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桑
少年集市買下短尾猴
在非洲,雖然出售靈長類動物屬于違法行為,但黑市“叢林肉”交易仍十分猖獗。在來到非洲之前,這是15歲的德國少年卡爾·約瑟夫怎么也料想不到的。
卡爾出生在德國首都柏林的一個高級知識分子家庭,父親拜恩是一家重工企業(yè)的高級工程師,母親在柏林大學(xué)教法語。在母親的熏陶下,卡爾在10歲時就能用流利的法語與人對話,13歲便已游歷過世界許多國家。在他14歲那年,父母離婚,母親遠嫁到法國,孤獨的卡爾患上了輕度抑郁癥。醫(yī)生建議家長多帶他接觸自然、觀察動物,這對治療他的心理問題會有幫助。
2010年7月,父親帶著卡爾來到非洲剛果(金)旅游。因為每年的這個季節(jié),非洲將會上演地球上最壯觀的動物大遷徙場面—數(shù)百萬頭的角馬,數(shù)十萬計的斑馬、羚羊組成聲勢浩大的隊伍,從坦桑尼亞的塞倫蓋蒂保護區(qū)前往肯尼亞的馬賽馬拉國家公園。曾經(jīng)在電視上看過這一壯觀場景的卡爾,對這次旅行滿懷憧憬。
7月11日,卡爾和父親乘火車來到位于剛果東北部的旅游重鎮(zhèn)埃普盧。埃普盧位于基桑加尼-布尼亞公路上,東距霍約山183公里,周圍的伊圖里森林生活著大量的叢林動物,如大猩猩、黑猩猩、短尾猴和山豬等。在一家農(nóng)戶的院子里,卡爾看見樹枝上掛著一張猴皮,中間塞滿稻草,導(dǎo)游解釋后才知道,猴肉早前已被獵戶出售了。居然有人吃猴子肉?這讓善良的卡爾大為震驚!
當天下午,卡爾在旅館附近的集市閑逛,赫然看見一個女商販正在出售燒烤“叢林肉”,攤位上擺放著各類野生動物的尸體,而在攤位旁邊的一個鐵籠子里,用繩子拴著一只年幼的短尾猴,它面色赤紅,一身黃毛臟兮兮地粘成幾縷,看上去神情很凄楚……卡爾當即就被這只年幼短尾猴楚楚可憐的眼神打動了。
他走上前用法語(剛果的官方語言為法語)問女商販:“多少錢可以買走這只猴子?”女商販見是一個歐洲男孩,伸出5根手指說:“500元!”卡爾當即給了她剛兌換的500剛果法郎,就要動手提走猴子。誰知那個女商販強調(diào)說:“500歐元!”無奈,卡爾只好掏出身上的所有現(xiàn)金,買下了這只短尾猴,并給它取名叫貝恩。
然而,當卡爾提著貝恩回到旅館時,父親卻反應(yīng)強烈,覺得帶著一只猴子旅行很麻煩,為此卡爾和父親發(fā)生了激烈的爭吵。正處在叛逆期的卡爾一不做二不休,干脆當晚背上背包,提著貝恩出走了。
有著豐富旅游經(jīng)驗的卡爾倒也不擔(dān)心自己的行程,他的旅行支票還能兌付一部分現(xiàn)金??栐诘谝粫r間用公用電話找到了唯一的熟人—當?shù)貙?dǎo)游納西大叔。在得知了緣由后,熱心的納西大叔一邊勸告他回到父親身邊,一邊說:“這一帶獵殺和販賣叢林肉已司空見慣,沒有機構(gòu)會收留一只猴子的。即使有人愿意,等這只幼猴長大了,還是難以擺脫被販賣和殘殺的厄運!”卡爾聽后絕望極了,最后納西大叔安慰他說,南非的動物保護法律比較嚴格,絕不允許沒有資質(zhì)的人殺動物(部落中的祭祀除外),將這只猴子送到南非也許有救。
卡爾似乎找到了方向,他在即將天明的時候搭上了前往剛果南部邊境的長途客車。
