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下,秉承“德育為先”理念,學校、家庭、社會、網(wǎng)絡“四位一體”的各方主體正在全力營造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的濃厚氛圍。那么,孩子們對學校、家庭和社會各方面的關愛和教育有何反應呢?如何按照孩子的口味去調配思想道德教育這道“心靈雞湯”?日前,北京市社情民意調查中心對全市1057名6~18歲未成年人開展調查,以期了解未成年人的口味和評價,并為這道德育大餐提出了五個“配方”建議。
學校方面:未成年人對德育教育較有興趣,喜歡任課老師
學校烹飪的“心靈雞湯”,低年級學生更愛喝
學校在“四位一體”的思想道德教育網(wǎng)絡中發(fā)揮著龍頭作用。總的來看,58.3%的學生比較愛喝學校思想道德教育這道“心靈雞湯”(見圖1)。其中,小學生對學校思想道德教育的興趣最高(72.7%),而只有51.5%的初中生和39.1%的高中生對此感興趣。
通過向48位對此不感興趣的學生詢問得知,內容不生動和形式局限于書本是他們對學校思想道德教育不感興趣的主要原因(見圖2)。對學校德育不感興趣的學生以初中生和高中生為主,占六成以上。
配方一:和真實菜肴一樣,要使學校思想道德教育的“心靈雞湯”更受歡迎,秘方仍在“賣相”和“品質”兩方面:即內容要生動、形式需活潑,尤其是針對初中生和高中生這兩類更為挑剔的“食客”而言。如果條件允許,可以多開展體驗活動和實踐活動,強調知行合一,讓學生在實踐體驗中接受印象深刻的教育。
任課老師得到多數(shù)學生的喜愛
老師作為烹調學校思想道德“心靈雞湯”的“營養(yǎng)師”,可謂責任重大。調查表明,九成學生喜歡任課老師。48.2%的被訪學生喜歡全部任課老師,42.9%喜歡多數(shù)任課老師,8.6%只喜歡其中少數(shù),0.3%表示所有任課老師都不喜歡。
與初中生和高中生相比,小學生不僅更加喜歡學校思想道德教育的“心靈雞湯”,也更加喜歡自己的“營養(yǎng)師”。在小學1~3年級學生中,喜歡全部任課老師的學生占67.7%,是初中生、高中生的兩倍。
與此同時,調查顯示,15.2%的學生認為老師的日常行為舉止對自己的影響很大,32.0%的學生認為影響較大,22.7%的學生覺得影響一般,12.6%的學生認為影響不大,17.5%的學生認為沒有影響。
配方二:進一步發(fā)揮老師對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的引導作用。老師要把言教和身教結合起來,以愛感化學生,多與學生進行思想交流,使學生感受到所學道德準則的可信,從而愿意積極實踐。
家庭方面:家長對孩子的身心健康、思想品質等方面了解不足
家長與孩子的溝通是家庭教育中必不可少的環(huán)節(jié)。然而,調查發(fā)現(xiàn),家長與孩子并未實現(xiàn)“全方位溝通”,而是側重于學習方面。未成年人表示,家長就學習方面與之溝通最多(占50.7%),生活方面的溝通較少(占19.2%),而對孩子的身心健康、思想品質和興趣愛好等方面的溝通更少(均不足10%)。
配方三:家長對未成年人在心理健康、思想品質等方面的交流應加強。學校和老師要將孩子的動態(tài)及時反饋給家長。社會也可以多宣傳“家長學?!钡膬?yōu)秀成果和經(jīng)驗,給家庭教育更多的支持和引導。
社會方面:學校周邊擺攤商販時有,不良青少年和小混混偶現(xiàn)
教育部2011年下發(fā)文件,要求學校周邊200米內不得開設網(wǎng)吧、歌舞廳等娛樂場所。從學生的反饋來看,學校周邊娛樂場所不多,但擺攤商販密集,不良青少年和小混混偶爾出現(xiàn),影響了學校周邊的環(huán)境秩序和學生的身心健康。56.3%的被訪學生表示學校周邊有擺攤商販,22.2%反映有不良青少年和小混混,15.5%反映有網(wǎng)吧,7.9%反映有游戲廳,6.1%反映有歌舞廳。
初中、高中學校周邊環(huán)境秩序問題比小學更突出。三成以上的初、高中生反映學校周邊有不良青少年和小混混,該比例是小學生的4倍;兩成以上的初、高中生反映學校周邊有網(wǎng)吧,該比例是小學生的3倍。
配方四:以中學附近為重點,繼續(xù)整治校園周邊環(huán)境。除了清理校園周邊網(wǎng)吧等娛樂場所外,對流動商販、街邊小混混等也要加強管理和整治,讓未成年人“吃得放心、用得舒心、出門放心”。
網(wǎng)絡方面:近七成學生上網(wǎng),網(wǎng)絡的影響不可小視
網(wǎng)絡作為開放的虛擬社區(qū),吸引著越來越多的未成年人。調查顯示,三分之二的被訪學生平時會上網(wǎng)。其中,小學1~3年級學生上網(wǎng)的比例為32.3%,小學4~6年級的學生上網(wǎng)的占61.3%,初中生上網(wǎng)的占77.6%,高中學生上網(wǎng)的占85.1%。從較高的上網(wǎng)比例看出,凈化網(wǎng)絡環(huán)境,以便未成年人獲取科學、正確的信息,是未成年人德育工作的重要內容。
未成年人自身:價值觀正面積極,崇拜偶像現(xiàn)象突出
怎樣算優(yōu)秀學生?——“成績好不如思想好”
如何界定優(yōu)秀學生,集中反映了未成年人當前的價值觀,調查顯示,未成年人認為,德才相比、以德為先。其中,誠實守信是第一標準,孝敬長輩是第二標準,而成績優(yōu)異排第三(見圖3)。另外,文明禮貌、愛國忠誠、勤勞節(jié)儉也是其他幾項比較重要的標準。
明星是未成年人主要的崇拜對象
通過了解未成年人的偶像類型,調查發(fā)現(xiàn)兩個問題:一是被訪學生崇拜明星的現(xiàn)象比較突出,31.0%的被訪學生最崇拜明星,該比例幾乎等于選擇其他各類人物的比例之和;二是部分學生精神偶像缺失,33.0%的被訪學生回答他們沒有偶像(見圖4)。
配方五:樹立和廣泛宣傳青少年模范典型。目前社會推出的模范典型多數(shù)是未成年人的長輩,其事跡、身份讓未成年人感覺遙遠,很難吸引其去學習和模仿。建議廣泛搜集各地小英雄、小模范和優(yōu)秀學生的事跡,讓未成年人的同齡人去觸其心靈,并以學校為主要陣地,加大對青少年模范的宣傳力度,真正發(fā)揮“見賢思齊”的作用。
(作者單位:北京市社情民意調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