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夏珍寶博物館與文物界、各大博物館、文物修復單位及各界工藝大師緊密合作,對祖先流傳下的文化遺產,深入學習、研究,走“保護、傳承、發(fā)揚、推廣”為一體的文化復興之路,開拓出“文化遺產保護”與“文化產業(yè)發(fā)展”相結合的新發(fā)展模式。
2012年3月24日,華夏珍寶博物館在北京落成。該館是集陶瓷、金銀器、玉器、象牙、景泰藍、牙雕、書畫等于一體的大型綜合性博物館,館中陳列的作品均為當代大師精品,其中金光閃閃的中華金佛寶塔工藝精細、造型美觀,價值999萬元。該館主要收藏、展示和交流現(xiàn)代優(yōu)秀的工藝美術作品和其他作品,以當代國內著名藝術家的代表作品、獲獎作品、孤品等為主體,全方位多視角展示現(xiàn)當代工藝美術領域的最高成就。
華夏珍寶博物館由北京東方典藏國際收藏品有限公司歷時9年、斥資近億元建設而成的。首期展示面積1200平方米,共收錄當今藝術大師的5大類千余件工藝美術珍品。據館長張之鑄介紹,目前的華夏珍寶博物館為第一期的場地,博物館二期將是針對VIP會員的展館。建成之后,華夏珍寶博物館總場地將近5500平米,其中展館面積超過2600平米。館藏分五大類33小類,作品將超過一萬件以上。
華夏珍寶博物館不僅進行實物展覽,參觀者還可以進行交易,自己看上的好東西可以買回去收藏,自己的好東西也可以拿來給專家鑒定,估價而售。華夏珍寶博物館將定期邀請各藝術品領域專業(yè)學者、工藝大師、鑒定專家開展“工藝介紹、藝術論壇、藏品鑒賞、免費鑒定”等活動,開創(chuàng)了展覽、銷售、鑒定、交流于一體的博物館經營模式。
該館現(xiàn)已簽約的知名工藝美術大師有王樹文、袁長軍、張同祿、吳元全、黃云鵬、李春珂、熊建軍、熊鋼如等大師,這些大師有的是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傳承人,有的是某藝術領域的頂尖翹楚,其作品價值不菲,并被國內外博物館收藏。場館還匯集了國內資深的藝術品鑒定專家,如葉佩蘭、徐乃湘、張鐵成、汪桂英、黃水泉、齊吉祥、杜耀西、崔學諳等,為各界藏友提供專業(yè)權威的鑒定服務,每月定期舉辦免費的藝術品鑒定活動。
該館的另一大特色是在古代金銀器藝術品復原、古陶瓷藝術復原及玉文化傳播,參觀者在這里將能看到一些失傳的手工絕技和一些消失的國寶重現(xiàn)人間。該館創(chuàng)辦者、東方典藏國際收藏品有限公司董事長孫松林先生表示:“中國作為世界文明大國,為后人留下了無數(shù)件璀璨的藝術珍品,但隨著歷史的變遷,難以數(shù)計的文物在傳承中遭到損壞,傳統(tǒng)工藝瀕臨失傳,有的已經失傳,本館將與文物界、各大博物館、文物修復單位及各界工藝大師緊密合作,對祖先流傳下的文化遺產,深入學習、研究,走‘保護、傳承、發(fā)揚、推廣’為一體的文化復興之路,開拓出‘文化遺產保護’與‘文化產業(yè)發(fā)展’相結合的新發(fā)展模式?!?/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