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自古村鎮(zhèn)選址一般具有勘輿思想,在“枕山、環(huán)水、面屏”的概念指導下,被圍合的平原、流動的水和豐富的山林資源滿足了封閉、自給自足的農(nóng)村聚落的生存可能性。查濟村緊靠太平湖,桃花潭;南界黃山市,西與青陽縣接壤并和九華山相鄰,可謂兩山一湖所夾之地,境域群山競秀、湖潭溪水縱橫交錯,創(chuàng)造了詩意棲居的大背景。
古村早在明朝嘉靖年間就制定出村落規(guī)劃圖,對全村的建設作了總體布局。境域屬山丘相間地帶,三面環(huán)山,東面略為開闊,查濟村就處在群山環(huán)抱的鍋底,包括蘭家垅、獅子山、廣播山等在內(nèi)的多條山脈在聚落相會,又叫“九龍聚珠”。另外,皖南山巒多沿西南方向延伸,查濟古村正處于兩山夾峙之間,在兩山之間曾建有用于引水灌溉的大水碓,當?shù)厝怂追Q“二龍戲珠”,“二龍戲珠”是村內(nèi)唯一的進水口,形成了風水中所說的獅象把門拱衛(wèi)之勢,古時多匪竊,這種水口的閉鎖具有顯著的防衛(wèi)意義。查濟許溪、石溪、岑溪三條主要的水系穿村而過,匯聚后向東北流,注入青弋江。村落建筑因水就勢,形成“人”字狀,“人”字兩腳踏青龍、黃龍二山脈。
村外的鐘秀門、平頂門、石門、巴山門與村中的巴山塔、青山塔、如松塔合稱為“四門三塔”,四門構成了村落外界面的圍合標志,村中三塔,于清嘉慶年間興建,唯獨在村西龍脈之上的岑山?jīng)]有建塔,民間傳說著理學名家查鐸的解釋,村西真氣(天子之氣)太重,避免為“帝王之氣”所關注。這是桃源聚落一種隱蔽內(nèi)斂的生存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