懷抱月琴,手挑皮影,在幕后的燈影里用柔情的碗碗腔將人生的苦樂滄桑細(xì)細(xì)地吟唱。
剃著光頭,抽袋旱煙,吃碗黏面,唱聲老腔,這是他們唯一的享受,身份的卑微,生活的窘迫,觀眾的流失,時代的冷落,使傳承千百年的華縣皮影無可奈何地走向沒落。
原汁原味的皮影,土生土長的藝人,曾經(jīng)走出國門,也招來了老外,透過皮影,尋覓東方文化,感受歷史滄桑。然而曲終人散,睜開眼回到家,還得穿起布鞋,光起脊梁,重回人間。
千年輝煌終究曲終人散,百年人生無奈后繼無人。
今天,清貧的藝人鐘情地守望著最后的華縣皮影,越發(fā)孤獨(dú),越發(fā)悲愴。
在師兄的墳前,一位老藝人懷抱月琴,在清明的細(xì)雨里聲淚俱下,這兩行淚水既為同行,亦為自己,更為皮影。他一生為別人送葬,演出皮影劇目不計(jì)其數(shù),今天,在后繼無人的凄涼中,卻只能為自己錄制一盤自演的皮影光碟,讓兒孫們在他走時為他送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