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界發(fā)生的熔化與凝固現象實在是太常見了:河水結冰、冰川消融……下面,我們通過實驗“探究冰、石蠟的熔化特點”來闡述一下如何科學合理地運用圖像法來研究物理問題.
探究過程:設計如圖1裝置
在圖1甲試管中放入碎冰,并在碎冰中插入溫度計,利用空氣對冰進行加熱,每隔0.5min記錄一下溫度計的示數,同時注意觀察試管中冰的狀態(tài)變化,直到冰塊全部熔化后2min為止.
在圖1乙試管中放入碎石蠟,并在碎石蠟中插入溫度計,利用水浴法對石蠟均勻加熱,每隔0.5min記錄一下溫度計的示數,同時注意觀察試管中石蠟的狀態(tài)變化,直到石蠟全部熔化后2min為止.
將實驗收集的數據記錄在表格中:
(下表為筆者收集的實驗數據)
對實驗數據進行整理和分析,可以總結出冰和石蠟在熔化前、熔化過程中和熔化后三個階段的溫度特點和狀態(tài)特點:
冰在整個實驗過程中不斷吸熱,熔化前溫度上升,呈固態(tài);熔化過程中溫度不變,呈固液共存態(tài);熔化結束后溫度不斷上升,呈液態(tài).
石蠟在整個實驗過程中不斷吸熱,熔化前溫度上升,呈固態(tài);熔化過程中溫度上升,由固態(tài)逐漸變軟、變粘稠、能流淌;熔化結束后溫度上升,呈液態(tài).
為了更直觀地表示并研究溫度隨時間變化的規(guī)律,我們采用圖像法.首先要畫出方格紙,一般用縱軸表示溫度,橫軸表示時間,根據表中數據在方格紙上描點,然后將這些點用平滑曲線連接,便得到了冰和石蠟熔化時溫度隨時間變化的圖像,如圖2.(同理我們也能得到凝固圖)
通過對比表格和圖像,我們發(fā)現,應用圖像法對實驗數據進行處理后,能更直觀地體現規(guī)律,有助于對熔化和凝固知識的理解與掌握.
根據圖像可以看出冰有固定的熔化溫度——熔點,且在熔化過程中溫度保持不變.而石蠟沒有固定的熔化溫度,且在整個過程中溫度一直上升.因此,我們根據實驗中出現的差異,將類似于冰一樣的有固定熔化溫度的固體稱為晶體,將類似于石蠟一樣的沒有固定熔化溫度的固體稱為非晶體.
那么,如何理解圖像的物理含義呢?
圖3是晶體的熔化圖像,圖像中各線段所表示的過程及物理意義為:
AB段表示固態(tài)晶體的吸熱升溫過程.
BC段表示晶體的熔化過程,該過程中,晶體不斷吸熱,但溫度保持不變,BC段對應的溫度值就是該晶體的熔點,BC段對應的時間即為熔化時間.
CD段表示晶體的液態(tài)吸熱升溫過程.
B點表示該晶體溫度剛上升到熔點,將要熔化還未熔化的瞬間,此時仍處于固態(tài).
C點表示該晶體剛熔化結束,將要升溫還未升溫的瞬間,此時全部為液態(tài).
圖4為非晶體的熔化圖像,通過圖像能快速發(fā)現非晶體的熔化特點:吸熱、不斷升溫、沒有固定的熔化溫度.
同理我們也能解釋晶體和非晶體的液態(tài)凝固圖像的物理意義.
圖5為晶體的液態(tài)凝固圖像,圖像中各線段所表示的過程及物理意義為:
DE段表示晶體的液態(tài)放熱降溫過程.
EF段表示晶體的液態(tài)凝固過程,該過程中,物質繼續(xù)放熱,但溫度保持不變,EF段對應的溫度值就是該晶體的凝固點,EF段對應的時間即為凝固時間.
FG段表示固態(tài)晶體放熱降溫過程.
E點表示該晶體的液態(tài)溫度剛下降到凝固點,將要凝固還未凝固的瞬間,此時仍處于液態(tài).
F點表示該晶體剛凝固結束,將要降溫還未降溫的瞬間,此時全部為固態(tài).
通過圖6也能快速發(fā)現非晶體的液態(tài)凝固特點:放熱、不斷降溫、沒有固定的凝固溫度.
請同學們根據圖7回答:
(1)反應晶體熔化、凝固時溫度變化規(guī)律的是圖 .
(2)圖線中線段 表示晶體在熔化過程中,圖線中線段 表示晶體在凝固過程中.
(3)把A和C兩種物質混合在一起(假設它們不會發(fā)生化學變化),在溫度升高過程中, 將先熔化,在溫度降低過程中, 先凝固.
解析 (1)A中FG段溫度保持不變,C中LM段溫度保持不變,所以A、C是晶體.B、D溫度在整個過程不斷變化,所以是非晶體.故答案為A、C.
(2)A中溫度隨時間有上升的趨勢,所以A為晶體的熔化圖像,FG段溫度保持不變,所以FG表示晶體的熔化過程.C中溫度隨時間有下降的趨勢,所以C為晶體液態(tài)時的凝固圖像,LM段溫度保持不變,所以LM為晶體液態(tài)時的凝固過程.故答案為FG;LM.
(3)由圖知:A的熔點(或凝固點)為80℃,C的熔點(或凝固點)為30℃.所以在溫度升高時,先達到C的熔點,所以C先熔化,在溫度降低時A先凝固.故答案為C;A.
說明 晶體熔化需要同時具備兩個條件:一是溫度要達到熔點;二是能繼續(xù)吸熱.同理,液體凝固成晶體的條件是:溫度下降到凝固點并能繼續(xù)放熱.
在熔點或凝固點時的晶體可能是固態(tài),可能是液態(tài),還可能是固液共存態(tài).如圖8中,B點是固態(tài),C點是液態(tài),BC之間的任一點都是固液共存態(tài).因此,我們可以通過測量晶體呈固液共存態(tài)時的溫度來知道它的熔點和凝固點,并能發(fā)現同種晶體熔點和凝固點是相同的.
溫度處于熔點的物質是發(fā)生熔化還是凝固以及是否發(fā)生物態(tài)變化都是不確定的,這要看物質達到熔點后是吸熱還是放熱以及是否能吸放熱.只有對實際情景進行具體分析,才能做出具體的判斷,切不可想當然得出結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