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琴大學畢業(yè)后,一時找不到工作,就去一個小山村做了支教老師。這里是大山的腹地,常年干旱,水貴如油,雖是山區(qū),可是山風只在山尖上呼嘯,大山環(huán)抱的村子里卻是燥熱難耐,所以到了夏季尤其難熬,批改作業(yè)時,小琴的汗水像小溪一樣蜿蜒而下,滴到了學生的本子上,模糊了一個個稚嫩的數(shù)字和生詞。她用手狠狠一抹,粉
筆灰沾了滿臉,像戲臺上的小丑,孩子們都無聲地笑了,隨即又變得沉默。隨后的一段時間,小琴發(fā)現(xiàn)有幾
個大點的孩子總是遲到,并且手上臉上還有一些劃痕。問他們干什么了,一個個支支吾吾,不肯說出原因,但都保證今后不再遲到了,小琴以為他們是貪玩也沒有深究。
一個悶熱的星期一,小琴早早地來上課,發(fā)現(xiàn)孩子們早都到齊了,在教室外等著,而且個個臉上帶著難掩的興
奮。被孩子們簇擁著走進教室,小琴發(fā)現(xiàn)講臺上放著一個嶄新的紙箱,在孩子們熱切的目光中她打開紙箱,竟然是一臺嶄新的電扇。扇葉像一片片花瓣閃著柔和的光澤,照得小琴眼睛一陣陣發(fā)酸。原來孩子們看到老師熱得難受,就想讓老師涼快些,有一個孩子聽說過有一種叫電扇的東西,能吹出習習涼風,鎮(zhèn)子里就有賣的。于是孩子們就利用課余時間到山上挖草藥,攢了很多天賣了幾十塊錢,托出山的大人從百里之外的鎮(zhèn)子上買來一臺。
孩子們七手八腳將電扇從紙箱里拿出來,對準小琴,快樂地喊,老師,快讓它吹出風來啊。有心急的用手去撥
弄扇葉,可是扇葉只轉了幾圈就停下了,一絲風也沒有。孩子們都疑惑地圍著電扇查看原因,像一群抓耳撓腮的小猴。小琴一開始被孩子們的滑稽樣兒逗笑了,可笑著笑著就哭起來。因為,這個村子至今還沒有通上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