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上不足、比下有余”是一種人生訣竅,唐代大詩人白居易早就深諳此道。不論在他榮耀之時,還是在他倒霉之際,他都能保持良好樂觀的態(tài)度,從不怨天尤人。白居易在六十七歲時寫過一首詩,《醉吟先生傳》:“富于黔婁,壽于顏淵,飽于伯夷,樂于榮啟期,健于衛(wèi)叔寶?!?/p>
富于黔婁,黔婁是春秋隱士。他死后,曾參去吊唁,看到黔婁的妻子用一條不夠長度的被子蓋著黔婁的尸體?!案沧銊t頭現(xiàn),覆頭則足現(xiàn)”。妻子無奈地說,我們?nèi)揖椭挥羞@么一條被子。曾參說,既然只有這一條被子,那就只好把這條被子斜過來連頭帶腳都蓋住。黔婁的妻子說先生在世時就講究一個“正”字,將被子斜過來,先生肯定不會同意。白居易以當時自家狀況相比,比黔婁富裕吧。
白居易比顏淵長壽,顏淵雖然很有才華,但三十二歲就去世了。白居易寫詩時已經(jīng)六十七歲,是顏淵歲數(shù)的兩倍還要多。
伯夷不食周粟最后餓死,雖然白居易的生活也不富裕,但總沒有餓肚子,比起伯夷,白居易自然要強多了。
榮啟期也是春秋人,有一次他對孔子說,我有三件快樂的事,第一件,我是一個人不是牛馬,免除了牛馬的被役使。第二件,我是個男人不是女人,那是男尊女卑的社會。第三件,壽至九十。與榮啟期相比,雖然當時白居易只有六十七歲,但在古代說也算高壽了。前兩件事在白居易看來標準都太低了。榮啟期都很快樂,白居易自然要比榮啟期更快樂。
衛(wèi)叔寶是晉代名士,也是著名美男子。不論他走到哪里,都能招來很多人圍觀,不光是女人,許多男人也被吸引??上н@么一個人見人愛的帥哥,二十七歲就死了。白居易說我比衛(wèi)叔寶健康,也是知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