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定人類為地球守陵卻首先埋葬了自己,那么守住人類骸骨的地球也不過是陪葬的墓地。
——任洪淵
哥本哈根,那個被人類視為拯救自己最后機會的童話王國,淡出人類視線已逾一年。留下了什么,一份沒有法律約束力的《哥本哈根協(xié)議》,也許,還有企鵝的眼淚和北極熊的哀號。
在那全球矚目的兩個星期里,政治精英們?yōu)榱艘患核嚼┺模麄兺浟?,一切的一切與毀滅之和將是永恒的零。
普羅米修斯盜火,點燃了文明生生不息的火炬,可人類將文明之火引得漫山遍野,殊不知玩火者終將自焚。
文明的列車高速行駛,一路上盡是權(quán)利、欲望、獨裁、壟斷等黑色的意象群;頭等艙里所謂的精英人士,對著站臺上永遠登不上文明列車的普羅大眾咆哮,這個世界顯得突兀而怪誕。
當96%的財富集中在1%的人的手中,歷史的鎂光燈永遠聚焦在少數(shù)人身上。因而,阿富汗的貧苦,曼哈頓的華爾街看不見;突尼斯的紛爭,巴黎的香榭麗舍大道看不見;中東的炮火,東京的銀座看不見。
37萬平方公里的日本土地上佇立著的,也許不是57座核電站,而是為人類自己準備的57塊墓碑,那里可能造出的4000顆核彈頭是日本人精心準備的一朵朵“美麗”的蘑菇云。
也許有一天,人們對哥本哈根的失望,終成對人類的失望,如同戈爾巴喬夫?qū)μK聯(lián)的失望,終成俄羅斯對戈爾巴喬夫的失望。
2012已經(jīng)不遠,這或許亦不失為人類的契機。若瑪雅人的預(yù)言成真,這將是一場何其壯美肅穆公正的宣判,對全人類一視同仁。在那一刻,人類被強制回歸人性最原始的純白,一切的失衡將被推翻,只是這樣的公平太過嚴苛和殘忍。
又或許,2012,地球仍能安然度過,那么再不要一笑置之?;叵朐?jīng)全世界對哥本哈根聲嘶力竭的吶喊,到如今只剩下彷徨。
人類何不在2012的警報中覺醒,奮起鑄劍,劃破那遮天蔽日的黑暗?如同重回佛羅倫薩,對拉奧孔的驚鴻一瞥。此時此刻,沒有上帝,沒有耶穌,能在潘多拉魔盒打開后完成人性救贖的,只有人類自己。
我不愿看見乞力馬扎羅的雪頂只能縮影在盛夏的冰淇淋上;我不愿威尼斯的美輪美奐只能在紀錄片里重溫;我不愿北極熊再尋不見熟悉的冰蓋。
失去安徒生的丹麥,沒能續(xù)寫哥本哈根的童話,也許告別童話后的人類,才能背負荊棘,迎來嶄新的日出。
(指導教師 余 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