似乎女人天生就和花有著千絲萬縷的聯(lián)系。人們會用如花美眷來形容一個漂亮女人,用蘭心蕙質(zhì)來形容一個聰明的女人。女人笑的時候是拈花一笑,哭的時候是梨花帶雨;愛的時候是人面桃花、出水芙蓉,不愛的時候是明日黃花、落花無情。好像所有的事情隱含著一場花事。
想想最早把花與女人聯(lián)系在一起的,應(yīng)該是我們的老祖先盤古了。他老人家開天辟地之后就分配,大兒子管天上的事,人稱玉帝;二兒子管地上的事,人稱黃帝;女兒管理百花,人稱花神。并且還囑咐女兒:你用這些花兒給你大哥點綴天庭,給你二哥裝扮江山。對于干驚天動地大事的男人來說花不過是擺設(shè),女人也就干些擺弄花花草草的事情罷了。
花也有好看的花和不美的花。小的時候就聽生物老師說過,好看的花靠鮮艷的色彩來吸引昆蟲,比如嬌艷的玫瑰、月季之類;顏色單調(diào)的花則靠香氣吸引昆蟲,比如梔子、金銀花之類。其實女人也有兩種,有的女人容顏儀態(tài)傾國傾城,有的女人學識修養(yǎng)天下聞名。所以歷史除了有四大美女之外,還有一些德才兼?zhèn)涞某笈1热琮R宣王的王后鐘離春。據(jù)西漢劉向的《列女傳》中《辯通傳》的記載:“鐘離春者,齊無鹽邑之女,宣王之正后也。其為人極丑無雙,臼頭,深目,長壯,大節(jié),卬鼻,結(jié)喉,肥項,少發(fā),折腰,出胸,皮膚若漆。行年四十,無所容入,衒嫁不讎,流棄莫執(zhí)?!笨烧沁@個丑陋無比的女人,義正詞嚴直諫齊宣王,把一個花天酒地、專愛嬉戲的昏君改造成了勵精圖治、勤理朝政的明君。從此齊國蒸蒸日上,逐漸強大。所以劉向說:“齊國大安者,丑女之力也”。
再比如諸葛亮的老婆。當年名士黃承彥找到諸葛亮:“聞君擇婦,身有丑女,黃頭黑發(fā),而才堪相配。”諸葛亮立刻許之。
諸葛亮何許人也,黃父竟敢說自己的女兒與他“才堪相配”,他居然就滿口答應(yīng)了。如果說黃父是老王賣瓜,那么諸葛亮就很容易騙嗎?或許我們從諸葛亮后來的事業(yè)發(fā)展來看,他當初并沒有選錯人。
畢竟像齊宣王、諸葛亮這樣的慧眼還是少數(shù),大多數(shù)的人還是喜歡美女的。上大學的時候,同宿舍的女生給巴金的《家》寫過評析,其中提到過男性視角關(guān)照下的女性形象。說《家》中無論小姐還是丫環(huán),無論出身高貴還是低賤,無一例外的都有一副姣好的容貌。其實巴老先生并非是個偶然,要不我們再去《紅樓夢》里面看看,外國的就看看莎翁全集吧。在男人眼中,但凡是美好的女性哪個不是美貌的,當然如果美貌與智慧并重那就更好了,如果不能則美貌是必須的。
這是男人視角,女人自己怎么看呢?夏洛蒂·勃朗特的《簡愛》給了最好的詮釋。簡愛“貧窮、低微、不美、矮小”,但她擁有一顆智慧、堅強、勇敢的心靈,那些外在的美在她面前都黯然失色??梢娕宋幢匕淹獗砜闯墒亲钪匾臇|西,無論她長相平凡還是國色天香。
漢武帝時期有個絕世佳人李夫人,寵冠后宮。后來李夫人病入膏肓,臥床不起,武帝前去探望,李夫人卻死不相見。身邊的人問其緣故,李夫人說出一番發(fā)人深省的話來:“夫以色事人者,色衰而愛弛,愛弛則恩絕。”難得這樣一個美人看得如此的透徹。
如果說韶華易逝,容顏易老,那么請做一個內(nèi)在的女人吧。
假如你是個嬌艷如玫瑰花的女人,內(nèi)在修養(yǎng)會讓你秀外慧中、青春永駐;假如你是個平凡如梔子花的女人,內(nèi)在修養(yǎng)會讓你香氣襲人、容光煥發(fā)。無論怎樣,開在心中的花是永不凋謝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