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有意進入藝術品收藏領域的大眾來說,如何揭開層層迷霧,選取最有利的投資方向,成為亟待解決的問題,且聽資歷深厚的專業(yè)人士如何支招。
盡管已是春暖花開的季節(jié)了,但在藝術品拍賣市場上,去年秋拍頹勢所帶來的寒意至今尚未消散。
蘇富比小心翼翼地拉開了春拍大戲的序幕。雖說一件“北宋汝窯天青釉葵花洗”以2.786億港元的高價刷新了宋瓷世界拍賣紀錄,但個別的天價案例可能說明不了整體的趨勢,我們看到蘇富比的上拍數(shù)量已由去年同期的3600件縮至2900余件,當代藝術板塊中多件名家作品流拍;中國書畫板塊中全場最高成交拍品為齊白石《溪橋柳岸、海棠秀石》金箋山水花卉屏風—對,但據業(yè)內人士透露,這位搶盡眼球的拍得者并沒有即時支付。而“重要中國瓷器及工藝品專場”成交率僅為51.96%,為此次拍賣成交率最低。
蘇富比春拍無疑成了大陸春拍的一個風向標,這種境況讓藏家觀望的情緒更為濃厚,而對于拍賣行來講,這讓他們征集藏品的難度大大增加,眾多拍賣行今年加大了海外藏品征集力度,希望借此支撐市場實現(xiàn)“逆勢突圍”:保利早早開始了針對海外華人收藏推出全球16國(地區(qū))征集計劃;匡時今年除堅持重視海外的策略外,特別加大了在北美地區(qū)的征集力度。此外,華藝、朵云軒、榮寶齋等拍行也開始揮師海外,加入了海外拍品爭奪戰(zhàn)。受國際經濟增速放緩、中國內地資金流動性收緊以及市場頻現(xiàn)贗品等諸多不利因素影響,藝術市場距離春天似乎仍有一定距離。
對于有意進入藝術品收藏領域的大眾來說,如何揭開層層迷霧,選取最有利的投資方向,成為亟待解決的問題,且聽資歷深厚的專業(yè)人士如何支招。
伍勁時間會證明年輕藝術家的價值
伍勁以其精明的頭腦和敏銳的目光,投資了夏俊娜、尹朝陽、曾梵志、劉曉東等大批70后藝術家,這些人給他帶來幾十倍甚至上百倍的回報,如今,他主要精力是做天使投資的項目,大批80后藝術家成為他準備推出的對象。
當代藝術最保險
從蘇富比的成果看,拍賣市場的表現(xiàn)延續(xù)了去年的冷清勢頭,你怎么看這種局面?
伍勁:我覺得這是預期當中的,沒有懸念。說平淡電不一定平淡,貴的作品依舊貴。當代藝術作品不少流拍是因為當代藝術家還很年輕,仍處于創(chuàng)作之中,他們的價值還沒確定。不像齊白石、張大干等人已經在美術史中確立了地位,齊白石五六十歲還沒什么名氣呢。當代藝術更多的是對作品不對人,之所以現(xiàn)在不成功是因為目前出現(xiàn)在拍賣場上的都是五年前就交易過了的,現(xiàn)在根本沒有新的作品進入。唯一價格增長的板塊就是年輕藝術家,譬如賈靄力。
年輕藝術家作品進入拍賣的并不多。
伍勁:他們還沒有挑大梁,但他們在上升中。張曉剛的交易黃金期已經過去了,價格到了5000萬,也不會再漲到1億,他還有很多500萬的。齊白石的作品大家都覺得很貴,但是還有大批賣不出去的,大家只關心賣出去的4個億的作品。書畫賣得好嗎?齊白石的《溪橋柳岸、海棠秀石》在蘇富比才賣了7000多萬,去年肯定上億。瓷雜更糟,賣了一個天價,其他都完蛋?,F(xiàn)在的市場資金不充裕,否則就雞犬升天了,只有精品才有后續(xù)力。
很多藝術品收藏者喜歡從古代入手,大家好像對當代藝術作品缺乏判斷的勇氣和能力。
伍勁:這是需要有個學習過程的。古代的人從小就學習,但凡一個50歲的人都知道齊白石。而當代藝術我們是近五年才開始學習的。但是,當代藝術代表中國最強盛時期的作品,它的長遠價值難以評估。張曉剛還是一個大活人呢,作品就賣到這么貴,這就代表了買家對當代藝術家以藝術史眼光做出的一個衡量。只不過當代藝術還沒有經過時間沉淀,所以泥沙俱下,拍賣中不就多半是泥沙嗎?能賣到好價錢嗎?三到四成是水分。
你認為藝術品進入拍賣領域的門檻是多少?
伍勁:蘇富比的門檻是10萬到5000萬,國內的拍賣公司更低,3萬就可以了。
一般收藏年輕藝術家的群體是哪類人?伍勁:這個群體很大,白領都可以,為什么?因為便宜。我做了一個藝術品在線交易的網站,作品2000元起步,誰不能買呢?我以前也是從2000元的作品開始買的,不斷地買就會有盈利的機會。
據說很多藏家持觀望態(tài)度,你覺得接下來密集的內地春拍會改善一點行業(yè)境遇嗎?
