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設備是油田公司生產的重要工具,基層設備管理搞好了,才能做到高效、節(jié)能、低耗、長壽,保證安全生產?;鶎釉O備管理工作是天然氣生產有序、平穩(wěn)的重要保障,是氣田基礎管理的一個重要部分?;鶎釉O備管理工作是一項系統(tǒng)工程,通過積極應用新技術、新工藝、新材料,合理開展設備技術改造和更新,確保設備維修和保養(yǎng)到位,就能保證氣田設備管理處于良性發(fā)展的水平。
1基層設備管理與生產相結合
設備是天然氣生產單位的物質技術基礎。基層設備管理工作,必須適應天然氣生產任務的變化,為生產服務。應當樹立重視設備管理、加強設備管理為天然氣生產服務的思想;要根據天然氣生產任務、設備修理工作的難度,確定重點設備;對重點設備實行維護、修理、備件供應、改造、更新五優(yōu)先;根據生產變化情況,隨時調整設備運行參數,以保證設備滿足生產需要和最佳工況運行。
2基層設備管理與現場工藝相結合
設備和工藝在天然氣生產中發(fā)揮重要作用,兩者密切結合,互成一體。設備配置、技術改造必須從現場實際出發(fā),充分考慮設備使用的工藝要求和使用條件,做到設備與工藝流程相匹配。如多級離心污水提升泵的配置必須考慮揚程、排量、吸入高度、介質粘度等;南二區(qū)污水管線壓力、耐腐蝕、耐酸堿、耐結垢就會影響污水回注運行,改變喂水泵、注水泵的運行參數,超出喂水泵性能承受能力后就會導致其故障頻繁、部件損壞等。
3基層設備管理與崗位培訓相結合
設備管理必然具有很強的技術性。首先,油田設備管理包含了機械、電子、采氣、儲運等許多方面的科學技術知識,缺乏這些知識無法合理地使用設備、管理設備。其次,正確地使用、維修氣田設備,還需要掌握狀態(tài)監(jiān)測和診斷技術、機械設計與制造、流體力學、石油機械、石油工程、壓力容器等專業(yè)知識。因此,基層設備管理需要工程技術作為基礎,不懂理論就無法聯系實際分析、解釋設備故障表面現象中瑥藏的實質原因,不懂技術就無法結合實際提出設備技術改造和更新。同樣作為設備操作人員,必須對所用設備要做到“四懂三會”即四懂為(懂結構、懂原理、懂性能、懂用途);三會(會操作、會維護保養(yǎng)、會排除故障)。搞好設備潤滑,堅持“五定”和“三級過濾”、“十字”作業(yè)方針(既定人、定點、定質、定量、定時;“三級過濾”為從領油大桶到崗位儲油桶、崗位儲油桶到油壺、油壺到加油點)“十字”內容(既清潔、潤滑、調整、緊固、防腐)。因此,加強設備崗位培訓與學習,不斷提高設備管理人員和操作人員的理論水平和技術素質是抓好基層設備管理工作的關鍵。
4基層設備管理與多個崗位相結合
基層設備管理是一個綜合復雜的過程,銜接崗位、程序較多。從主管領導到崗位操作員工,從上級部門到基層班組,從兄弟單位到設備廠家都存在縱向或橫向的聯系。
其一,設備管理工作必須得到主管領導的重視,這是搞好基層設備管理工作的重要前提與保證,這是一條成功的經驗。設備管理人員對單位設備管理狀況勤于向主管領導交流和匯報,使得彼此熟悉單位設備動態(tài)情況,探索解決問題的方法和途徑。
其二,基層設備管理必須與材料管理相結合,設備配件儲備和采購必須做到合理、及時、準確,兩個崗位之間必須加強溝通,熟悉設備配件庫存和使用情況,以防設備出現故障無配件維修。
其三,基層設備管理必須與安全管理相結合,設備的安裝、調試、運行整個過程中,設備的安全評價必須到位。設備結構不合理、配置不齊全或存在超溫、超壓都會引發(fā)設備事故或機械傷害,因此定期開展設備安全檢查、及時整改設備存在的問題是必不可少的安全程序。
