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次談談鐵礦石的價格走向。我還是堅持原來的預測,預計鐵礦石價格將會下跌至每噸50美元,時間可能在2013年年中之前。另外,這次的價格下跌將是永久性的,任何反彈幅度都會十分有限,也難以持久。
當前的鐵礦石現貨價格是每噸90美元,大約是近52周最高價的一半。今年年初,就曾下跌至每噸120美元,試圖抄底的投資者,尤其是中國人,把價格重新推高至140美元。他們的依據是:中國的采礦成本,目前就在每噸140美元的水平上。這個邏輯本身就有問題,因為中國的礦場成本水平呈曲線分布,有些高成本廠商,在價格下跌時就會選擇停產。此外,國外新增供給能力,接近中國本土產量的兩倍。出現價格重新上漲的唯一可能,就是中國的鋼鐵需求重現飆升局面。在我看來,這是不可能的,故事將到此結束。
今年早些時候,我曾估計,鐵礦石價格下降到每噸100美元,也就算是見底了。跟中國鋼鐵行業(yè)打過幾輪交道以后,我對市場的預期變得更加悲觀。在過去兩個月間,幾次接受澳大利亞媒體訪問時,我都把預測價位調整為50美元。主要的原因是短期中國鋼鐵庫存的嚴重積壓,以及長期增長前景的缺位。
鋼鐵行業(yè)的知情人士透露,目前的鋼材庫存水平接近兩個月的供應量。而鋼材的生產周期,包括原料裝運到加工,也只不過需要一個星期的時間。如果必要的庫存水平相當于兩個生產周期消費量的話,目前的庫存的確是太多了。此外,當前鋼材產量還在增加,需求則繼續(xù)縮水。中國地方政府不愿削減產量,反而試圖通過融資,維持當地鋼爐繼續(xù)運轉。這樣一來,結果必然會慘烈無比。除非產量得到控制,庫存盤活,否則鋼材和鐵礦石的價格就不會觸底。這還要經歷幾個月的時間,很可能出現在明年年初。除非你看到鋼鐵行業(yè)接連出現企業(yè)倒閉,鐵礦石價格才能算是真正觸底。
中國鋼鐵市場總需求2011年達到7億噸,這可能會是本國鋼鐵消費量的最高水平。如今行情已經開始下行,此后,市場需求可能會穩(wěn)定在6億噸至7億噸之間。我認為,目前基礎設施和房地產行業(yè)的需求正在下降,每年完工的高速路、鐵路和住房數量已經達到峰值,地鐵行業(yè)還處在發(fā)展早期階段。汽車市場未來也很可能只有個位數的增長率,當前,很難看到市場總需求繼續(xù)增加的可能。
一個經常被引用的論據,就是目前中國人均消費鋼鐵累計數量,只相當于美國的30%,因此,消費量還會繼續(xù)增加。這個論據存在兩個方面的問題:首先,存量可以繼續(xù)增長,但增長速度可以放慢。如果每年鋼鐵消費量在6億噸至7億噸之間,人均使用鋼鐵總量還是會在20年之內趕上美國。因此,鋼鐵消費存量無法支持年均消費量繼續(xù)增長的假設。
過去十年間的高價格,把大量資金吸引到了新礦開發(fā)領域。有人估計,未來數年內的供應量,每年將增加7億噸。大型礦業(yè)公司認為,他們可以通過擠垮中國本土生產者,來擴大自身銷售量,但是這個設想只對了一半。中國很多煉鋼廠都位于內陸,靠近國內礦山,進口鐵礦石運送到這些工廠的成本太高。另外,中國本土的鐵礦石產量只有4億噸而已。即便是中國本土鐵礦石礦場全部關閉,也沒有足夠的需求規(guī)模,可以消化即將出現的產能增長。
長期而言,鐵礦石價格可能就會穩(wěn)定在每噸50美元。這已經是1990年代鐵礦石價格的兩倍,即便考慮到開采成本增加的影響,這個價位也已經足夠讓采礦行業(yè)有利可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