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題】
閱讀下面材料,按要求寫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土法做豆腐,一般需經(jīng)過泡黃豆、磨豆?jié){、燒豆?jié){、分離豆腐渣和豆?jié){、點鹵水、壓制成型等復雜工序。而現(xiàn)代多功能豆腐機,從大豆原料進機到出成品僅需25分鐘,并且一臺設備只需一人操作,省時省工省力,輕松便捷。但很多人說,豆腐機制成的豆腐沒有土法制作的好吃。
山野間自由放養(yǎng)的土雞,吃的是五谷雜糧、蟲子、青菜、牧草、樹葉……飲的是山泉水,雖然長大需要六七個月甚至十多個月,但是營養(yǎng)豐富,肉質鮮美,口感純正。飼養(yǎng)廠里的肉雞,喂的是飼料、添加劑,一般兩三個月即可出售,但味道一般,營養(yǎng)也差很多。
古人成才,多經(jīng)歷很長時間的勤奮苦讀;而今,出一本書,演一部電影,唱一首歌,甚至一次隱私的暴露,一次畸形個性的張揚,就可能迅速“出名”。
要求:選準角度,明確立意,自選文體,自擬標題;不要脫離材料內容及含意的范圍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襲。
【構思導引】
三則材料共同的主旨是:任何事情都沒有捷徑,都不能輕易成功。據(jù)此,聯(lián)系現(xiàn)實生活,找出相關的典型事件進行分析論證??梢杂洈⒛骋幻说某砷L經(jīng)歷,告訴人們“成功沒有捷徑”,只能靠長時間的努力,也可以表達自己對走“捷徑”的看法和感受。
除此之外,可發(fā)散思維,從以下角度構思為文:
1.“快與慢”:現(xiàn)代人,步履匆匆,心態(tài)浮躁。隨著生活節(jié)奏大大加快,很少有人能放慢步伐。其實,現(xiàn)在的人們更應該以平和寧靜的心態(tài)面對社會,面對生活,放慢節(jié)奏。做事慢一點兒沒關系,反而會把事情做得更好更精更美!
2.“厚積薄發(fā)”:做任何事情,都應該充分積累;只有準備充分,才能做好每一件事情。要知道“板凳要坐十年冷,文章不寫一句空”,“厚積”才能“薄發(fā)”!
3.“人生需要多歷練”:人生有許多挫折,不會一帆風順,應該多磨煉自己。沒有經(jīng)過歷練的人,就像溫室里的小樹,是不會成為棟梁的。
4.“出名”:著名作家張愛玲說:“出名要趁早?!庇谑牵芏嗳藶榱恕俺雒?,便不擇手段。但是,“出名”并非“成才”,以不正當?shù)姆绞健俺雒钡娜诉t早會被淘汰,被湮沒在時間的煙塵中。
5.“成功路上沒有捷徑”:“不經(jīng)歷風雨,怎能見彩虹,沒有人能隨隨便便成功。”確實,成功路上沒有捷徑。沒有艱苦的努力,沒有辛勤的付出,就不會有成功的回報。
【佳作示范】
成功無捷徑
峽江中學 郭 州
鳥兒要想飛得更高,必須練就堅強有力的翅膀;樹木要想長得茂盛,必須擁有發(fā)達的根系;人要想成就事業(yè),必須努力奮斗。因為,成功的道路上沒有捷徑。
2012年2月27日,中國建筑大師王澍榮獲2012年建筑界的“諾貝爾獎”——普利茲建筑獎,從此,世界建筑史上有了中國人的一席之地。1981年王澍大學畢業(yè)前夕,老師曾叮囑他:“切忌急功近利,要守得住寂寞,多思索,多體驗,厚積薄發(fā)。”畢業(yè)后整整10年,他沒有參與任何一座建筑的設計,也放棄了許多唾手可得的賺錢機會,一直扎根于建筑文化的吸收和建筑藝術的探究中。10年后,隨著“瓦園”的問世,王澍一發(fā)不可收,接連設計出了蘇州大學文正學院圖書館、中國美術學院象山校區(qū)、寧波歷史博物館等諸多堪稱經(jīng)典的建筑。
王澍用10年的時間積蓄,換來了一座座頂級建筑的問世。如果大學畢業(yè)后他就急著投入到建筑設計中去,他設計的作品會很多,但就不會彰顯出如此豐厚的文化底蘊。王澍的成功,是十年如一日堅持不懈努力積累的結果。10年來,他一直恪守自己的建筑理念,默默堅持。他的經(jīng)歷證明:成功沒有捷徑,唯有腳踏實地,點滴積累。
春秋時期,越王勾踐臥薪嘗膽,用20年的時間積聚力量,最終消滅了吳國。著名醫(yī)學家李時珍,游歷天下,遍嘗百草,前后用了30年時間才完成《本草綱目》這一藥學經(jīng)典。無數(shù)事例告訴我們:成功沒有捷徑,厚積才能薄發(fā)。
當今社會,許多人都在尋找捷徑,以致好高騖遠,內心浮躁。其實,沒有成功的“速成法”。唯有腳踏實地,不斷積累,不斷付出,才會成功。藝術家們常說:“臺上一分鐘,臺下十年功。”的確如此?。?/p>
荀子曾說:“騏驥一躍,不能十步;駑馬十駕,功在不舍?!敝挥胁粩鄨猿?,不斷積累,才能到達成功的彼岸。
【點 評】
本文中心明確,內容充實。開頭用排比句引出中心觀點,接著重點運用建筑學家王澍這一典型事例進行論證;略用越王勾踐、李時珍的事例,論證詳略得當,張弛有度,很有說服力。結尾提出只有不斷堅持和積累,方能成功,照應開頭,點明主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