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8年夏天,高爾基住在列寧格勒。他經(jīng)常坐在窗子旁邊工作。一個陽光明媚的早晨,高爾基正在讀書,突然,一個小紙團從窗外飛到了桌子上。高爾基打開紙團,上面寫著:
親愛的高爾基同志:
我是一名少先隊員。我想給您照張相,貼在我們的墻報上。請您讓他們放我進去。我照完相,立刻就走。
高爾基從窗口向外望去,看見人行道邊上坐著個十歲左右的小男孩,手里拿著一架照相機。
“是你扔的紙團嗎?”高爾基問。
“是的?!毙∧泻⒄酒饋?,鞠了個躬,“請讓我進去吧!”
“來吧,我讓他們放你進來?!备郀柣f。
過了一會兒,小男孩站在高爾基面前了。他仔細(xì)打量著高爾基,咧開嘴笑了,然后用手指了指沙發(fā),說:“請您坐在這兒看報紙?!?/p>
高爾基拿了張報紙,按小男孩的吩咐坐下。小男孩擺弄了很久很久,說:“一切準(zhǔn)備停當(dāng)?!备郀柣鶄?cè)過臉,對著他微笑。突然,小男孩往地上一坐,哭了起來。
“你怎么了?”高爾基不知出了什么事。
小男孩哭著說:“我把膠卷忘在家里了?!?/p>
高爾基趕緊站起來,小男孩已經(jīng)提著照相機跑出去了。高爾基走到窗口,大聲喊道:“孩子,回來!我給你膠卷,我這兒有很多膠卷。”
小男孩哭著,跳上一輛電車。電車馬上開走了。
晚上,秘書告訴高爾基:“外面來了一位攝影師?!?/p>
“是個小男孩嗎?”高爾基問。
“不是。是一家雜志社的記者?!?/p>
“請轉(zhuǎn)告他,我很忙。不過,來的如果是個小男孩就一定讓他進來?!?/p>
到了傍晚,外面吹起一陣陣?yán)滹L(fēng),好像快要下雨了。
高爾基正坐在桌前修改他的文稿《童年》,突然聽到了咚咚的敲門聲。
“先生,您想見的小男孩來了?!?/p>
“高爾基同志,打擾您了。”小男孩深深地鞠了一個躬。
高爾基抬頭一看,小男孩的臉被寒風(fēng)吹得紅撲撲的,連忙叫秘書倒了杯水,讓他先暖暖手,然后親切地問:“小朋友,你叫什么名字?”
“科里亞。”小男孩咧開嘴,笑著回答。
高爾基又按小男孩的吩咐坐下,讓小男孩給他照相。這一回,一切都很順利。
十天后,高爾基收到一封邀請信,信上寫著:
親愛的高爾基同志:
您的相片已經(jīng)貼在我們的墻報上了。請您抽空來我們天師附小看看吧!
尊敬您的科里亞
1928年8月26日
第二天,高爾基來到了小男孩的學(xué)校。一進校門,他就看見一幅巨大的黑白相片,相片上的他正在專心致志地看報紙。高爾基微微一笑,心想:科里亞真是一個優(yōu)秀的小攝影師?。。ㄈ~童《<小攝影師>續(xù)寫》)
楊西英老師點評
葉童平時就是一個比較細(xì)心的女孩,善于捕捉生活的細(xì)節(jié),因此她的這篇續(xù)寫最突出的地方是情節(jié)細(xì)化了。像開頭的天氣描寫,中間的叫秘書倒水,后面的邀請信,都寫得非常合情合理,這也是續(xù)寫成功的技巧之一。真是文如其人??!
王時雨同學(xué)能聯(lián)系全文,在課文中找出自己的依據(jù),通過對話和細(xì)節(jié)描寫,讓讀者深深地感受到高爾基對少年兒童的關(guān)愛和小男孩對高爾基的尊重與愛戴。我們也仿佛看到,小作者也在愛的呵護下茁壯成長。
小男孩懊惱地跳上了一輛電車,電車馬上開走了。
小男孩哭哭啼啼地跑回家,抹著眼淚對媽媽說:“媽媽,今天不僅沒有給高爾基同志拍好照,反而浪費了高爾基同志許多時間!”媽媽安慰小男孩說:“傻孩子,你想一想,既然高爾基叔叔讓你進去給他拍照,這說明他很喜歡你這個小攝影師呀!明天你準(zhǔn)備好了,再去一次吧?!毙∧泻⒙犃藡寢尩脑掽c了點頭,不再哭了。
第二天早晨,小男孩把要帶的東西一個不落地都帶上,鼓足勇氣準(zhǔn)備再去找高爾基同志給他拍照。一路上,小男孩哼著曲子來到列寧格勒高爾基同志的家門口。秘書一見到小男孩,就想起高爾基說的話,趕緊把小男孩帶到高爾基同志的辦公室門前,彬彬有禮地敲了敲門,說:“您要等的那個小男孩來了?!备郀柣吲d地說:“快讓他進來吧!”不一會兒,小男孩站在了高爾基面前,他顯得很不安。高爾基溫和地詢問:“是不是又忘帶膠卷了?”小男孩不好意思地說:“不是的,因為上次浪費了您的寶貴時間,我感到很抱歉。”高爾基微笑著拍了拍小男孩的肩膀,親切地說:“沒事,
讓我們開始吧!”小男孩太高興了。他忙讓高爾基擺好姿勢,“咔嚓”一聲,相片照好了。小男孩激動地向高爾基行了一個禮,然后說:“再見,打擾您了。”說完,小男孩轉(zhuǎn)身出去,像一只快樂的小鳥一樣舞動著雙臂向?qū)W校奔去。
高爾基望著小男孩的背影自言自語道:“多好的孩子??!”(王時雨《小攝影師又回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