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紛繁復(fù)雜、亂無頭緒的問題,采取果斷的措施加以解決,不拖泥帶水,往往被形容為“快刀斬亂麻”。這一詞語最早出自《北齊書·文宣紀》。
南北朝北齊文宣帝高洋小的時候,父親高歡曾給孩子們出過一道難題,給每人一團亂絲,讓他們把絲理順,以此來了解孩子們處理事務(wù)的能力。這時,別的孩子都在耐心地理絲,只有高洋抽出刀來,把亂絲一刀切斷。父親問他為什么要這樣做,高洋理直氣壯地說:“事情紛亂復(fù)雜,必須當機立斷,不得猶豫。”
人們從這個故事中逐漸總結(jié)出“快刀斬亂麻”這句話來,相傳至今。
這就是“快刀斬亂麻”一語的由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