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為有效防控大櫻褐斑病,【方法】采用傳統(tǒng)形態(tài)學鑒定方法、單胞分離法和柯赫氏法則,開展了櫻桃褐斑病原菌、田間流行學和品種抗病性研究?!窘Y果】研究結果明確了褐斑病病原菌為核果釘孢菌(Passalora circumscissa)。田間流行動態(tài)研究結果表明,6月下旬或7月初始見褐斑病發(fā)生,7月下旬進入發(fā)病高峰,與降雨程度關系密切;7月下旬或8月初檢測到褐斑病菌孢子,8月中旬至9月中旬為孢子釋放高峰期。不同大櫻桃主栽品種褐斑病發(fā)生程度差異較大。明確了煙臺櫻桃褐斑病初次防治關鍵期為6月中旬?!窘Y論】研究結果為有針對性地田間防控大櫻桃褐斑病提供了理論依據(jù)。
關鍵詞: 大櫻桃; 褐斑病; 病原菌; 田間流行動態(tà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