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業(yè)門檻高 投資風險低
可轉債這類投資品種經(jīng)常被人遺忘,尤其是大眾投資者的參與程度一直很低。這背后的原因是,可轉債畢竟對投資者的專業(yè)知識要求有一定的門檻,至少你得對股票和債券都有了解,同時還要理解期權,至于贖回、回售、特別修正等條款,細節(jié)的瑣碎自然把大多數(shù)非專業(yè)投資者排除在外。
不過,盡管這類品種對投資者的專業(yè)水平有一定要求,但是它們的風險收益特征卻符合大多數(shù)普通投資者的需求——希望漲時賺錢,跌時不賠或者少賠,持有到期基本能夠保本,趕上牛市也能跟著賺大錢。
筆者對這個品種一直有所偏愛,盡管它們一直不是筆者個人投資的主流品種,但還是一直堅持長期對這個市場保持關注。
當然,《錢經(jīng)》雜志要討論的是6%~8%的投資機會,看起來可轉債跟穩(wěn)定的6%~8%的理財需求并不相關。但目前的市場狀況下,一部分可轉債品種,未來兩到三年或許年化收益在6%~8%這個范圍附近,這里面不代表本人對可轉債的長期判斷,而是結合了目前的市場狀況以及筆者個人對于未來市場的預期。
可轉債是熊市的禮物
筆者這樣判斷的首要原因,是當前市場已經(jīng)持續(xù)低迷多年,處于熊市,而此前兩輪大熊市,2005年和2008年,可轉債品種發(fā)揮了重大的“穿著防彈衣抄底”的作用,讓很多低風險偏好的投資者賺得盆滿缽滿。
熊市的時候,可轉債具有明顯的優(yōu)勢:第一,股票的估值本身就低,這個時候發(fā)可轉債,轉股價也低,對于投資者來說,只要未來若干年出現(xiàn)牛市,就會有可觀的投資收益,即使熊市延續(xù),風險也基本不存在;第二,熊市的時候,如果股價在發(fā)行可轉債后下跌,上市公司往往會為了避免回售,不斷下調(diào)轉股價,同樣一份轉債可以換更多的股票,實際上增加了可轉債的期權價值。
目前來看,A股市場的估值水平創(chuàng)下歷史新低,尤其是大盤股的估值很多已經(jīng)低于在香港地區(qū)和美國上市的同只股票。未來兩到三年內(nèi),還是有可能出現(xiàn)一輪上漲行情的。
對于可轉債目前基本都有贖回條款,即達到轉股價30%以上公司有贖回的權利,作為可轉債本身漲到130元以上的可能性基本沒有,即使出現(xiàn)了一輪牛市,大多數(shù)品種的最大預期收益也就在30%附近。
因此,在當前較差的預期下,可轉債可能帶來年化1%~3%的收益水平,在較好的預期下,部分可轉債可能帶來兩到三年30%的整體收益,平均來看,把年化收益的預期定在6%~8%,筆者認為是符合目前的市場現(xiàn)狀的。
可轉債投資要點
對于投資者來說,關注可轉債投資,主要還是要關注以下幾點:首先是對可轉債本身的價值判斷,這跟對應的正股息息相關,投資轉債,至少要看好正股,哪怕正股股價不會持續(xù)上漲,也至少要有較大的波動。
此外,轉債本身的價值計算要關注,一般來說,可轉債的轉股價值(或轉股溢價率)、純債價值,這兩個指標是首先值得投資者關注。
首先,轉股價值,這個指標代表了可轉債的股性。
二級市場價格和轉股價值的比值往往被稱作轉股溢價率,比如你拿了一張100元的可轉債,轉股溢價率為10%,那么當正股上漲10%后,你的可轉債轉股價值達到100元,正股價格上漲20%,你的可轉債理論上也會跟著漲10%左右。當轉股溢價為零時,你手中的可轉債基本會跟著正股同步上漲。
其次,純債價值,這個指標代表了可轉債的債性。
這個指標的計算和普通債券完全類似,對于非專業(yè)投資者來說,可以參考部分機構或專業(yè)網(wǎng)站的公開數(shù)據(jù)。對于轉股溢價率極高的品種,事實上就成了債券,純債價值一般和二級市場交易價值比較接近。
結合上述兩個指標,股性和債性,往往對于可轉債的基本定價可以有一個結論。此外,可轉債的三大條款對投資的影響較大,分別是向下修正條款、回售條款和贖回條款。
向下修正條款:
