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馬爾清真寺華麗的金色圓頂,正與它下方的水上村落,形成了鮮明的對照。
文萊的正式國名是:文萊達魯薩蘭,意思是永遠和平。這個國土被馬來西亞一分為二的東南亞小國,對于我們來說遙遠而神秘。金碧輝煌的清真寺、洋洋灑灑的水上屋成就了這個神秘國度的首都,斯里巴加灣。當然,還有少不了的文萊偶像吳尊。
別人在陸地上飆車,水上村落的人在河里飆船。錯船時,濺起巨大的水花。乘風破浪,十分刺激。
清真寺的噴泉邊閑坐的當?shù)貗D女,從穿著打扮到妝容都別具文萊風情。
位于市中心的奧馬爾清真寺,堪稱文萊建筑的杰作。無論在城市的哪個方向,都能看到奧馬爾清真寺的金色尖頂。
幾個穿著花枝招展的長袍、帶著花花綠綠頭巾的婦女,一路閑聊著魚貫走下碼頭,登上一條船,然后馬達轟鳴,飛馳而去。
文萊婦女的頭巾色彩十分豐富,戴起來很優(yōu)雅的樣子, 平添了些許嫵媚。
和世界其他地方一樣,這里的孩子也擁有最純真的笑容。
無論貧窮還是富有,水上村落的每家每戶,‘院落’中都開滿鮮花。
文萊王子的老家
如果不是吳尊,可能國人對文萊的了解會更少。甚至很多人在吳尊之前,根本就不知道文萊。聽說我要去文萊,年輕的追星族們的第一反應通常是,你要去吳尊老家啦?對我們來說,吳尊是典型的高富帥代表。高帥自不必說,在文萊國內(nèi)有酒店、健身房等產(chǎn)業(yè)的吳尊,亦算得上是富有的代表。但其實,在文萊,吳尊大約只能算得上中產(chǎn)階級。自從發(fā)現(xiàn)了石油和天然氣后,文萊一躍成為東南亞最富有的國家,國王的資產(chǎn)更是排名世界前列。當?shù)鼐用瘢S便擁有一兩棟家產(chǎn)、兩三輛私家車,是極其常見的事。
文萊首都斯里巴加灣,吳尊的老家,其實是個很小的地方。從機場出來,出租車載著我們很快進入城區(qū)。這是一座典型的熱帶城市,街道兩邊開著鮮花,種滿高大的棕櫚樹。街上,除了一座座宣禮塔聳立的清真寺外,高樓大廈并不少見。
我們的酒店就在市中心,距離文萊河畔的碼頭,也只需要幾分鐘。斯里巴加灣的街頭,出乎意料地安靜,完全不是我們想象中東南亞首富應該有的那種熱鬧。除了高大的清真寺外,幾乎看不到更多的奢華建筑,熱鬧的商街也少見。路上行人不多,偶爾有一兩個帶著漂亮穆斯林頭巾的婦女走過,公車跟出租車都很少見。也難怪,戶均兩輛私家車,汽油價格不到2元人民幣,除了游客,誰還會想要去坐公車呢。斯里巴加灣僅有一家大型的綜合購物中心,就位于文萊河碼頭旁。附近也有一些賣各種工藝品和紀念品的小店。我特別喜歡文萊伊斯蘭婦女戴的頭巾,不像有些穆斯林國家婦女的頭巾那般突兀,文萊婦女的頭巾色彩十分豐富,戴起來很優(yōu)雅的樣子,平添了些許嫵媚。
在斯里巴加灣,最漂亮的建筑當然是清真寺。位于市中心的奧馬爾清真寺,堪稱文萊建筑的杰作。無論在城市的哪個方向,都能看到奧馬爾清真寺的金色尖頂。無論陰晴,碩大的金頂都閃爍著財富的光輝。據(jù)說,這座清真寺由意大利設計師設計,用盡了諸如意大利的大理石、中國的御影石、英國的玻璃、沙特的地毯等等珍品。清真寺前的小湖中,停泊著16世紀文萊皇家的御用船只,充滿典型的馬來風情。夜晚的清真寺則是更加耀眼。在一片黑暗中,射燈將清真寺打造得流光溢彩。小湖中,映出清真寺金碧輝煌的倒影。黑夜果然是個好東西,它給了我們一雙黑色的眼睛,讓我們尋到暗夜中的大美。
世界最大的水上村落
