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虛偽已經(jīng)成為一種風尚,當造作已經(jīng)成為一種習慣,當“假面具”已經(jīng)成為一種立足于社會的“通行證”,我不禁在想,撕下了“假面具”后的人們將會是怎樣的情形呢?
然而,蕓蕓眾生,大都戴著假面具生活。
是啊,迫于現(xiàn)實生活的無奈,我們很多人都做著自己不愿意做的事,說著自己不愿意說的話,就像萬圣節(jié)的狂歡舞會一樣,大家只看到別人的華麗裝扮,卻不知道對方的真面目。
但這就是生活,人們戴著假面具,出入于官場、商場、情場、舞場,臉不紅,心不跳,彼此心照不宣。
然而,這種生活未必就是壞事,因為這個社會需要美,需要和諧,需要相親相愛,需要互相幫助。
著名的大慈善家陳光標,便是戴著假面具的典型。眾所周知,咱們中國傳統(tǒng)美德是做好事不留名,可人家陳光標不一樣,他提倡高調(diào)慈善。所謂高調(diào)慈善,就是做好事處處留名。他免費送給來看他晚會的老鄉(xiāng)們綿羊和拖拉機,卻和所有收到“天降大禮”的老鄉(xiāng)們一一留影,并把這些留影貼在當?shù)卣拈T外。他為了提倡低碳生活,用大型鏟車銷毀一輛價值幾百萬的蘭博基尼,并請來了省、市、鄉(xiāng)鎮(zhèn)所有電視臺記者實錄整個過程,引起了極大的轟動。
有人說他這完全是在作秀,我不否認,也許陳光標真的是在戴著虛偽的面具搞慈善,但是,如果他始終如一都是這么高調(diào)行善,那么,受益的人不是越來越多嗎?如果他的行為引來人們紛紛效仿,我們這個社會不就成了溫馨和諧的大家園了嗎?
現(xiàn)實生活中,人們彼此之間彬彬有禮,謙讓有加,用那張面具維護著美好的個人形象,維系著良好的人際關系。這樣的虛偽,對個人無損,對他人有益,倒遠好過真實的私心,赤裸的貪心,何樂而不為呢?可見,假面具除了虛偽的掩蓋之外,它還能成為我們?nèi)穗H關系的潤滑劑,為建設和諧社會添磚加瓦。
盧梭曾說過:“當你嘗試去做像一個好人該做的事時,你也就真的成為一個好人了。”
也許,戴著假面具的虛偽的人們,在無數(shù)次的言不由衷后,會形成做個好人的習慣,成為一個謙謙君子呢!
也許,戴著假面具的虛偽的人們,在習慣形成自然之后,去掉假面具,便會露出一個至美的真我呢!
“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臺?!敝灰恢共?,不停歇,那些被人們認為虛偽的人,被稱為“偽君子”的人,有一天也許假的也就成為了真的,偽的也就成為了實的。到那時,我們這個泱泱大國不就成了君子之國、文明之國?
請深信:當一切善舉都變?yōu)椤白杂X行為”之后,你即使摘下面具,也一定是一位風度翩翩的真君子呢!
點評
本文首先擺出現(xiàn)實生活中普遍存在的“假面具”現(xiàn)象,然后筆鋒一轉,“這種生活未必就是壞事”,觀點旗幟鮮明,新穎別致。接著列舉陳光標“高調(diào)慈善”一事,有力地證明了“作之不止,乃成君子”的論點。最后生發(fā)開去,由個別到一般,如果人人都戴上一副慈善的面具并永久地戴下去,我們這個國家一定會風清氣正,成為一個真正的“君子之國,文明之國”。文章立意新巧,邏輯嚴密,大量反問句的使用增強了氣勢,論證有理有力。
【作者系陜西省商南縣高中學生,指導并置評:韓延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