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平
大象在東南亞國家替人們搬運木頭并不是新鮮事。受到市場上原木家具價格高漲的刺激,這些年有數(shù)不清的伐木工人陸續(xù)進駐到湄公河流域的原始森林深處,公開伐木甚至盜伐。但是這些雨林地區(qū)道路崎嶇泥濘,交通十分不便,所有被砍伐的木材都要先從山林中搬運到河邊,再用貨船運到通公路的碼頭,所以經(jīng)過馴養(yǎng)的大象就成了最主要的運輸工具。在整個旱季,成百上千經(jīng)過馴養(yǎng)的大象,把一根一根笨重的原木從原始森林輸送到河道邊的沙灘上,這個過程充滿了艱辛。
★【受虐待的大象會悄然落淚】★
被人驅使著拉木頭的大象,一般都是亞洲象,因為亞洲象性情溫馴,容易馴養(yǎng)。
大象在東南亞被視為“活的起重機”,每頭大象相當于20至30人的勞動力,但是它們工作的環(huán)境卻非常艱苦。大象在密集的雨林里行走起來非常不便。由于木材過長,不便在林中轉彎,大象拖拽的時候經(jīng)常會被林中的樹木卡住,進退不得。此時大象的主人會不停地發(fā)出指令,讓大象前后左右來回折騰,大象又熱又餓,不愿前行,或者錯誤理解主人發(fā)出的指令,就會立刻遭到砍刀背、刺棒的猛烈毆打,棍棒打在大象耳根處,大象慘叫不已。
為了讓大象好好干活,象的主人通常會在開始工作前給每頭象喂上一塊飯團,而在拉運木材的過程中,大象幾乎整天不得飲水、進食,而一頭成年象每天的進食量在30至60公斤。經(jīng)常在這種饑餓狀態(tài)下工作,大象的體力根本無法恢復。
大象的壽命只有七八十歲,被馴養(yǎng)的大象通常從十幾歲就開始工作,要干到五六十歲體力不支的時候才能退休。對于拉木頭的大象而言,一年中最快樂的日子是采伐季節(jié)結束之后,大象的主人會為它們清潔身體,飽餐,然后放歸山林讓它們自食其力,待到下一個旱季到來的時候,再把它們找回來,重新套上鐵鏈。
★馴養(yǎng)讓大象的繁殖受到了影響★
亞洲象每胎只能生產一只幼崽,但是孕期非常長,達600至640天。亞洲象的性成熟期也比較晚,雌象到12歲左右才會性成熟,而雄象還要更晚。它們一旦被人馴養(yǎng),淪為人類的家奴后,就被迫過上一種孤獨的生活,根本沒有機會自由地接觸它們喜歡的異性,這導致了它們的生育率下降。
而那些生存在野外的大象,也因為整體生存環(huán)境在不斷惡化而數(shù)量日趨下降。據(jù)世界野生生物基金會20世紀80年代的統(tǒng)計:在亞洲南部大約生存著3.5萬頭亞洲象,有6500頭是在緬甸境內生活,其中有4800頭被用來運送木頭,其他的在泰國和老撾等地,泰國的大象以旅游表演為主,而老撾被馴養(yǎng)的大象則主要用來搬運重物。1997年,亞洲象被國際自然保護聯(lián)盟(IUCN)列為瀕危物種。
有關專家說,其中除了馴養(yǎng)勞作導致的生育率比較低外,人類對土地的侵占所導致的亞洲象棲息地的喪失,被視為亞洲象生存的最大威脅。
一個見識過大象拉木頭場景的人曾經(jīng)寫過一首詩:有無數(shù)大象/被馴化和奴役/它們瘦骨嶙峋、狀如標本……沒有人見識過它們的墓地/包括自由的山野……它們生活的牧場/變成了刑場或牢獄。
(馬成摘自《中國國家地理》2011年第12期圖/志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