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銘生
時下,全國各地有錢的主喜歡炫富擺闊,這早已不是什么新聞。在這個炫富群體中,山西個別富人似乎尤為“著名”,作為山西煤炭史上的特殊產(chǎn)物,煤老板始終都扮演著不光彩的角色,從幾年前的悍馬娶親,各地瘋狂買樓置地,再到近期邢利斌千萬嫁女,每一次煤老板的出現(xiàn),都會引來輿論的一片嘩然。
有錢人喜歡炫富擺闊,似乎是自己的事,與別人無關。比如,“水稻之父”袁隆平曾在湖南車展上親自為老伴挑選座駕,并且自稱“家里已經(jīng)有六七輛車”,面對這樣的“炫富”新聞,公眾不但不“仇富”,沒有抨擊譏諷,相反卻紛紛力挺他老人家購買豪車。但是,從媒體報道看,社會熱炒的呂梁煤老板邢利斌“七千萬嫁女”事件,爆出“白菜價買國有資源”,被山西官方定性為“負面”消息,使山西高層動怒,認為諸如此類的炫富擺闊行為,對山西苦心經(jīng)營的對外形象,造成了極壞的影響。
一些民營企業(yè)家喜歡炫富擺闊,就能損傷一方“對外形象”,造成“極壞影響”,這樣的觀點似乎不合邏輯,充滿悖論。但是,假如將富人炫富擺闊與山西“省情”聯(lián)系起來,我們或許看到了禁止富人炫富擺闊背后的“真問題”,即讓山西高官憂心忡忡的。其實是公眾對炫富者的諸多追問。比如,呂梁煤老板邢利斌“七千萬嫁女”事件被曝光后,其“暴富史”、“發(fā)家史”也隨即被挖掘出來——當初,他以八千萬元“白菜價”吃下一億五千萬噸煤礦,每噸煤折算僅五毛七分錢,媒體指其進入煤炭行業(yè)不符合政策法規(guī)。
很顯然,一些人在炫富擺闊的同時,也將發(fā)家暴富的“原罪”顯露在大眾視野中,地方不依法行政造成國有資產(chǎn)流失的“屁股”也暴露無遺。
除此之外,山西一些民營企業(yè)家的炫富,還會讓公眾浮想聯(lián)翩,引發(fā)更多的疑問。比如,多年來,山西省是礦難頻發(fā)地?;仡欉@些礦難,每一起礦難的背后,幾乎都有“官商勾結”的魅影。對此,有人曾調(diào)侃說,山西礦難多,不是領導無能,而是官商勾結橫行。比如,山西省和順縣是一個有名的貧困縣,但是,原縣長崔保紅與煤老板權錢交易五年,竟然斂財近千萬……對此,面對不斷曝光的炫富者,公眾就會拷問——這些炫富的錢,有多少是靠“帶血的煤塊”、礦工的生命和健康換來的?假如煤老板有錢,干嗎不在煤礦安全上多投入,以至于礦難頻仍?
若要再深挖下去,當然還有更多令人揪心的詰問。比如,山西盛產(chǎn)煤,也盛產(chǎn)“富豪”,但百姓為何卻淪為“富饒的貧窮”,對此,在今年的“兩會”上,全國政協(xié)委員、國家計生委原主任張維慶表示,在產(chǎn)煤地區(qū),壟斷集團的高額利潤與礦工、農(nóng)民的收入形成反差,引起群眾不滿。山西省農(nóng)村居民人均純收入只是全國平均水平的79%,相對于豐富的資源來說是“富饒的貧困”。
恐怕恰是基于上述的考慮,一些民營企業(yè)家的“炫富潮”,才讓“高層”動怒,并由此要求民營企業(yè)家不炫富、不擺闊。但是,這些“剛性”不足的一紙要求,恐怕很難遏制富人的炫富沖動。
其實,地方政府要想維護好苦心經(jīng)營的對外形象,最好的辦法應該是守護好國有資產(chǎn)的“家底”,勿輕易流失到個別暴發(fā)戶手里;督促有錢的礦主將更多的錢投入到安全生產(chǎn)上去,杜絕礦難發(fā)生;防止富人偷漏稅,加大個人所得稅征收……如此,即便有個別人炫富,恐怕也不會招致更多的民怨,進而損害一方對外形象。
【原載2012年4月23日《西安晚報·漫筆》標題有改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