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影響樓市十大政策NO1——新國八條出臺
國務院常務會議確定八項調控樓市的政策措施:一是各地一季度要公布房價控制目標,二是增加公共租賃住房供應,三是住房不足5年轉手,按銷售款全額征稅,四是二套房首付款比例提至60%,五是土地兩年不開工要收回使用權,六是暫停省會城市居民購第三套房,七是未完成調控目標政府將被問責。八是散布虛假消息要追責。
2011年1月26日,國務院辦公廳發(fā)布《國務院辦公廳關于進一步做好房地產市場調控工作的有關問題的通知》,要求將第二套房的房貸首付從原來的不低于50%改為不低于60%。同時要求各直轄市、計劃單列市、省會城市和房價過高、上漲過快的城市,在一定時期內,要從嚴制定和執(zhí)行住旁限購措施
2011影響樓市十大政策NO2——新南限購令出臺
2011年1月21日,濟南出臺“限購令”。市內五區(qū)及長清區(qū)、高新區(qū)以家庭為單位只能購—套新建商品房。截至2月22日晚,全國已有北京、上海、天津、濟南、青島、南京、成都、南寧、太原、貴陽、哈爾濱、石家莊、武漢等16個城市出臺了“限購令”。2011年12月初,住建部知會地方政府,對于限購政策將于2011年年底到期的城市,地方政府需要在到期后對限購政策進行延續(xù)。
2011影響樓市十大政策NO3——一房一價執(zhí)行
3月16日,國家發(fā)展改革委發(fā)布《商品房銷售明碼標價規(guī)定》,專門對商品房銷售的明碼標價問題作出規(guī)定,要求:商品房銷售要實行一套一標價,并明確公示代收代辦收費和物業(yè)服務收費,商品房經營者不得在標價之外加收任何未標明的費用。對違反明碼標價規(guī)定未執(zhí)行“一房一價”的房地產開發(fā)企業(yè),將處以每套房5000元罰款。構成價格欺詐的,將沒收違法所得,并處違法所得5倍以下罰款;沒有違法所得,處5萬元以上50萬元以下罰款。
2011影響樓市十大政策NO4——房產稅式點
2011年1月27日,上海、重慶推行房產稅試點。其中重慶房產稅征收方案五大要點為:其中征稅對象是獨棟別墅和高檔公寓,以及在渝的三無人員(無工作、無戶口、無投資)購買的第二套房。個人新購高檔住房征稅稅率為0.5%起。而從10月1日起重慶對主城區(qū)內符合要求的存量獨棟商品住宅征收個人住房房產稅。重慶因此成為國內首個對存量住房開征個人住房房產稅的城市。
2011影響樓市十大政策NO5——央行貨幣政策
2011年2月9日,中國人民銀行決定,上調人民幣存貸款利率0.25個百分點,上調個人住房公積金貸款利率,五年期以上調至4.5%。2011年12月5日起下調金融機構人民幣存貸款基準利率0.5個百分點。這是自2008年12月以來首次下調。對此,業(yè)內人士普遍認為,下調存款準備金率是從整個宏觀經濟的需求出發(fā),緩解當前貨幣市場資金偏緊的舉措。這種微調并不是針對房地產行業(yè),更不意味著房地產宏觀調控政策放松,也難以改變房價下降的趨勢。
2011影響樓市十大政治NO6——保障房建設
201 1年1000萬套保障房建設成為國家建設重點,受到社會廣泛的關注。2011年10月25日,住建部部長姜偉新表示,今年開工建設城鎮(zhèn)保障性住房和棚戶區(qū)改造住房1000萬套的目標,截至9月底,已開工986萬套,占年度計劃的98%,預計11月底前可全部開工。下一步將從實際出發(fā)安排保障性住房建設年度計劃,完善保障性住房公平分配和運行管理機制等。
2011影響樓市十大政策NO7——房價控制目標
3月29日,北京市人民政府公布了201 1年度新建住房價格控制目標。目標顯示,北京市2011年新建普通住房價格與2010年相比要穩(wěn)中有降,同時要加大住房保障力度,廉租住房應保盡保,公共租賃住房保障能力明顯提高,并要求各地區(qū)、各部門和各單位要認真貫徹落實國務院和本市各項房地產市場調控措施,實現調控目標。
2011影響樓市十大政策NO8——中央經濟工作會議
12月12日-14日,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出,要堅持房地產調控政策不動搖,促進房價合理回歸,加快普通商品住房建設,擴大有效供給,促進房地產市場健康發(fā)展。這對于期待放松樓市調控拉動經濟上漲的部分開發(fā)商和地方政府,很可能會重新認識市場,明顯下調價格的現象將更加普遍,樓市已經徹底入冬。
2011影響樓市十大政策NO9——利率
從20%到30%,隨著房貸首付比例不斷提高,在房價飆升的歲月里,在很多人眼中,房子已經成為奢侈品,可望而不可及。按揭貸款是很多購房者的最后希望,但是貸款利率取消7折優(yōu)惠,同時上浮10%—50%,這無疑是雪上加霜,讓那些辛辛苦苦湊足首付的剛需們望房興嘆。
回顧2011年,雖然對房地產信貸政策的調控主要集中在以二套房為主的投資、投機性需求上,但不少商業(yè)銀行對于首套房貸的收緊也在悄悄進行。在眾多一線城市,先是首套房貸利率優(yōu)惠從7折調至8.5折,后來干脆直接取消了首套房貸利率優(yōu)惠政策。天津大多數銀行首套房貸款利率上浮20%,部分股份制銀行甚至上浮50%。
業(yè)內人士指出,2011年央行曾連續(xù)調整存款準備金率,最高時達到了21.5%的高位,各銀行貸款額度明顯趨緊,為了能夠以有限的信貸額度保持相當的利潤率,于是選擇了提高房貸門檻。在房價降了不少的年底,大量的剛需消費者仍在大呼,這房依舊買不起。
2011影響樓市十大政策NO10——婚姻法新解釋
房子與愛情,就是這么矛盾。8月13日,新《婚姻法》頒布執(zhí)行,這當真不能算是針對地產市場的調控,但卻在地產圈引起了軒然大波,尤其是男人、女人,還有丈母娘群體間的論辯更是引人關注。
“誰首付,離婚后房子歸誰”、“婚后父母給買的房子,另一方無權分割”……新婚姻法的“新解釋”給舊婚姻觀女性當頭棒喝,促使其由依賴性向獨立性轉變,奮斗才能享受,房子和愛情已“兩權分立”,久違的真愛時代或將到來。
但說來說去似乎依然和地產市場沒什么關系,如果非要說有,那么,改變的則是越來越多的女性更加要求獨立,會擁有自己的住房或在結婚時要求在房產證上寫上雙方的名字。此前,有觀點戲稱,是“丈母娘”們推高了中國的房價。今后,女方的父母很可能愿意拿出更多的資金為女兒置辦一所名下的房子,或在女兒結婚前就把房子過戶到女兒名下。不管怎么說,新婚姻法還是讓樓市上演了一出與房子有關的愛情悲喜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