就在卡爾昏睡著一路顛簸時,納西大叔早已和他父親取得了聯(lián)系。由于他不辭而別,拜恩心急如焚,當即就報了警。然而,快到中午時分警方才正式立了案,并在沿途設(shè)立關(guān)卡檢查,搜尋攜帶國際二級保護動物短尾猴的德國少年。一夜之間,拜恩的《尋人啟事》也貼遍了埃普盧周邊城鎮(zhèn)的大街小巷,啟事上還貼著卡爾的照片。
在下一站貝尼換乘時,卡爾就在車站發(fā)現(xiàn)了用法語和剛果語寫的關(guān)于找他的《尋人啟事》。這時,他有些猶豫了:如果現(xiàn)在回頭,回到父親身邊還來得及,只是貝恩就只有死路一條了!為了避免被人認出來,卡爾干脆帶著貝恩只挑偏僻的鄉(xiāng)間小路走,只要過了貝尼,他就可以“安全”地繼續(xù)搭乘往南的汽車了。
不幸的是,他又遇到了捕獵者。在埃普盧至貝尼這一帶的山區(qū)里,有一類人是靠捕獵為生的,他們就是向城鎮(zhèn)的商販提供“叢林肉”的始作俑者。第3天,卡爾和貝恩出現(xiàn)在貝尼附近的一個村子里,結(jié)果遇到了五六個手持弓箭的捕獵者。他們見一個外國小孩竟然抱著一只短尾猴,就嘰里呱啦地叫嚷著朝卡爾追趕過來。卡爾聽不懂土著語言,也不知道他們要干什么,抱著貝恩飛快地鉆進了附近的原始森林,才躲過這些黑人壯漢的追逐……
但是,由于慌不擇路,卡爾走錯了方向。他本該是往南走的,卻偏向了東北方向,一直走進了最危險的切卡地區(qū)。
熱帶叢林經(jīng)歷生死考驗
切卡地區(qū)因切卡河而得名。切卡河從蘇丹南部高地流到剛果(金)邊界上,把剛果盆地分成兩部分。這里生活著5萬頭大象,沿著這條河有著大群的水牛、南非大羚羊、小葦羚與南非小鹿??柕竭_時,至少在5年里沒有一個非洲以外的人敢冒險進入這片禁區(qū)。他一個少年闖入切卡地區(qū),簡直就是自殺。
卡爾沿著切卡河穿越過幾十英里的無人區(qū)后,見樹木完全覆蓋了河面,猴子與狒狒遍地都是,有的就隱藏在河邊的大樹上??杽偩椭铀粤诵└杉Z,就遭遇到了狒狒群的圍攻。從未見過這陣勢的卡爾嚇得尿濕了褲子。當他看出這些狒狒并沒有主動攻擊他的意思時,才意識到它們可能是想吃東西。于是,卡爾趕緊將身上帶的所有干糧全都拋向它們,并將空了的口袋翻出來給它們看。大狒狒得了好處后又回到了樹上。卡爾揮著手和它們說“再見”,有兩只小狒狒竟也向卡爾揮著手。
卡爾帶著貝恩在叢林中穿行了半個月,貝恩每天以果為食。他運氣好的時候,能逮到一兩只兔子充饑。好在卡爾的旅行背包里備有打火機和水果刀,所以逮到兔子時,他就能夠吃到熟食。在這些天里,卡爾和貝恩培養(yǎng)起了感情。他本想將貝恩放回原始叢林,可已經(jīng)習(xí)慣了被他照顧的貝恩死活不肯離開他了。
就在第6天中午,卡爾差點被殺人蜂蜇死。
7月18日,他們已行至烏干達的邊境瑪格麗塔峰下。在一座小山丘上,有只蜂落在了他的臉上,一停下來就開始蜇卡爾??柎蟪砸惑@,劇烈的疼痛讓他來不及多想,抬手就拍死了蜂。蜂的尸體被打碎,它發(fā)出一種特殊氣味,引來了更多的蜂。卡爾聽著群蜂嗡嗡的聲音由遠而近,腦海里立即閃現(xiàn)出在電視上看過的“殺人蜂”??栆话驯鹭惗骶烷_始飛奔起來,過了好一會兒后,終于擺脫了群蜂的追殺。好在他在學(xué)校做生物實驗時被馬蜂蜇過,曾注射過蜂毒抗體,這才沒有生命危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