暴力拆解數(shù)碼產(chǎn)品的比較多見,可是,你見過暴力測試登山鞋的嗎?
近日,運動狂人小羅買了一雙鞋,回去后做的第一件事是拿了一杯水倒在鞋子上面,測試鞋子的防水性。他說玩戶外就要了解自己裝備的性能,看天穿鞋。他的意思是在戶外,各種情況都有可能遇到,在出門之前需要充分了解自己各種裝備的性能,以決定面對什么環(huán)境、何種天氣,來使用什么級別的裝備。
這思路不錯,既然戶外氣候不可測,那就把功課做在前面吧。
測試產(chǎn)品一:凱瑞摩登山鞋
體驗者:“那片胡楊”,男,29歲,5年戶外活動經(jīng)驗
被小羅的專業(yè)精神所影響,同是戶外運動愛好者的“那片胡楊”,在買了一款凱瑞摩的登山鞋后,也做了一次暴力測試,主要檢測鞋子的結(jié)構(gòu)、材料以及它的防水、透氣性能如何。
戶外鞋的防水性其實與使用什么面料關(guān)系不大,更主要的是看襯里的材料和結(jié)構(gòu)以及制作工藝,即使面料濕透了,鞋子里面也還是能保持干燥,同時還要透氣排汗。
一般面料上都會做一些防潑水的處理,但是防潑水和防水是有區(qū)別的。簡單地說防潑水是水灑上去會成水珠滾下,防水是長時間承受水壓也不會透濕。
測試過程:
1.防水測試:
測試用鞋采用了襪套結(jié)構(gòu),襯里使用了GE旗下eVent防水透氣纖維織物。eVent織物的特點就是能保證絕對防水的前提下,保證非常好的透氣性。不看鞋子的外部材質(zhì),只看襪套的防水性能,把襪套置于水龍頭下沖水十分鐘……
結(jié)論:鞋子里面還是干爽如初,一點沒有透濕,拿一張紙巾到鞋子里去各處都按一下,沒有一點水分。
2.透氣性測試:
測試面料的透氣性,借鑒國外的某評測團隊的做法,直接把產(chǎn)品上拆下來的一部分做測試。把襪套的外面(和鞋子的面料接觸的一面)貼緊在一塊玻璃的下方,用一杯溫水(不是開水,腳部發(fā)熱出汗,溫度不會那么高)頂在襪套的內(nèi)面(和腳——襪子接觸的一面),稍停數(shù)秒……
結(jié)論:玻璃下面已經(jīng)有水珠凝結(jié),是從杯中透出的水汽遇到冷玻璃形成的。水汽越來越多……幾十秒的時間,已經(jīng)透出了大量的水蒸氣。
其實要做到防水很容易,普通的塑料紙都可以做到,但是塑料紙不透氣,被塑料紙包裹住的感覺就是很悶,運動后出了汗,汗氣迅速變成汗水,濕濕黏黏的非常難受,并且這種濕熱的環(huán)境容易滋生細菌,大量繁殖的細菌導致腳臭的發(fā)生……
要做到透氣也很容易,普通的織物透氣性都很好,網(wǎng)眼越大透氣性越好,天然皮革本身有一定的透氣性,要增加透氣性還可以打孔,但是這種透氣性好,必然導致漏水,在雨水中或者濕地上行走會導致外面的水進入鞋子里,長時間的浸泡讓雙腳非常難受。
然而要做到既防水又透氣,就是科技含量非常高的事情了。世界上也不過只有兩三家公司能做得到。
體驗者說:
市場上非常多的戶外鞋,價格很低,無論如何是使用不到這么高科技的材料的,如果不去涉水,不去面對極限天氣,應付日常的活動還是沒有問題的。
不過對于愛出腳汗、活動量較大的人來說,選擇一雙使用高性能防水透氣材料的戶外鞋還是很有必要的。
除了防水透氣性,高品質(zhì)的戶外鞋,在選材用料上也比一般的低檔鞋要精良得多,就拿鞋的中底來說,我鋸開的這一雙,中底就使用了比Vibram大底更加堅硬的復合材質(zhì),防止在戶外活動中被尖銳物體刺穿鞋底傷害到雙腳,后部的密閉氣室起到緩沖減震的作用。
測試產(chǎn)品二——Scarpa Hekla登山鞋
體驗者:曉伊,女,33歲,7年戶外經(jīng)驗
2005年開始接觸戶外,如今,7年過去了,穿過的登山鞋不下六雙。其中有一雙穿了三年,算是歷史悠久的。其實那雙鞋的防水性能至今完好,只是橡膠部分有多處開裂,皮面也有多處劃傷。登山鞋又該升級了……
在做了足夠多的功課后,終于決定入手Scarpa Hekla登山鞋,和往常一樣,買回家的第一天我就做了一次防水測試,對于戶外鞋來說,這一環(huán)節(jié)必不可少。
測試過程:
當晚將兩只鞋內(nèi)灌了水,水位到GTX線下約1厘米。
結(jié)論:第二天早晨起床查看:兩只鞋子外部干燥,無滲水痕跡。第一步的防水測試成功,驗證了Scarpa的品質(zhì),下面就看登山過程中鞋子的表現(xiàn)吧!
體驗者說:
防水性能測試完畢,三天后摸了下,鞋子內(nèi)側(cè)的殘留水分已經(jīng)陰干了,這周就可以去山里轉(zhuǎn)圈兒試下腳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