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拍賣行,有的人花了很多錢,買到的東西是假的。這都屢見不鮮的了,你們新聞都曝光了,這是一方面。另外,有的東西從國外進來的,也是假的。為什么是假的呢?因為這些東西最初就是國內的,后來有些經營假文物、假藝術品的人賣出去的。弄出去以后,到那邊再回來,就變成了“真”文物、“真”藝術品,是“回流文物”了!
在全國政協(xié)會議小組分會場,針對現(xiàn)在藝術品市場從鑒定、拍賣到畫廊存在的造假現(xiàn)象,記者試圖采訪幾位名家的看法,可不約而同地都認為這個問題太敏感,不好說,說了招罵,都顧左右而言他。直到碰到了國家文物局原黨組副書記、副局長張柏,這個問題才采訪成功。
張柏說,我不怕挨罵,現(xiàn)在的國內市場,藝術特別是文物流通領域問題十分嚴重!造假、賣假、中間做鑒定的人不說真話。這些都是為什么呢?都是為了錢。就為了這么一個錢字,就將文化市場搞亂了。在拍賣行,有的人花了很多錢,買到的東西是假的。這都屢見不鮮的了,你們新聞都曝光了,這是一方面。另外,有的東西從國外進來的,也是假的。為什么是假的呢?因為這些東西最初就是國內的,后來有些經營假文物、假藝術品的人賣出去的。弄出去以后,到那邊再回來,就變成了“真”文物、“真”藝術品,是“回流文物”了!因為打了火漆印。外行一看打了火漆印,就以為應該是真的了!事實上,只要進關就要進行打火漆印的程序,打的時候并不去鑒定文物的真假。這個具有欺騙性,國內亂、國外也亂。這亂,最核心的是影響了文物收藏家的利益,影響了文物經營者的利益,影響了國家的利益,擾亂了國家的文化藝術市場。那些經營者、文物騙子、造假者卻占了便宜。
張柏說,造成這種情況一個最重要的原因是我們的法律不健全,文化鑒定本身至今沒有一個具體的管理辦法。你到工商就可注冊登記一個公司,按公司法登記就可以了,就成了一個鑒定公司。現(xiàn)在從法律上,文物鑒定是文物局管的,管專業(yè)的管不了,工商不懂,卻讓他管。公安也不懂,公安也來管。結果能夠審定業(yè)務的干看著沒法,沒有權力管。舉個例子,文物流通主要在三個環(huán)節(jié):文物商店、拍賣行、舊貨市場。現(xiàn)在法律上規(guī)定,文物部門只能管文物商店、文物拍賣行,管不了大量的舊貨市場,而舊貨市場里摻雜著少量的文物。舊貨市場屬工商管,工商對那些文物又認不出來,覺得是工藝品就賣掉了,其實這部分文物就脫離了法律,自由得很,這個空白被不法分子鉆了。
張柏認為,解決實質問題應從以下幾方面入手:
第一,有關部門應該聯(lián)合制定整頓管理文物市場的工作規(guī)劃,把這個作為“十二五”期間的一項重要文化工作來抓。
第二,要趕快完善有關法律。一是《文物保護法》要修改,另一個要出臺《鑒定管理辦法》,對以經濟為目的的胡亂鑒定要依法嚴懲。當然還有流通領域等其他方面的辦法和制度需要制定,只有一系列法律法規(guī)健全了,才能管得住這亂象。
第三,要健全一個協(xié)調機制。文物、工商、公安、海關等有關部委必須形成一個聯(lián)席制度,定期研究流通領域的文物市場工作,一些大問題在聯(lián)席會議上討論,確定管理制度。
“治理藝術品‘假’市場刻不容緩,以上幾條做到了,抓上幾年,不怕就扭轉不了這個混亂的局面?!睆埌刈詈笳Z氣堅定地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