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花又飄了起來。信步街頭,陡然發(fā)現(xiàn)周圍的年味已漸漸濃起來,要過年了,家鄉(xiāng)的年糕又要飄香了……
記得兒時,每到過春節(jié),每戶人家都要打年糕。我只見過一次用石臼打年糕的場景,將煮熟的糯米飯放入石臼中,兩個年輕力壯的男子,一人一錘,錘打著石臼中的糯米飯,另有一個人雙手沾水,不斷地翻動石臼中的糯米飯團(tuán)。這樣不停地錘打翻轉(zhuǎn),將糯米飯打得是又白又嫩,又細(xì)又軟。從石臼中取出打好的糯米飯,用手搓成各種形狀的年糕:有圓餅形的,有長條形的,有方塊形的,更有的做成了一條條的魚,以預(yù)示來年的收成“年年有余”。
年糕最地道的吃法是用白水煮。雪白的年糕在翻滾的水中,柔情地舞蹈著。那從鍋底開出的一朵又一朵水芙蓉,真是晶盈剔透。經(jīng)過沸水的煮養(yǎng),等到起鍋,年糕已是滑溜溜、白嫩嫩的了。此時再蘸上一點(diǎn)糖,送到嘴里,甜味便透進(jìn)了心里,寒冷的冬天一下子就變得溫暖了起來。
這時的街面上會有賣油炸年糕的小攤。攤主紅光滿面,不停地做著一串串的油炸年糕,不一會兒,就有幾個人圍在他的攤前吃炸年糕了。做生意的小車上貼著的那個大大的“?!弊郑哺幼屓烁械较矐c。
我最向往的吃年糕的方法便是火煨年糕了。大冬天,最好是雪花紛飛時,生一火爐子,置一鐵架子在炭火上,再把切成薄片的年糕放在鐵架上,慢慢地用炭火煨。此時的年糕便像極了一只小羊羔,小羊羔的肚子越膨越大,越膨越大,簡直成了一個白色的小氣球。然而只要你用筷子捅破它又干又脆的皮兒,它就會像泄了氣的皮球——癟了下去。煨熟的年糕,外焦里嫩,燙得你是左手換右手,右手換左手,可就是不愿放下它。就著松脆的皮兒,急忙嘗一口,咬到嘴里還得不停地翻動著,生怕燙到了舌頭。一家人圍在火爐邊烤著火,吃著煨年糕,更有一番別樣的溫馨。
在淡淡的年糕的香氣中,我感覺自己與家鄉(xiāng)的春節(jié),與家鄉(xiāng)的親人又近了……
點(diǎn)評
這是一篇關(guān)于年糕的作文。作者從幾個側(cè)面描寫了吃年糕的場面,抒發(fā)了自己濃濃的思鄉(xiāng)之情。
【佳段采擷】
也在臘月二十三四,家家都要推豆腐了,推的豆腐,要吃到正月十五。這是預(yù)備家里來客吃的。即使沒有客人要來,家里也要磨上一大鍋豆腐,放著,沒有肉吃,就炒上兩個豆腐塊,做一鍋豆腐湯,也有滋味。
——松林灣《記憶中的“過年”》
一年忙下來,沒時間吃,沒時間喝,只有到了春節(jié),才有更多的閑暇,才能一飽口福。殺雞,宰鵝,煲湯,燉肉;泡豆嘴,長豆芽,煎豆腐,糗豆餡;攤合子,蒸年糕,包餃子,煮湯圓。各色美食,紛至沓來,祭天,祭地,祭灶王,祭祖上先人,闔家享用,款待親朋,清香縷縷,繚繞不散。來得那樣慷慨,來得那樣集中,油油膩膩,吃頂了重又懷念平時的小菜,那才是過年的滋味!
——李清璽《過年的味道》
【新題搶先送】
春節(jié)里的美食可謂五花八門,節(jié)日期間,人們嘗盡各種美味,喜迎新春。請你也和大家分享一下,你的家鄉(xiāng)過春節(jié)都吃一些什么美味佳肴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