將進酒,杯莫?!械木破?,仿佛將那千年的豪邁一飲而盡,無非是為了一展唇邊的微笑。
飲酒須持器。酒器作為酒文化的一部分同樣歷史悠久,千姿百態(tài)。古人云,“非酒器無以飲酒,飲酒之器大小有度”。“好酒若有美器配,常人也能品千杯”。好酒與美器相得益彰,能增飲酒之樂,宴饗之美。各類造型奇特,風采殊異的酒器,更顯中華文明之奇妙。
江湖中,美酒自要好杯配
《笑傲江湖》中,令狐沖偶遇日月教教眾祖千秋。祖老頭的出場有些落寞和滑稽,“焦黃面皮,一個酒糟鼻,雙眼無神,疏疏落落的幾根胡子,衣縷上一片油光,兩只手伸了出來,十根手指甲中都是黑黑的污泥”。
誰曾想,這酒糟鼻老頭一張嘴,引經(jīng)據(jù)典,縱論酒具,令人印象深刻,殊為經(jīng)典??凸僬埧矗?/p>
羊脂白玉杯——“喝汾酒當用玉杯,唐人有詩云:‘玉碗盛來琥珀光?!梢娪裢胗癖茉鼍粕??!?/p>
翡翠杯——“喝梨花酒,該當用翡翠杯。白樂天《杭州春望》詩云:‘紅袖織綾夸柿葉,青旗沽酒趁梨花?!阆?,杭州酒家賣這梨花酒,掛的是滴翠也似青旗,映得那梨花酒分外精神,飲這梨花酒,自然也當是翡翠杯了?!?/p>
犀角杯——“這一壇關(guān)外白酒,酒味是極好的,只可惜少了一股芳冽之氣,最好使用犀角杯盛之而飲,那就醇美無比,須知玉杯增酒之色,犀角杯增酒之香,古人誠不我欺?!?/p>
古藤杯——“這百草美酒,乃采集百草,浸入美酒,故酒氣清香,如行春郊,令人未飲先醉。飲這百草酒須用古藤杯。百年古藤雕而成杯,以飲百草酒則大增芳香之氣。”
青銅爵——“這高粱美酒,乃是最古之酒。夏禹時儀狄作酒,禹飲而甘之,那便是高粱酒了。飲這酒,須用青銅酒爵,始有古意?!?/p>
夜光杯——“飲葡萄酒嘛,當然要用夜光杯。古人詩云:‘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飲琵琶馬上催?!榔咸衙谰谱髌G紅之色,男兒飲之,未免豪氣不足。葡萄美酒盛入夜光杯之后,酒色便與鮮血一般無異,飲酒有如飲血,岳武穆詞云:‘壯志饑餐胡虜肉,笑談渴飲匈奴血’,壯哉!”
琉璃杯——“飲玉露酒,當用琉璃杯。玉露酒中有如珠細泡,盛在透明的琉璃杯中而飲,方可見其佳處?!?/p>
古瓷杯——“飲紹興狀元紅須用古瓷杯,最好是北宋瓷杯,南宋瓷杯勉強可用,但已有衰敗氣象,至于元瓷,則不免粗俗了?!?/p>
廟堂上,酒器形制定尊卑
《水滸》傳里的梁山好漢到酒店里,常高喊,“酒家,打N角酒,切兩斤熟牛肉!”這里的“角”就是古代酒器,并不是什么牛角?!抖Y記·禮器》篇明文規(guī)定:“宗廟之祭,尊者舉觶,卑者舉角?!币簿褪钦f,地位卑賤的人用這玩意飲酒。為何?說來話長。
中國酒的起源,最早可追溯到距今7000多年的神農(nóng)時代。據(jù)說那時古人已經(jīng)種植造酒原料,并有黃帝與歧伯討論用黍稷稻麥菽五谷來造酒的記載。
造酒意味著糧食的消耗,在遠古時期,糧食與生死緊密相連,舍腹中饑飽而求口舌暢快,那可不是一般人能做到的。因此,酒自誕生之初,便于當權(quán)者的高級享受相聯(lián)系,因此亂世國家常有限制釀酒之舉。當權(quán)者在享受味蕾的感官刺激之余,自然也需要制作精良的酒器以娛耳目,尤其是當酒器作為禮器高居廟堂時,祭神、通天、乞求庇護等等動因,使得酒器成為權(quán)力的載體,酒器的設(shè)計者在考慮其實用功能之余,傾力提升其藝術(shù)性,從材質(zhì)、造型、紋飾等諸多層面展現(xiàn)權(quán)力意識。其中,以青銅酒器尤甚。
青銅器起源于夏,商周達到鼎盛,春秋沒落,商周酒器的用途基本上是專一的。據(jù)《殷周青銅器通論》商周的青銅器共分為食器、酒器、水器和樂器四大部,共50類,其中酒器占24類,按用途分為煮酒器、盛酒器、飲酒器、貯酒器等。
盛酒器具是一種盛酒備飲的容器。其類型很多,主要有尊、壺、區(qū)、卮、皿、鑒、斛、觥、甕、瓿、彝。每一種酒器又有許多式樣,有普通型,有動物造型。以尊為例,有象尊、犀尊、牛尊、羊尊、虎尊等,我們所熟知的四羊方尊,便是盛酒器。
飲酒器的種類主要有:觚、角、爵、杯、舟。這里的角演化為后世酒肆里賣酒用來從酒壇里舀酒的長柄酒提子,就是《水滸》里的角。
私底里,方寸瓷杯亦奢豪
聚眾而飲,喝的是一個氣氛,當私人小酌,又有何器具以把玩、娛己呢?這首推成化斗彩雞缸杯。明成化斗彩雞缸杯名聲大噪,是因為這直徑七八厘米的小酒盅,1999年香港蘇富比拍賣行的成交價近3000萬,噱頭十足??烧l想到這雞缸杯居然是懼內(nèi)的產(chǎn)物?
