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研究表明,鳥類起源于距今1.5億年前的原始爬行動物,在漫長的演化過程中產生了一系列適應于飛翔生活的形態(tài)結構和生理機能。1861年在德國發(fā)現的化石標本與爬行類極為類似,但卻又有代表鳥類特征的羽毛,后來被命名為始祖鳥,被認為是目前發(fā)現的最早的鳥類。
鳥的分類
鳥的種類和數量,在脊椎動物中僅次于魚類,分布遍及全球,幾乎世界上每一個角落都能發(fā)現鳥類的蹤影。中國是世界上鳥類種類最多的國家之一,目前記錄到野生鳥類81科,1300多種,約占世界鳥類總數的14%。
不同鳥類都有著它們各自的生活習性和形態(tài)特征,科學工作者依據這些,把鳥類分成8種類型。
1.走禽類:這類鳥嘴的形狀扁短;都在沙漠和草地上生活;胸部不突起,沒有龍骨突;翅膀幾乎完全退化,因此下會飛翔;雙腳強大有力,善于奔跑,而且行動迅速,比如鴕鳥、食火雞等。
2.涉禽類:適應在沼澤和岸邊生活,腳和腳趾特別長,適應涉水行走;因為腿長,勢必要低頭啄食,所以生有較長的脖子,如丹頂鶴、白鷺等。
3.游禽類:這類鳥大多在水上生活。腳短,趾間有蹼;嘴闊而且扁平,適合在水中索取食物。如雁、鴨、天鵝等。
4.鶉雞類:它們大多數是定居的鳥類。身體健壯;有堅硬的嘴和強有力的腿,并生有適合挖土的鉤爪;翅膀短小,不善于長距離飛行;雄鳥性好爭斗,腿上生有距,是爭斗時的“武器”;雌雄羽色多數不同,如鷓鴣、馬雞、環(huán)頸雉等。
5.鳩鴿類:嘴比較短,基部柔軟;主要營樹棲生活;特別擅長飛行;吃植物性食物;它們的嗉囔能分泌乳汁用來哺育雛鳥,如巖鴿、山斑鳩等。
6.攀禽類:這類鳥最明顯的特征是它們的腳趾兩個向前,兩個向后,有利于攀緣樹木。在這類當中,有專吃樹皮里害蟲的啄木鳥,有吃毛蟲的能手杜鵑,還有常年生活在水邊靠捕捉水中小動物為食的翠鳥等。
7.猛禽類:它們的嘴和腳部很銳利;翅膀強大有力,有的種類翱翔能力很強,能巧妙地利用上升氣流,長時間地盤旋在高空;它門性情兇猛,專門捕食其他動物。如鳶、游隼、禿鷲、鸮等。
8.鳴禽類:這類鳥的數量最多。它們的個體都比較小,擅長鳴叫,能做精巧的窩巢,如百靈、畫眉、縫葉鶯、織布鳥等。
在中國沒有發(fā)現走禽類鳥分布,鶉雞類和鳩鴿類有人合稱之為陸禽,因此有國內鳥種分涉禽、游禽、陸禽、攀禽、鳴禽、猛禽共6類的說法。
鳥類的識別
初學觀鳥者面對千姿百態(tài)的鳥,一時間可能感到無從入手,但實際上識別鳥種也有一定的方法和規(guī)律。在大自然中辨識鳥類要先根據當地的環(huán)境特點,估計可能遇見的鳥類類群。根據生態(tài)類群作出劃分和選擇,便縮小了觀察的種數,再根據鳥類的具體形態(tài)特點、羽毛顏色、活動姿態(tài)和鳴聲等予以準確迅速地識別。對于那些識別困難的鳥種,有時需認真對照有關圖鑒和標本,反復驗證,才能完成。
野外識別鳥類可以從以下幾方面進行:
1.根據形態(tài)特征識別鳥類:鳥類形態(tài)特征包括很多方面,如體形、嘴形、趾形、翅形、尾形等,在野外識別鳥類要迅速抓住容易觀察的特征。
2.根據羽色識別鳥類:鳥類的羽色是野外識別的重要依據。在觀察鳥羽顏色時,首先要注意鳥體的主要顏色,然后盡快準確注意頭、頸、尾、翅、胸、腹、腰等部位的顏色,并抓住其最突出的特征。對于頭頂、眉紋、貫眼紋、眼周、翅斑、腰羽、尾端等處的羽色要特別注意。
3.根據行為特征識別鳥類:鳥類的行為通常是長期進化的結果,鳴唱點的喜好、棲息地的選擇、覓食的方法、飛行的姿態(tài)、群棲的習性等都可為野外識別提供參考。
4.根據叫聲識別鳥類:鳥類的集群、報警、個體間識別、占據領域、求偶炫耀、交配等行為都和鳴叫有關。許多行為的完成都伴有特定的叫聲,多種鳥的鳴叫存在著特異性,可以作為野外識別的依據。對于鳥類的叫聲要注意音頻的高低,鳴叫的節(jié)律、音色等特點。
鳥類的世界之最
羽毛最多的鳥:天鵝,超過25000根。
羽毛最少的鳥:蜂鳥,不足1000根。
羽毛最長的鳥:天堂大麗鵑,尾羽是體長的2倍多。
水平飛行最快的鳥:歐絨鴨,76千米/小時。
飛得最慢的鳥:小丘鷸,8千米/小時。
振翅頻率最高的鳥:角蜂鳥,90次/秒。
振翅頻率最慢的鳥:大禿鷲,滑翔數小時不拍翅。
飛行速度最快的鳥:尖尾雨燕平時飛行的速度為170千米/小時,最快時可達352.5千米/小時。
翼展最寬的鳥:漂泊信天翁,3.63米。
最大的飛鳥:生活在非洲東南部的柯利鳥(又稱南非大鴇),翅長2.56米,體重達18千克左右。
最重的飛鳥:大鴇,雄性的體重18千克。
最小的猛禽:婆羅洲隼,體長150厘米,體重35克。
尾羽最長的鳥類:日本用人工雜交培育成的長尾雞,尾羽一般長達6~7米,最長的記錄為12.5米,也是世界上最長的鳥類羽毛。
壽命最長的鳥:信天翁的平均壽命為50-60年,大型鸚鵡可以活到100年左右。
沖刺速度最快的鳥:游隼,在俯沖抓獵物是能達到180千米/小時。
一次飛行時間最長的鳥:北美金鸻,以90公里/小時的速度飛35小時,越過2000多公里的海面。
飛行最高的鳥類:大天鵝和高山兀鷲,都能飛越世界屋脊珠穆朗瑪峰。
最兇猛的鳥:安第斯兀鷹,專吃活的動物,甚至還捕食美洲獅等大型獸類。
雄鳥和雌鳥體重相差最大的鳥類:大鴇,雄鳥體重為11-12千克,而雌鳥只有5-6千克。
最復雜的鳥巢:非洲織布鳥的巢,它同時也是最大的公共巢,有300多個巢室。
最大的鳥巢:白頭海雕的巢,長6米,寬2.9米。
最小的巢:吸蜜蜂鳥的巢,只有頂針大小。
產卵最少的鳥類:信天翁每年只產一枚卵。
窩卵數最多的鳥:灰山鶉,每窩15-19枚。
孵化期最長的鳥類:信天翁,一般需要75-82天。
最晚性成熟的鳥類:信天翁雛鳥達到性成熟的過程也是鳥類中最長的,需要9-12年。
最大的鳥卵化石:已經絕跡的象鳥的卵化石,長徑為35.6厘米,相當于148個雞蛋的大小。
最大的鳥類化石:隆鳥的化石,估計身高5米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