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國悠久的民俗文化中,清明祭祖是一個重要的構成要素。從歷史的角度看,清明節(jié)自唐朝興起后,一直受到人們的重視,在民俗生活的歷史演進中,也逐漸成為人們生活的重要組成部分。作為清明節(jié)的重要節(jié)俗活動,祭祖儀式一直延續(xù)至今。從形式上看,傳統(tǒng)社會中的祭祖活動通常是大型家族性集體祭祖活動。
清明祭祖習俗的歷史傳承
由于祭祖儀式在民俗生活中扮演著重要角色,所以一切相關事項都必須認真準備。首先要對參與人員進行嚴格控制。按照傳統(tǒng)祭祀規(guī)定,只有男性成員才被允許參加清明墓祭儀式,女性不允許參加。同時,參與祭祖還具有強制性,只要是家族男性成員,若無特殊原因,必須參加祭祖,否則將會受到懲罰?!叭缬袩o故不到塋拜掃者,加罰,罰金作公用,決不徇情?!?/p>
子孫們?yōu)榱吮磉_對祖先的尊崇之情,在祭祀之前所有人都要誠心齋戒三日,“前期三日,主祭者率族眾及執(zhí)事人等沐浴更衣,飲酒不得至亂,食肉不得茹葷,不吊喪,不聽樂,凡兇穢之事,皆不得預?!边@樣嚴格的齋戒要求是為了能夠以潔凈、虔誠之心來祭祀祖先。
同時,除了族人自身的準備外,還要準備豐富的祭器和祭品,嘉慶年間王氏家族清明祭祖要準備飛虎旗一對、鵝簧一對、嗩吶一對、鐺鈸二幅、樂鼓四面、寶蓋幡一對、香案一桌、三罩一桌、饅首一桌、粉飯一桌、湯豬一口、湯羊一腔、咸臘一桌、干菜一桌、蒸食一桌、爐食一桌等。其中祭器只能在祭祀儀式上使用,其他時間要封鎖在祠堂里,不允許做其他用途,“祭器如深衣、席、褥、盤、盞、碗、碟、椅、桌、酒注之類,隨其合用之器,皆別收貯于一室,不許他用,而封鎖之。”
到了清明這一天,族長召集族人在祠堂集合,然后按時來到墓地舉行祭祀儀式。明清時期,祭祖儀式主要是按照朱子《家禮》的程序進行,“其祭儀悉遵文公家禮”。其中墓祭儀式包括參神、降神、初獻、亞獻、三獻、辭神、祭后土。核心部分是初獻、亞獻和終獻的三獻禮,通過三次獻祭將準備的祭品依次獻給祖先享用。在祭祀祖先之后,人們還要祭祀當?shù)氐耐恋厣?,“惟時保佑,實賴神休。敢以酒饌,恭伸奠獻,尚饗”,用豐富的祭品感謝土地神對祖墓的佑護。
祭祖儀式的最后一個程序是頒胙,即將此次祭祀儀式中使用的祭品分給族人和仆役,預示著人們可以得到福佑。頒胙以后,祭祖儀式結束,族人將祭器放回祠堂存儲,以備下次使用。
在傳統(tǒng)的家族生活中,每年一次的清明祭祖儀式不僅可以表達后人對祖先的尊崇之情,也能發(fā)揮團聚族人、教育后人的現(xiàn)實功用,因而,在數(shù)百年的發(fā)展過程中一直受到人們的珍視并得以傳承。
徽州地區(qū)的祭祖?zhèn)鹘y(tǒng)
清明祭祖在徽州地區(qū)有著悠久的傳統(tǒng),當代人繼承了這一傳統(tǒng),同時也在時代背景下對祭祖形式進行了一定程度的改革,并將其作為民俗生活的一部分加以延續(xù)。祭祖活動的延續(xù)在客觀上也體現(xiàn)和強化了人們血脈相連的家族觀念。現(xiàn)在,黃山地區(qū)不少家族都組織清明祭祀活動。俗語說古徽州地區(qū)“四門三面水,十姓九家汪”,作為古徽州的第一大姓汪氏家族也恢復了清明祭祖儀式。
在祭祀儀式現(xiàn)場,我們首先看到的是前來參加祭祀儀式的人們。由于生活在傳統(tǒng)社會的人們秉持著強烈的宗法觀念,因此祭祖儀式必須由具有相同血脈關系的家族男丁共同參與,其他外姓人員和女子不能參與。在汪氏家族的祭祖?zhèn)鹘y(tǒng)中,男丁參與祭祀也是不可更改的祭祀原則。但是現(xiàn)在的參祭人員已經(jīng)突破了性別和血緣關系的限制,所有人都可以自愿參加祭祀活動。這次汪氏家族祭祖儀式上,可以看到來自北京、上海、蘇州、杭州、合肥、廣州、泉州、黃山等地的汪氏族人,這些族人或依舊居住在徽州地區(qū),或早已遠遷他省,但是為了參加此次祭祖活動,他們都早早地來到墓地等待。他們參加祭祖活動是由于內(nèi)心深處強烈的親情感,不受任何家族組織等外部力量的約束。同時,參加祭祀儀式的還有學者和政府代表,使得現(xiàn)在的汪氏家族清明祭祖儀式更具有開放性和包容性。
人們懷著濃烈的親情感不遠千里來參加祭祀儀式,同時也帶來了豐富的祭品以寄托哀思,這些祭品承載著人們內(nèi)心無限的親情。汪氏家族舉行祭祀儀式時一共準備了三大類祭品,第一類是犧牲類,即豬頭、雞和魚;第二類是點心類,主要是黃山特色糕點徽墨酥;第三類是水果類,所有時令水果一應俱全。負責準備祭品的人解釋說,豬頭、雞和魚是按照傳統(tǒng)祭祀儀式的要求而準備的,其他祭品是此次祭祀儀式新添加的,種類和數(shù)量都沒有嚴格規(guī)定,主要以表達情感為目的。
莊嚴肅穆的獻祭儀式
傳統(tǒng)家族社會的祭祖活動是在莊嚴肅穆的氛圍中進行,“誠敬則祖先來享,不誠敬則不享”,于是家族組織要求參祭人員在衣著和舉止方面都要謹慎小心。在汪氏家族祭祀儀式現(xiàn)場,可以看到男女老少都穿著黑色、灰色、藍色等素色服裝,表情嚴肅而誠敬,由此可以看出祭祖儀式在他們心中的分量。
祭祖儀式的核心部分是獻祭。無論是傳統(tǒng)社會還是當代社會,人們都十分重視這個環(huán)節(jié)。汪氏祭祖儀式同樣做出了精心安排。當主持人宣布祭祀儀式開始后,全體參祭人員肅立,這時震耳欲聾的鞭炮聲從四面八方同時響起。鳴炮之后,在哀揚的祭樂聲中三獻禮正式開始。首先是汪氏族人代表敬獻花籃,之后由社會各界人士代表敬獻,最后是各地族人代表敬獻花籃;然后恭讀祭文、行禮、敬香、拜墓;最后所有參祭人員回酒店聚餐。
無論是傳統(tǒng)家族環(huán)境下的祭祖儀式還是當代的祭祀活動,清明祭祖儀式作為周期性歲時祭祀儀式,能夠讓參與者在實踐中體驗到一個神圣的家族秩序。在這個秩序里,參祭人員都經(jīng)歷了一次精神過渡,通過一系列動作行為而獲得精神洗禮。
【責任編輯】王 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