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還清楚地記得我在深圳參加的一次招聘,參加筆試的有四個人,我們都打算到公司做財務工作。早上八點半,我們準時走進考場。
一位戴眼鏡的主考官說:“考試只有三十分鐘,請大家抓緊時間答題。”
試卷發(fā)下來了,一張A4的紙,上面只有一個題目:你認為做會計最重要的是什么?
我剛寫了兩行字,主考官就突然宣布:時間到,請大家停筆。
我們都愣住了:不是說好三十分鐘的嗎?怎么才四分鐘就收卷了?我還在審題呢。
主考官說:“我的普通話不太標準。我說的考試時間是三四分鐘,不是三十分鐘?!?/p>
考場亂成一鍋粥,只有一個女生很自信地交了卷子,另外一位女生哭起來。有個胖子站起來對主考官發(fā)泄不滿。愛哭的女生安慰胖子,讓他息事寧人。
主考官收了卷子,對我們說:“什么是答案?可能是一個字,也可能是一本書。給你們四分鐘的時間足夠了。我們需要的是效率?!?/p>
沒想到第二天,我們都接到正式通知,大家都被錄取了,只不過四個人的崗位不同。那位主考官根據(jù)我們提交的試卷和對我們的初步印象將我們分類,讓我們各盡其才。
那位愛哭的女生,由于處事圓滑,被安排在人事部,負責調(diào)和員工之間的關(guān)系。
那位頂撞主考官的胖男生,勇猛而有個性,做事講原則,做了保安隊長。
我因為循規(guī)蹈矩,進了生產(chǎn)部。
那位很早就交了卷子的自信女孩,如愿以償?shù)禺斄藭?。在我們四名考生中,只有她找到了正確答案。她在卷子的右下角發(fā)現(xiàn)了兩個比螞蟻還小的字:“細心?!蔽覀?nèi)齻€誰也沒想到這就是答案,其實這是一道單項選擇題,如果你做事足夠細心,就會發(fā)現(xiàn)這兩個字,只
需要在后面打個鉤就夠了。
編輯/楊世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