斯里巴加灣的公交車和出租車雖然少,但有一種公交和出租的生意卻十分火爆。這就是文萊河上的水上出租車和公交車,確切地說,是出租船和公交船。幾個穿著花枝招展的長袍、帶著花花綠綠頭巾的婦女,一路閑聊著魚貫走下碼頭,登上一條船,然后馬達轟鳴,飛馳而去,消失在遠處的木屋水巷之中。這樣的場景,或許是斯里巴加灣最常見、最有風情的畫面。盡頭的目的地,就是斯里巴加灣最知名的水上村落Kampung Ayeer,世界上規(guī)模最大的水上村落。
Kampung Ayeer水上村落已經(jīng)有600多年的歷史,據(jù)說這里居住著3萬多人。所以嚴格來說,這不單是村落,而是一個水上城鎮(zhèn),清真寺、學校、商店應有盡有。我們一行人租了一條船,圍著整個水上村轉了一大圈。這里的水上出租車,速度飛快,在狹小的水巷中穿梭往來,游刃有余。有時候很窄的河面上,同時很多只船航行,也是互不相讓。別人在陸地上飆車,水上村落的人在河里飆船。錯船時,濺起巨大的水花。飆車只能刮起一陣風,飆船就不僅可以乘風,還可以破浪,十分刺激。
我對水上村落居民的生活實在太有興趣了,于是放棄了隨后在斯里巴加灣的一切活動,冒雨走進了這個世界上最大的水上村。整個水上村外表看起來相當簡陋破舊,內(nèi)部雖然水電空調(diào)什么都有,但真的難說現(xiàn)代化。大環(huán)境尤其令人擔憂,附近河水里有不少生活垃圾,親眼看到一家人給小孩洗過澡之后,隨手將洗澡水倒入河中。跟在陸地上一樣,這里也有街道,也有門牌號,甚至看到有人家在飼養(yǎng)雞鴨和兔子,一副雞犬相聞其樂融融的景象。水上屋之間,靠簡陋的‘木橋’相連,走在上面吱吱呀呀地,不免讓人擔心它是否隨時會倒塌。不過慢慢習慣之后就還好,水上村的人們,每天不知道從這些木板橋上走過多少回。
貧富僅有一河之隔
像任何城鎮(zhèn)一樣,水上村看起來,也有貧富的差別。有些人家的室內(nèi)裝潢非常簡陋,也有些人家就富裕一些,甚至還裝有衛(wèi)星電視等設備,甚至還有自己的船。出門的時候,只要沿著門前扶梯走下去,就可以直接上船,然后飛馳而去。沒有船的人家,出門依靠公交船,水上村中也有很多公交船站,不過看起來等公交船的人并不太多。
沿著搖晃的木橋,走到水上村的深處,去感受這里的生活。讓人感動的是,無論貧窮還是富有,每家每戶的‘院落’中都種滿鮮花,盡管生活環(huán)境一般,但熱愛生活的心未變。我在小村落深處遇到一位年輕女子,跟她聊起水上村的生活,她并不愿意對這里的生活做過多評價。但是卻表示因為大多數(shù)人祖祖輩輩都生活在此,已經(jīng)習慣了這里的環(huán)境。雖然近幾年政府鼓勵人們搬出水上村,很多人還是不愿搬走。不過逐漸長大的年輕一代,已經(jīng)有很多人不再愿意安居于此。
走在吱吱扭扭的木板橋上,對當?shù)厝藖碚f或許就是一種習慣成自然的生活狀態(tài)。有一天真的不用走不能走,真的非得走到堅實的土地上,他們反而會覺得不踏實吧?水上屋對他們來說,不僅是物質上的,更加是精神的家園。傍晚十分,我沿著木橋走回城市,剛好遇到一群放學的孩子,他們大聲笑鬧著,聲音繚繞在整個水上村的上空。抬頭望去,奧馬爾清真寺華麗的金色圓頂,正與它方下方的水上村落,形成了鮮明的對照。貧窮和富有,華麗與簡陋,就像此刻,有時候只有一河之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