斗彩瓷器,創(chuàng)燒于明代成化時期,據(jù)說性格懦弱的明憲宗朱見深,為了討好比自己大17歲的萬貴妃歡心,命景德鎮(zhèn)的工匠特制出小巧玲瓏的酒杯,給她把玩,這就是歷史上著名的明成化斗彩杯。
雞缸杯在景德鎮(zhèn)御窯燒制的雪白瓷器胎體上,用成化時期特有的釉下淡雅的青花做輪廓線,再以艷麗的紅綠黃紫等諸色填在釉上,入窯經(jīng)低溫二次燒成,姹紫嫣紅、交相輝映。常見造型中,外壁以牡丹湖石和蘭草湖石將畫面分成兩組,一組繪雄雞昂首傲視,一雌雞與一小雞在啄食一蜈蚣,另有兩只小雞玩逐。另一組繪一雄雞引頸啼鳴,一雌雞與三小雞啄食一蜈蚣,畫面形象生動,情趣盎然。為何有這種造型?傳說朱見深懦弱可憐,雖貴為皇帝,但在情感上極度依賴萬貴妃,對其又愛又懼。他向往子嗣,面對強悍的萬貴妃又無計可施,只好用童稚趣味的畫風來“感化”萬貴妃,由此為后世留下了極具雅趣而奢華的酒器。
據(jù)明萬歷《神宗實錄》記載:“神宗時尚食,御前有成化彩雞缸杯一雙,值錢十萬。”另明代萬歷沈德符《野獲編》稱:“成窯酒杯,每對至博銀百金?!逼渲惺f之值與白銀百金相近,“值錢十萬”應(yīng)指雞缸杯的價值等于當時流通用的銅制十萬枚制錢,按當時牛肉10文錢一斤(16兩)的物價,折合牛肉6250斤,按現(xiàn)在牛肉大致35元/斤物價,約合21萬元。而19999年3000萬的拍賣價,可以得85萬斤牛肉,按每頭牛1500斤出肉計算,值571萬頭肥牛,足夠都城人民吃幾年了。不知今日此杯杯主在把玩時,可知道有多牛?
宴飲時,觥籌交錯求歡樂
宋文豪歐陽修“慶歷新政”失敗后再次被貶,任滁州太守,常與好友在釀泉邊醉翁亭飲酒歡聚,千古名篇《醉翁亭記》有云:“宴酣之樂,非絲非竹,射者中,弈者勝,觥籌交錯,起坐而喧嘩者,眾賓歡也?!?/p>
“觥”在古代是一種盛酒、飲酒兼用的器具,像一只橫放的牛角,長方圈足,有蓋,多作獸形,觥常被用作罰酒?!盎I”,則是壺矢,古代投壺用的簽子。觥籌交錯,其實反映了歐陽修眾人行酒令、玩投壺游戲祝酒的場景。不單文人騷客,飲酒行令也是古人在飲酒時助興的一種特有的方式?!都t樓夢》第四十回中也講道,鴛鴦吃了一盅酒,笑著說:“酒令大如軍令,不論尊卑,唯我是主,違了我的話,是要受罰的。”
當然,用觥籌罰酒,最主要的目的還是活躍氣氛。令人喝酒,喜歡劃拳行個酒令,晃幾個骰子,熱鬧一下,營造個氣氛,也算是習俗流傳。
其實在所有酒器之中,最美妙的當屬“碧筒杯”:取荷葉盛酒,用簪子把荷葉刺穿,使之與葉莖相連,酒由上方注入,從荷葉末端飲,因而“酒味染蓮氣,香冷勝于水”。著寬衣,約三五知己,坐半畝方塘邊,以碧筒杯,暢飲凍酒,當是這個夏日最暢快的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