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隨著高層建筑的快速發(fā)展,為充分利用地下空間,通常會設置多層地下室,造成基礎底板埋深較大,在地下水埋深較淺的地方,地下室底板結構需要承受較大的水浮力作用。本文結合一個實際工程,介紹如何利用PKPM軟件較準確、直觀地計算地下室底板結構,以及當水浮力大于自重時的錨桿抗浮設計。本文結果可為此類結構的設計提供參考。
關鍵詞:高層建筑;底板;抗??;設計
中圖分類號:TU470.3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8-0422(2012)08-0123-02
1 引言
隨著城市的高速發(fā)展,高層建筑或超高層建筑將越來越多,這些建筑有一定的埋深。另地下人防的需要和地下車庫的需求日益增大,通常會設置多層地下室以充分利用地下空間,但這會造成基礎底板埋深較大;在地下水埋深較淺的地方,地下室底板結構需要承受較大的水浮力作用,這對結構將產生不利影響。因此,在結構設計時應考慮浮力對結構的作用。本文結合一個實際工程,介紹如何利用PKPM建模較準確、直觀地計算地下室底板結構,以及當水浮力大于自重時的錨桿抗浮設計。
2 工程概況
本工程位于某市區(qū)中心,地上三棟高層住宅,地下一層,上部采用框架剪力墻結構,純地下室部分采用框架結構。本工程地下室底板結構平面圖如圖1所示,主體部分基礎采用人工挖孔樁,純地下室部分采用獨立基礎加抗水板。地下室底板面標高為-5.100m,抗浮設計水位取至室外地坪標高,即-0.150m;地下室頂板板厚200mm,純地下室部分上部覆土600mm厚,地下室底板板厚300mm。
3 地下室底板結構設計
當?shù)叵率宜惠^高時,地下室需進行整體抗浮驗算和地下室底板結構抗浮設計。應用PKPM進行底板結構設計需要按以下幾個步驟。
3.1 荷載計算和輸入
作用在底板上的荷載包含正向荷載和反向荷載兩部分;正向荷載包括底板的梁板自重、底板上隔墻及面層等恒載及各種活荷載;反向荷載為水浮力。在進行底板結構設計時,應根據實際工程情況考慮各種荷載最不利組合。因本工程底板以下土層條件較好,為粉質粘土,其地基承載力特征值fak=210 kPa,可認為正向荷載均由底板通過土體承擔,而只考慮反向荷載控制的組合。水浮力標準值Ffk和底板自重標準值Gk可按如下計算:
Ffk=(5.1+0.3-0.15)×10=52.5 kN/m2
Gk=25×0.3=7.5 kN/m2
由于PM在計算板配筋時,內定恒載分項系數(shù)為1.2,活荷載分項系數(shù)為1.4,而根據《建筑結構荷載規(guī)范》,永久荷載為有利荷載時,永久荷載分項系數(shù)取1.0;根據《建筑結構可靠度設計統(tǒng)一標準》,當可變荷載效應對結構構件的承載能力有利時,可變荷載分項系數(shù)應取為0;所以本工程在PKPM中輸入恒載時應為7.5/1.2=6.25kN/m2(注意在荷載定義時,不考慮自動計算現(xiàn)澆樓板自重),活荷載輸入52.5kN/m2。由于恒載方向向下,水浮力方向向下,所以底板計算時在PM中輸入的恒載值和活載值分別為-6.25kN/m2和52.5kN/m2,按倒置的樓蓋進行計算(因PKPM尚不能計算組合后為負值的情況)。
3.2 承臺的模擬輸入
利用程序PM計算地下室底板時,不宜在原有模型的基礎上運算,而應單獨建模;柱尺寸按相同承臺的尺寸輸入,在總信息中選擇不計算地震力和風荷載,并選擇“梁柱重疊部分簡化為剛域”,否則與實際情況不符,會產生很大的誤差,同時會造成不必要的浪費。根據《地下工程防水技術規(guī)范》的規(guī)定,迎水面鋼筋保護層厚度不得小于50mm。因此,在計算參數(shù)設置時,應將梁的保護層厚度設為50mm。
采用上述模型計算后基本能滿足工程實際要求,但其對裂縫和撓度的控制偏嚴。因輸入的恒載和活載值分別為-6.25 kN/m2和52.5 kN/m2,標準組合值為-6.25+52.5=46.25 kN/ m2,略大于實際標準組合值-7.5+52.5=45 kN/ m2。進行底板結構施工圖設計時,可根據上述計算結果進行配筋,按倒置樓板處理:一般底板上部鋼筋按配筋結果選取,雙向拉通;底板下部按滿足跨中配筋布雙向貫通鋼筋,在支座板底附加鋼筋,與貫通筋隔一布一。
3.3地下室底板基礎梁的計算與分析
基礎梁可接力底板的計算模型,荷載輸入也同底板計算的荷載,這時也會有對裂縫控制偏嚴的問題(因基礎梁配筋一般由裂縫控制,如標準值與實際相差過多,會造成沒必要的浪費)。基礎梁計算時可以采用下面的方法處理:計算時在PM中輸入恒載為-7.5 kN/m2(不考慮除以1.2),活載仍輸入52.5 kN/m2,然后在SATWE的荷載組合參數(shù)中,把恒載的分項系數(shù)改為1.0,活荷載分項系數(shù)為1.4;這樣算出的配筋更符合實際情況。