其四,兄弟單位之間應保持相互溝通,互相學習,互相交流,掌握設備信息,特別在設備調劑、故障處理等方面可以得到兄弟單位的幫助。
其五,基層設備管理需要建立自修和外修為一體的設備維修網絡,保證各型設備出現故障修復及時、可靠。
5設備管理與診斷技術相結合
設備診斷技術是設備使用情況判斷分析的重要手段?,F場設備診斷技術應該采取內、外結合的辦法,一是傳統(tǒng)設備狀態(tài)診斷是靠聽、看、摸等直接手段,憑借現場管理經驗,診斷設備的運行狀態(tài);二是通過現場自備的一些診斷儀器(如測溫儀、油品分析儀、測厚儀、硬度儀、探管儀、可燃氣體測報儀、H2S檢測儀等)實施精密診斷;三是通過與設備監(jiān)測單位結合進行一些主要設備的能耗、效率、安全性等的監(jiān)測。
應用設備診斷技術可以很大程度上延長設備的使用壽命,降低設備能耗,提高設備運行效率,確保設備安全、平穩(wěn)運行,有效避免設備事故的發(fā)生。
6設備維護與計劃檢修相結合
生產實踐證明,設備管理工作應執(zhí)行以“維修為主,檢修為輔”的原則。沒有正確的維護保養(yǎng),就不可能有周到的計劃檢修。設備的維護保養(yǎng)和計劃檢修之間常會出現一些矛盾。如果計劃檢修只是搶進度,忽視檢修質量而遺留下設備隱患,就會加大維護保養(yǎng)的工作量。反之,如果維護保養(yǎng)不精心,發(fā)現問題不及時處理,操作人員不嚴格執(zhí)行規(guī)章制度,就不僅會帶來“小洞不補,大洞吃苦”的后果。
為了避免突發(fā)故障影響天然氣生產,設備管理必須具備應付突發(fā)故障、承擔意外突擊任務的應變能力。這就要求基層設備管理中信息渠道暢通,設備配件儲備充分,維修技術力量能夠隨時為現場提供維修服務。
7設備維修與技術改造相結合
在設備管理工作中,延長設備壽命和保持設備良好狀態(tài)無疑是正確的。但是不能無止境地延長“壽命”,不能不惜工本地保持良好的技術狀態(tài)。應通過技術經濟評價,正確處理設備維修與改造關系,把維修與改造結合起來。一方面利用檢修的機會采用新技術、新材料、新工藝來代替技術落后、能耗大、效率低的設備和零部件。一方面對陳舊落后,進一步維修價值不大的設備,按手續(xù)進行報廢,更換先進的設備。
8設備管理與使用評價相結合
設備使用評價是設備更新、設備購置的重要保證。作為基層設備管理工作,從新設備的現場調試運行開始就應該準確建立設備運轉記錄,詳細記錄設備基本參數、運轉情況、故障處理等,階段性收集這些信息進行分析處理,形成該設備階段性評價,一方面可以把握該設備的運行規(guī)律,為設備維修、操作提供可靠依據;另一方面這將為相關部門設備選型、設備引進等提供必要而可靠的信息,有效避免設備管理中決策性失誤。
9結語
基層設備管理工作以做好常規(guī)設備管理為一體,以強化重點管理和突出特色管理相結合的設備管理模式,是繼承傳統(tǒng)管理經驗,不斷創(chuàng)新的管理實踐,在健全設備管理體系的基礎上,有效融入了計劃管理、設備全面全面集中預算管理、設備狀態(tài)監(jiān)測管理、設備技術管理等先進管理方式方法,也有效融入了設備管線防腐修復、設備節(jié)能降耗等先進技術和工藝,持續(xù)推動了設備管理科學健康發(fā)展,有利保障了基層設備良性發(fā)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