一般的可轉債都有轉股價向下修正條款,主要是上市公司希望投資者最終轉股,但是轉股價太高投資者轉股不合適啊,于是上市公司就不斷調(diào)低轉股價,直到投資者轉股為止。
當然,也有部分上市公司調(diào)低轉股價不是為了促使轉股,而是為了逃避回售,這個時候,出現(xiàn)向下修正就是利空了
回售條款:
可轉債回售,是投資者把可轉債提前賣回給上市公司的權利,一般發(fā)生在股價連續(xù)暴跌、跌破轉股價多少個交易日等條件發(fā)生之后?;厥蹢l款有時候會給投資者帶來套利機會。
有些上市公司會盡力避免發(fā)生回售,提前還錢,因此他們會選擇維護股價或者下調(diào)轉股價等手段。
贖回條款
贖回條款是上市公司的權利,當股票價格連續(xù)多少個交易日超過轉股價一定百分比之后達到條件,如果投資者不及時把轉債轉成股票,那么面臨著轉債被上市公司低價贖回的風險。
最后我們關注幾只目前吸引力相對較高的可轉債品種。
工行轉債:股票的完美替代品
工行轉債是目前轉股溢價率最低的品種,截至10月19日,轉股溢價率僅有0.2%,這意味著在牛市中,工行轉債基本就等同于工行的股票,可以享受完全同步的上漲。與此同時,工行轉債的純債價值也接近95元,這基本上是潛在風險的極限。
如果回到9月底,當時工行轉債的轉股溢價率在2%附近,二級市場的交易價格最低跌至99元附近,即使作為債券持有到期,到期收益率還達到2%左右,當時筆者的判斷基本是“送錢的機會”。
筆者之所以首先關注銀行的轉債,背后還有一個原因,即筆者認為銀行股的未來存在很大不確定性,中國的銀行業(yè)已經(jīng)達到了歷史低點的4~5倍市盈率水平,只要沒有系統(tǒng)性風險,那么目前的估值水平明顯偏低,存在上漲的空間;一旦出現(xiàn)了系統(tǒng)性風險,銀行推動轉債轉股的可能性也會上升,最不濟當作純債拿著也基本可以規(guī)避風險。
凡是持有工行股票的,目前基本可以無條件換成轉債。
石化轉債:安全邊際高 股價彈性略大
和工行轉債類似,石化轉債是轉股溢價率較低的大盤轉債,截至10月19日,轉股溢價在8%左右。
但石化轉債的債底更高,目前的純債價值接近96元,即使完全不考慮轉股,當債券持有到期也有近3%的到期收益率。
石化轉債的另一個優(yōu)勢是正股的波動性相對銀行股更大,波動性決定了可轉債的期權價值,在一輪稍微有些規(guī)模的行情中,出現(xiàn)30%左右的上漲可能性還是比較大的。
此外,中國石化這個公司的轉股驅動力似乎還可以,在去年,石化轉債就向下修正過一次轉股價。
重工轉債:著急轉股的典型
重工轉債是比較新的品種,目前純債理論價值稍低,不足90元,到期收益率0.5%多一點,但持有到期也能有正收益,長期看至少是個保本的投資。
重工轉債的轉股溢價率暫時看也不高,截至10月19日,轉股溢價率不足10%。
這個品種有另外一個值得關注的地方,盡管目前還未進入轉股期,但上市公司就急不可耐地調(diào)低了一次轉股價,表現(xiàn)出了極強的轉股欲望。可以預計,如果市場繼續(xù)低迷,那么重工轉債仍然有繼續(xù)向下調(diào)整轉股價的可能性。
風險提示
可轉債基本上是風險較低的投資品種,對于投資者來說,以下幾點值得注意:
贖回條款風險
一般的可轉債都有贖回條款,即.股票價格滿足一定條件下,上市公司有權部分或全部贖回可轉債,在觸發(fā)贖回條款之前,可轉債的二級市場交易價格應該比較高了,這個時候投資者有必要賣掉可轉債或者主動轉股,千萬不要被上市公司贖回,因為贖回價格遠遠低于二級市場交易價格,將給投資者帶來較大的損失。
上市公司轉股意愿風險
部分上市公司僅把可轉債當成低成本融資工具,并沒有充分的轉股驅動,這個時候,長期持有可轉債可能收益率也會很低,尤其是高價買入,對轉股預期過高的投資者可能會遭受一定損失。
信用風險
可轉債也是債券,中國的債券市場到目前為止并未發(fā)生實質(zhì)性違約,但不代表未來不會發(fā)生,可轉債出現(xiàn)違約在海外發(fā)生的案例不少,未來國內(nèi)投資者也要注意相關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