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年時期,由于社會、家庭責任日益加重,心理變化會十分明顯。作為中年人,如何了解自己的心理是否健康呢?
第一條,感覺、知覺良好,判斷事物不發(fā)生錯覺。
第二條,記憶良好,能夠輕松記住讀過的七位數(shù)字電話號碼。
第三條,邏輯思維健全,考慮和回答問題時條理清晰明確。
第四條,想象力豐富,善于聯(lián)想和類比,但不是胡思亂想。
點評:中年人要實現(xiàn)事業(yè)的奮進和家庭的幸福,需要良好的感知和思維能力。而一個思維正常的人,能以自己真實的感知覺為基礎,使行為具有一定的目的性、真實性、實踐性和邏輯性。這樣能增加認識和處理問題的能力,保持心理平衡。
第五條,情感反應適度。遇到突發(fā)事件時處理恰當,情緒穩(wěn)定。
第六條,意志堅強。辦事有始有終,不輕舉妄動,不壓抑傷悲,并能經得起悲痛和歡樂。
點評:這兩條通常體現(xiàn)在處理家庭關系上。夫妻雙方各自都要在保持自己的性格、愛好和興趣的基礎上,考慮對方的心理需求,做到互敬、互愛、互諒和謙讓。如遇到壓力,要及時調整個人的心態(tài),找到正確的宣泄途徑。
第七條,態(tài)度和藹,情緒樂觀,能自得其樂,自我消除怒氣,注意自我修養(yǎng)。
第八條,人際關系良好。樂意助人,也受人歡迎。
點評:中年人在語言方面往往表現(xiàn)得沉著老練,豐富得體,可準確地表達內心所思,但也容易隱瞞或拐彎抹角;對別人的言語識別能力強,但有時敏感多疑,甚至愛挑剔小事。另一方面,有些人養(yǎng)成了不良的用語習慣,如使用挖苦、譏諷、訓斥的言語等。因此,講究言語的藝術修養(yǎng),運用文明、得體、謙和、有禮貌的言語,能使人心平氣和,思想樂觀,情緒穩(wěn)定。
第九條,學習興趣和能力基本保持不衰。關心各方面的信息,善于學習新知識、新技能。
第十條,保持某種業(yè)余愛好;保持有所追求、有所向往的生活方式。
第十一條,與大多數(shù)人心理基本一致。遵守公德和倫理觀念。
第十二條,保持正常的行為,生活自理能力強,能有效地適應社會環(huán)境的變化。
點評:作為一個心理健康的中年人,往往能自覺要求自己,對未來充滿信心;工作上力求上進,不斷總結經驗。同時,在生活上有獨立的能力,能承擔起一般的家務活。在高壓的環(huán)境下,能通過培養(yǎng)其他興趣愛好,以保持輕松的心態(tà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