4 整體抗浮驗算
一般主體部分的上部結構自重遠比水浮力大,不需進行使用階段整體抗浮驗算;但需施工階段的整體抗浮的驗算,即計算施工到上部哪一層時,結構整體自重才大于水浮力;需在說明中注明地下室的降水措施需施工到該層時才能停止降水,以免造成整體地下室上浮或局部隆起,給地下室結構帶來嚴重破壞,難以進行復原處理。
本工程純地下室部分,由于地下水位較高,地下室埋深較大,一般情況下,結構自重無法抵抗地下水浮力,需進行整體抗浮驗算。當抗水板不滿足整體抗浮要求時,常規(guī)做法有壓重和抗拔兩種。壓重是在抗水板板面或地下室頂板覆土壓重以抵抗水浮力;抗拔就是在基礎設計抗拔樁或者錨桿來抵抗水浮力。
本工程整體抗浮驗算如下:
水浮力標準值:Ffk=(5.1+0.3-0.15)×10=52.5 kN/m2
抗浮力Fr(即地下室自重):覆土600厚18×0.6=10.8 kN/m2
頂板200厚 25×0.2=5 kN/m2
底板300厚 25×0.3=7.5 kN/m2
梁柱折算荷載4 kN/m2
Fr=10.8+5+7.5+4=27.3 kN/m2
Ffk> Fr,所以本工程應進行整體抗浮設計。
本工程純地下室部分基礎為柱下獨基加抗水板,在前面底板結構設計時己按最大水位,采用倒置樓蓋計算,保證水浮力傳至基礎梁上,再傳至獨立柱基上,因此采用在柱下獨基下部設計錨桿來抵抗水浮力。根據柱距計算相應基礎所受的水浮力大小,以最大柱跨下基礎為例,最大柱跨位于軸線 B ~ C之間(如圖1所示),為8.4 m,基礎下水浮力標準值為(52.5-27.3)×8.42=1778 kN。
由于抗浮水位平室外地坪時,水壓力是不可能再增加了,可視為不變的水壓力。另在驗算抗浮時,水浮力為主要可變荷載的組合來控制,分項系數(shù)宜取1.20;錨桿抗浮設計時,錨桿鋼筋截面面積計算現(xiàn)行的規(guī)范中無明確的計算規(guī)定,本文認為采用《鋼筋混凝土結構設計規(guī)范》正截面受拉承載力計算公式較為合理,設每個基礎下布9根錨桿,采用 32,其抗拉強度設計值fy=360N/mm2,但受拉構件的鋼筋抗拉強度設計值大于300N/mm2時,取300N/mm2。
基礎所受水浮力設計值N:N=1.2×1778=2134 kN;
所需錨桿的總截面面積As:As≥N/ fy=2134×103/300=7113 mm2
每個基礎下布9根錨桿布置,單根錨桿面積為7113/9=790mm2,可選用選 32(As=804
mm2)。
錨桿孔直徑取130 mm,根據地質報告,要求錨桿穿過5m深粉質粘土和5m深強風化泥質粉砂巖,其側阻力特征值分別為38和65,錨孔周長U=3.14×0.13=0.41 m。則錨桿抗拔承載力特征值Rt=38×5×0.41+65×5×0.41=211 kN>1778/9=197 kN(每根錨桿所受拉力標準值)。
因此,在柱下獨基下布置9根 32,能夠滿足要求,設計詳圖如圖2所示。
5 結語
在進行地下室抗浮設計時,如何正確分析受力及荷載取值,以及如何利用計算程序輔助,建立一個比較符合實際受力情況的模型,是結構設計的基礎。以上是筆者結合一實際工程,對地下室如何應用PKPM進行底板結構設計以及整體抗浮驗算的一些體會,以供參考,期望能對結構設計人員有所幫助。
參考文獻:
[1]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標準 GB50009-2001. 建筑結構荷載規(guī)范 [S]. 北京: 中國建筑工業(yè)出版社,2006.
[2]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標準 GB 50108-2008. 地下工程防水技術規(guī)范 [S]. 北京: 中國建筑工業(yè)出版社,2008.
[3] 中國建筑科學研究院PKPM CAD工程部.PKPM 用戶手冊 (2008版).
[4]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標準 GB50010-2010. 混凝土結構設計規(guī)范 [S]. 北京: 中國建筑工業(yè)出版社,2011.
[5]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標準 GB50007-2011.建筑地基基礎設計規(guī)范 [S]. 北京: 中國建筑工業(yè)出版社, 2012.
[6]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標準 GB50068-2001. 建筑結構可靠度設計統(tǒng)一標準 [S].北京:中國建筑工業(yè)出版社, 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