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工業(yè)控制中PLC與傳感器應用非常廣泛,本文針對PNP型傳感器與三菱FX2N型PLC信號不匹配的問題,提出了解決的方法,經(jīng)實驗證實解決方法可靠、簡單、實用。
關鍵詞:FX2N型PLC PNP型傳感器 轉換方法
第42屆世界技能大賽機電一體化項目選拔賽比賽設備是FESTO公司的MPS。比賽規(guī)定各參賽隊自帶PLC設備。由于FESTO公司的MPS采用PNP型傳感器,與其配套的PLC必須是源型輸入的,筆者所在學校教學所用PLC皆為三菱FX2N型的PLC,其輸入接口為漏型。那么,如何將PNP型傳感器與漏型輸入的FX2N型PLC相匹配呢?經(jīng)過筆者分析總結,一般可以采用以下幾種方法解決。
一、加中間繼電器轉換
如圖1所示,PNP型傳感器控制中間繼電器K,當傳感器檢測到目標發(fā)信時,中間繼電器線圈得電,其觸頭閉合,接通PLC的輸入端。此種轉換方法,對于編程沒有任何影響,中間繼電器線圈電壓類型選擇與傳感器相匹配即可。缺點是所需信號有多路,則中間繼電器數(shù)量較多,設計的接口板體積較大,接線較復雜,同時由于PLC自帶的24V電源不能驅動多路中間繼電器,需另外配備外部電源。
二、加下拉電阻
當PNP型傳感器與漏型輸入PLC直接相連時,由于傳感器內(nèi)部輸出端與0V間的電阻很大,無法提供電耦合器件所需要的驅動電流,因此需要增加“下拉電阻”,如圖2所示。增加下拉電阻后應注意,此時的PLC內(nèi)部輸入信號與傳感器發(fā)信狀態(tài)相反,即傳感器發(fā)信時,“下拉電阻”上端為24V,光電耦合器件無電流,內(nèi)部信號為“0”;未發(fā)信時,PLC內(nèi)部+24V與0V之間,通過光電耦合器件、限流電阻、“下拉電阻”經(jīng)公共端COM構成電流回路,輸入為“1”。此種轉換方法,只采用1只“下拉電阻”,成本較低,接線較簡單,無需外部電源。
下拉電阻的阻值主要決定于PLC輸入光電耦合器件的驅動電流、PLC內(nèi)部輸入電路的限流電阻阻值。通常情況下,其值為1.5~2kΩ,計算公式如下:
R≤(U-1.5)/I-r
式中:
R——下拉電阻(kΩ);
U——輸入電源電壓(V);
I——最小輸入驅動電流(mA),取4.5mA;
r——PLC內(nèi)部輸入限流電阻(kΩ)。
公式中取發(fā)光二極管的導通電壓降為1.5V。
二、懸空PLC公共端COM端直連PNP傳感器進行轉換
如圖3所示,把外接電源的0V接PLC+24V端,COM端懸空,用外部電源與PLC輸入電路形成一個回路,由于PLC內(nèi)部輸入是雙向的光電隔離電路,故當傳感器有信號時,PLC輸入驅動信號從外部電源+24V端、傳感器、限流電阻、光電耦合器件、PLC+24V端、外部電源0V端構成電流回路。此種接法,無需外部任何器件,接法簡單,經(jīng)實踐后證明工作可靠,具有很強的實用性。需要注意的是,PLC的COM一定要懸空,不能與任何端子相連接。
三、選擇具有S/S端子的PLC
現(xiàn)在新型的PLC已經(jīng)具有混合型輸入電路的S/S端子,如三菱的FX3U型PLC。S/S端子與內(nèi)部電源是非固定相連的,根據(jù)需要才與內(nèi)部電源或外部電源的正極或者負極相連。作為源型輸入時,S/S端子接 PLC內(nèi)部電源的負極;作為漏型輸入時,S/S端子接PLC內(nèi)部電源的正極。這樣,可以根據(jù)現(xiàn)場的需要來接線,給接線工作帶來極大的方便,從而解決兩個系列的兼容問題。
(作者單位:金華市技師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