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樂廳里哪些座位的音響效果最好?
在大型音樂廳里,音響效果最佳的是音樂廳的正中央??紤]到各種樂器的音響平衡效果,在音樂廳的中央一帶聽到的音響效果是最好的。但是,并不是說任何音樂廳都是中央一帶的座位最好。在小型的音樂廳里,前方的座位聲音和伴奏聽得更清楚。不光是聲音清楚,還比較容易觀察歌手的表情,等于說又增添了一層樂趣。另外,如果有的人對自己的聽力很有自信,想欣賞音樂的豐富和華美,那么他可以坐在音樂廳中央靠后的座位或者二樓最前排的座位上。
(王琦提供)
為什么音樂廳里一定會有衣帽間?
在古典音樂會上,演奏內(nèi)容自不必說,音樂廳的好壞也很重要。音樂廳的設(shè)計不同,混響時間也不同,這種混響時間可以左右音響效果的好壞。一般來說,混響時間必須在1.5秒至2秒之間,但混響時間的長短會根據(jù)聽眾的人數(shù)多少發(fā)生變化。如果音樂廳里坐滿了聽眾,聲音會被聽眾的衣服吸收,所以混響時間就會變短。尤其是高音部的聲音會容易被吸收,聲音會顯得有幾分遲鈍,演奏會變得毫無生氣。音樂廳里一定有衣帽間也是出于同樣的理由。在寒冷的冬天,聽眾都穿著厚實的大衣,那樣的話聲音就更容易被吸收了。
(王琦提供)
交響樂團演奏者的位置是如何確定的?
不管是哪里的交響樂團,盡管演奏水平有差別,但演奏者們坐的位置幾乎沒有什么差別。第一小提琴坐在面向樂團的左側(cè),旁邊就是第二小提琴。正中間的前方是中提琴,后面是短笛、長笛、單簧管和圓號等等。樂隊中央的最后方是定音鼓和鐃鈸等。另外,右側(cè)前列是大提琴。大提琴的后面是低音大提琴??梢哉f這種配置是不斷地摸索出來的最佳配置的結(jié)果。比方說,如果把定音鼓和低音大提琴等大型樂器安排在前排,那么就會有演奏者看不見指揮棒。另外,之所以把音色相似的樂器安排在一起,那是因為即使有細微的演奏錯誤也不會太明顯。還有,把人數(shù)不多的各種樂器集中在正中間是為了樂隊指揮可以很容易地分別指揮。
(王琦提供)
為何很多人認為別人的東西比自己的好?
這種現(xiàn)象是人的貪婪造成的,而最新的科學研究解釋了這種貪婪是如何形成的。一個人不管是在做一件事還是看別人做,大腦里的這個系統(tǒng)都會以類似的模式激活。“模仿欲望”最早是由法國哲學家勒內(nèi)·吉拉爾在上世紀80年代提出的。吉拉爾認為,嫉妒會像疾病一樣在人群中傳播,這股力量可以解釋人類的許多行為。復制別人的欲望是了解環(huán)境的捷徑。例如,吃別人也在吃的東西是避免食物中毒的最簡單辦法。 研究小組展示了兩段錄像:一是地面上放著一塊糖,二是一個人的手伸向一塊其他顏色的糖。然后,參與者評判他們看到的糖有多大吸引力。大家都判斷被人伸手去拿的那塊糖更誘人。
(楊陽提供)
【責任編輯】蒲 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