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話賞析
波斯詩人薩迪說:“誰沒有耐心,誰就沒有智慧。”將耐心與智慧放到了一個同等重要的位置,讓人們意識到在缺乏耐心的時候,往往就是最不明智的時候,從而學(xué)會有耐心地對待每一件事情。
耐心就是堅持。有兩個世界頂級的拳擊手,在一次國際大賽中爭奪冠軍。當(dāng)兩個人都打得筋疲力盡的時候,較年輕的拳擊手被對手的忍耐力嚇退了。宣布結(jié)果時,獲勝的對手猛地倒下了,年輕人才明白原來自己的體力比對方好,只是沒有堅持到最后。
明明就要成功了,可因為沒有耐心而失敗了。多么可惜!而獲勝的那個拳擊手知道只要堅持到最后就會成功,這是耐心給了他取勝的智慧。
在人生的道路上,我們會遇到許許多多的困難,而戰(zhàn)勝困難的最聰明的一個方法就是“耐心”。
名話名人
薩迪(約1208~1292),波斯詩人。他在哲學(xué)、歷史、倫理、醫(yī)學(xué)、兵法等方面都做過深入的研究,代表作有訓(xùn)誡故事詩集《果園》、《薔薇園》。還有《抒情詩集》等。
名話故事
有一位非常成功的老推銷員應(yīng)邀去做一次演講。那天,舞臺上用鐵架吊著一個巨大的鐵球,滿場的聽眾既激動又好奇地等待著精彩的演講。
這位老人先讓兩位強壯的年輕人上臺用一個大鐵錘用力地砸鐵球。他們用盡了力氣,但鐵球依然紋絲不動,在場的聽眾也都一致認定根本無法讓鐵球晃動。這時,老人從上衣口袋里掏出一個小錘,認真地對著鐵球咚地敲了一下,然后停頓一下,再咚地敲了一下,然后再停頓一下……
時間慢慢地過去了,人們由好奇變得煩躁起來,討論聲、責(zé)罵聲、吵鬧聲……充斥著整個會場。最后,有很多人憤怒地離去,剩下的那部分人也罵累了,會場慢慢地安靜下來了。但老人仍然認真地敲著,好像根本不知道會場上的所有變化。
大概過了四十分鐘,“看,那球動了!”一位坐在前排的婦女驚叫起來。在座的人齊刷刷地將目光投向舞臺,果然那球以很小的幅度動了起來。老人仍舊一小錘一小錘地敲著。吊球越蕩越高,拉動著那個鐵架子哐、哐作響,它的巨大威力強烈地震撼著在場的每一個人。終于,場上爆發(fā)出經(jīng)久不息的掌聲。
老人轉(zhuǎn)過身來,慢慢地把那把小錘揣進兜里。他說:“在成功的道路上,你沒有耐心去等待成功的到來,那么,你只好用一生的耐心去面對失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