow Measurement and Instrumentation,2008(19):223 -232.
[11]胡俊,董峰.基于V型內(nèi)錐式流量計的氣冰兩相流的研究[J].北京:工程熱物理學報,2007(s1):205-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