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來人們愛酒,對酒的美稱很多,而且還有謔稱和代名詞。《詩經(jīng)》上有:“為此春酒,以介眉壽”之句?!按壕啤本褪侵付灬勗斓木疲禾鞎r(shí)飲用,后來人們把“春酒”作為新年酒的代名詞,《詩經(jīng)》中還有“清酒百壺”的句子,“清酒”是指質(zhì)地澄清的好酒,還有指美酒為“旨酒”的。酒中有“家釀”一詞,是指自己家里釀造的酒,白居易有詩“更待菊黃家釀熟,共君一醉一陶然”,實(shí)在是瀟灑得很?!跋沲病保翘鹁频膭e稱,韓駒有詩云:“不知如蜜有香醪”。
嗜酒善飲者,視酒為知心朋友,故稱酒為“友”,如“紅友”、“玉友”就是對黃酒和白酒的愛稱?!皻g伯”是對酒的尊稱,如《易林》稱“酒為歡伯,除憂來樂?!睂频墓τ猛瞥鐐渲?。
古來對酒的謔稱、隱語也不少,如陶淵明有“且進(jìn)杯中物”的詩句,這“杯中物”即酒?!熬啤弊质侨c(diǎn)水一個(gè)酉字合成的,故“三酉”也是酒的綽號。“般若湯”是和尚對酒的隱語,以“般若”這一佛家禪語加“湯”字來喻酒,頗具幽默感?!肚逅纂s趣》有一趣聞,一酒者至酒店喝酒,忽聽掌柜的問伙計(jì)說:“望穿秋加了么?”伙計(jì)答:“已經(jīng)加足蜻蜓點(diǎn)了?!辟I者一聽,站起來就走,還大聲說:“有錢不落花流!”伙計(jì)向之陪笑說:“先生不要走,別處青山綠更多?!彼麄冋f的都是隱語。四句里各有一個(gè)成語,即“望穿秋水”、“蜻蜓點(diǎn)水”、“落花流水”、“青山綠水”。原來賣酒與買酒的打的都是啞謎。
用人名作為酒的代名詞的,除“杜康”外,還有“白墮”,蓋古人有名劉白墮者,善飲酒,故亦稱酒為“白墮”。“曲生”、“曲秀才”是對酒作擬人化的稱呼,因釀酒用曲,遂有此稱。這在《開天傳信記》中有記載。
酒由醫(yī)家藥物變成筵宴飲品,由來已久,周天子對大臣有“九錫”之禮,其中之一是酒。它是用黑黍和芳草釀造而成,古代朝廷正式宴會,只用按法定規(guī)格釀造的法酒,亦稱“官酒”,以后播衍為各地的官釀酒沿習(xí)下來。從唐人詩“法酒調(diào)神氣”、“官酒重于錫”,可知這種酒須摻和某些安神益氣的藥材,是一種糖分多酒精含量低的滋補(bǔ)酒。古代多豪飲之士,《孔叢子》載諺云:“堯舜千鐘,孔子百觚;子路嗑嗑,尚飲十植?!标悗煹涝娰洀堮?,謂“張侯便然腹如鼓,雷為饑聲酒為雨?!睆堮纭睹鞯离s志》說:“晁無咎與余酒量正敵,每相遇,兩人對飲,輒盡一斗,才微醺耳?!本鸵?yàn)樗麄兒鹊氖堑投染频木壒省?/p>
傳至唐代,始見“燒酒”。白居易有“燒酒初開琥珀香”的詩句。但其為紅色,與后來所見到的白酒迥異。明代李時(shí)珍的《本草綱目》中載:“燒酒,非古法也,自元始創(chuàng)其法?!痹朔Q它為“汗酒”或“阿刺古酒”,清代也有稱其為“氣酒”的(因其為蒸汽所凝成的露滴匯積而成)。“燒酒”起初以濃酒和糟一起蒸煮提純,后來也以糯米、粳米、秣、黍、大麥等作原料。至近代,則以高梁所釀為正宗。據(jù)清代梁章鉅的《浪跡續(xù)談》卷四記載,曾有外國人得到高粱燒酒,稱為“中國至寶”,遺憾的是不知道如何服食。而近古代的燒酒家族中,沛酒、潞酒、汾酒最為文人豪士所鐘愛。
我國古人對飲酒制訂了許多鄭重尊嚴(yán)的規(guī)則。西周設(shè)“酒人”一職,執(zhí)掌釀酒及祭祀大事。封建時(shí)代國立大學(xué)校長稱為國子監(jiān)祭酒,由博學(xué)碩儒充任,為繁瑣至極的禮儀提供咨詢?!对姟べe之初筵》描述古代筵宴程序和細(xì)則甚詳,如酒過三巡易醉,就不要再喝;賓客醉了應(yīng)向主人辭別,否則害于酒德;飲酒之所以有豪放之美,是因?yàn)樗泻贤昝赖亩Y儀。傳統(tǒng)的飲食文化講究禮儀,正是我們民族的美德。
夫天地者,萬物之逆旅。光陰者,百代之過客。而浮生若夢,為歡幾何?古人秉燭夜游,良有以也。況陽春召我以煙景,大塊假我以文章。會桃李之芳園,序天倫之樂事。群季俊秀,皆為惠連;吾人詠歌,獨(dú)慚康樂。幽賞未已,高談轉(zhuǎn)清。開瓊筵以坐花,飛羽觴而醉月。不有佳作,何伸雅懷?如詩不成,罰依金谷酒數(shù)。 ——(唐)李白《春夜宴桃李園》
《春夜宴桃李園》是畫家們喜歡的題材。這個(gè)題目取材于李白的《春夜宴桃李園序》,描繪李白等四人在百花盛開的春天,聚會于桃李之芳園,敘天倫之樂事。時(shí)值夜闌,紅燭高照,杯航交錯(cuò),表現(xiàn)了文人雅士“非璋錐川也在,職鏘而醉日”的生活情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