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多的電話在響
許多的事要備忘
許多的門與抽屜
開了又關關了又開如此地慌張
我來來往往我匆匆忙忙
從一個方向到另一個方向
忙忙忙忙忙忙
忙是為了自己的理想
還是為了不讓別人失望
盲盲盲盲盲盲
盲的已經沒有主張
盲的已經失去方向
忙忙忙盲盲盲
忙的分不清歡喜和憂傷
忙的沒有時間痛哭一場
酒商很忙
最近幾年,由于國內進口葡萄酒市場的火爆,導致成都春季糖酒會主會場人氣大增。相對于渠道已經比較穩(wěn)定的白酒,進口酒這一新興市場還需要通過展會來進行渠道的拓展,所以,選擇在主會場進行展示和洽談是很多進口酒商的主要選擇——最近兩年進口酒展位的面積增長幅度均超過了10%。
白酒企業(yè)大部分是廠商搭建展臺,而對進口酒來說,搭建展臺的基本上都是酒商。酒商相對于廠商而言,其人力、物力、財力都遜色不少。加上這些酒商展會期間每天要接待人流量不小,組委會給出的數據,開幕當天的人流超過12萬,而據記者在現場的觀察,人流明顯在葡萄酒烈酒館停留的時間較長,這些因素導致進口酒商們確實很忙,區(qū)別在于大的酒商忙而不亂,而小的酒商則顯得沒那么從容。
葡萄酒本身的推介方式也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了這些酒商的工作量。傳統(tǒng)白酒吸引經銷商的手段基本上就是看包裝和政策,而葡萄酒則需要品嘗:樣品酒品嘗、酒莊介紹、清洗酒具等等都在狹小的空間內短時間完成——不忙才怪。
白酒和國產葡萄酒廠商雖然在主會場投入的“兵力”不多,但他們在場外的工夫其實一點也不少。除了請一些固有的經銷商朋友來個吃喝玩樂的大聚會,開論壇、請明星、做廣告,高舉高打同樣不少費心思。而他們的酒商們則忙著趕場——不是在酒桌上,就是在趕往酒桌的路上。
大家都很忙
除了酒商廠商,相關的參會人員其實也沒閑著。專家忙推介、領導忙趕場、輔料商忙著買單、做廣告的忙著收錢,媒體似乎更慘,除了忙自己做的活動,還得天天到處趕場。
以專家為例,以前很少在糖酒會露面的西北農林科技大學的李華副校長,此次糖酒會高調出擊,不僅在“中國葡萄酒產業(yè)發(fā)展專家論壇”、“2012中國葡萄酒白皮書發(fā)布會”、“四川葡萄酒產業(yè)國際圓桌會議”等多個重要論壇會現場亮相,還帶了自己的“李華牌”葡萄酒亮相主會場。
糖酒會上,比較特殊的一群人就是原輔料供應商。他們一般不設展位,白天四處游蕩,看上去悠哉游哉,而實際上,他們也很忙:每到傍晚、深夜,他們便四處出擊,他們的任務就是搶著買單——搞好和上游廠商、經銷商的關系是他們來成都的主要目的。
在閉幕式上,中國糖業(yè)酒類集團副總經理楊成剛稱,本屆交易會共接待31萬人次,其中專業(yè)人士超過15萬人次,數字怎么得來的暫且不管,有一點可以確定——大家都很忙。
忙與盲
高人氣始終是糖酒會持續(xù)走強的原因。人多資源就少,資源少就得爭,爭來爭去,價格就高了。實際上,在糖酒會上亮亮相,拼的是銀子。而對于一些進口酒商而言,投入這個大秀場多少有些盲目。
首先是專業(yè)性。盡管組委會努力在提升自己的服務水平,但糖酒會之于進口酒商而言,其專業(yè)性原比北京、上海等地的一些專業(yè)展要差,觀眾也是看熱鬧的多,懂門道的少。
其次是性價比。參加一次糖酒會,準備工作做了小半年,前后緊忙活一個月,花錢不少,收獲到底有多少只有參展商自己最清楚。
其實,不僅是進口酒商,國產酒廠商、白酒廠商也一樣,很多人既討厭參加糖酒會,又覺得不參加好像少點什么,盲目地跟著走——走著走著,自己就習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