伍勁:我認為現(xiàn)在市場流通性較差,錢不多,但是國家提倡擴大內需,發(fā)展文化產業(yè),所以我對當代藝術市場還是持樂觀態(tài)度的。至于近現(xiàn)代書畫實際上是很難權衡的,我認為這是風險最大的高危地帶,最顯赫的交易結果可能是不付賬的。在當代藝術品交易方面不會有這種情形。
這是否意味著收藏當代藝術品最安全?
伍勁:收藏當代是比較保險的,但是供應不足。所以我們不鼓勵從投資的角度來收藏,我現(xiàn)在主要做天使投資,買一個年輕藝術家的作品,他成功了你也分享了收益,他即便不成功,你也像天使一樣幫助過他。我認為中國缺乏這種收藏階層,藝術并不深入人心。你去歐洲、日本,鄉(xiāng)下的某一個小旅店都掛著藝術原作,而我們的一個五星級大酒店都會掛一幅品位低下的行貨作品,當然,這從另一方面說明中國的藝術品需求是很大的。大家寧愿把錢存起來,去炒房炒股,最后被套牢,存錢有什么用呢?天天都在貶值,我不相信錢,我相信藝術家,所以我可以混到現(xiàn)在。我從2000元的買起,現(xiàn)在可以買單價100萬的了。你把錢投給好的藝術品,就等于投給一家管理有序的企業(yè)。你支持的可能是一個未來的大師。
中國人還不習慣為精神消費買單。
伍勁:這與教育有關,中國人也習慣節(jié)儉。大家都覺得買齊白石、張大干的作品比較保險,這是一個誤區(qū),齊白石、張大干有這么多作品可供交易嗎?大家就是你騙我、我騙你,每年2萬張齊白石作品在交易,這可能嗎?他的好多作品已經進博物館了。一個正當盛年的藝術家一年也就20張而已。真正的大收藏家只關心齊白的前十張,剩下的那么多被買了去,在買家手上就是定時炸彈。2萬、20萬能買到齊白石真品?想得美!但很多人還是在買,存在僥幸心理。這就是人性的貪婪。
那你覺得收藏者應該如何避免陷入這種陷阱?
伍勁:較好的方式就是做天使收藏,不要投機,從善良的愿望出發(fā):一方面是個人喜歡;一方面也是在幫助藝術家們。有消費能力的人只要有這種意識,藝術品市場和藝術創(chuàng)作都會很蓬勃。不幸的是大部分人都只希望手中的藝術品能升值,他們家里也不會掛藝術品。中國雖說欠發(fā)達,但藝術事業(yè)總會發(fā)展的吧,這不也是政府想推動的嗎?美院畢業(yè)的學生也會有出路了。
現(xiàn)在藝術創(chuàng)作者在中國總人口中只占微乎其微的比例。
伍勁:藝術家很可憐,文化產業(yè)如此低端,每年藝術畢業(yè)生只有百分之一的人搞創(chuàng)作,剩下的99%的大部分在教考前班、畫行畫,惡性循環(huán)下去,一代代人都沒出息。藝術要成為生活的一部分就需要被消費。
當代藝術家很有戲
現(xiàn)在的經濟疲態(tài)也嚴重影響到藝術市場的消費了。
伍勁:我們國家辛辛苦苦創(chuàng)收的這么多外匯現(xiàn)在啥也買不著了。這是人民的消費觀念問題,大家都在節(jié)衣縮食,不消費經濟能好嗎?政府現(xiàn)在也發(fā)展文化,但是我們到現(xiàn)在沒有看到具體的政策。文化是奢侈品,而大多數(shù)中國人希望過一種樸素的生活。
你覺得國人的這種消費習慣怎樣才能轉變過來?
伍勁:沒轍,大家雖說解決了衣食問題,但還沒有消費文化的意愿。但我們能停止推動藝術發(fā)展嗎?大家就盡情挖苦吧,等有一天它消亡了我們才會反思嗎?就像日本,藝術創(chuàng)作領域一片沉寂,因為他們20年前一窩蜂地去買西方印象作品,而不是支持自己的藝術家。這種教訓還不夠沉重嗎?中國人雖說不買梵高、莫奈,但都把錢交給齊白石、張大干這些去世的畫家了,性質是一樣的,他們還能創(chuàng)作嗎?我覺得錢應該交給活著的人,這樣才能推動生產力。蓬皮杜當代藝術中心都在展覽自己的當代藝術家,中國建了很多漂亮的美術館,但是里面很少有好的當代藝術展覽。他們財力匱乏,無論是政府支持還是基金贊助都不及西方的十分之一。
可能體制是一個問題,藏家的收藏理念也尚待改善。
伍勁:會改變的。西方藝術品拍賣的主角是當代藝術家,好在中國人雖然沒有追求西方藝術大腕的潮流,但也不是沒有可能性,我剛聽說—個人花了800萬歐元買了一張畢加索作品,這筆錢要是用來投資當代藝術品,可以支持多少個年輕藝術家呀。
你在推廣年輕藝術家的過程中覺得最困難的事是什么?
伍勁:也沒什么困難,只是按部就班地做自己的事吧,六七年前,誰關心當代藝術?現(xiàn)在這已經漸成風尚,今年的CIGE(中藝國際畫廊博覽會)上有很多人看,雖然不一定有人買,但觀看藝術的群眾基礎開始形成了,就像北京798藝術區(qū)的興起,說明我們還是有發(fā)展藝術產業(yè)的能力的,只不過需要多方面的配合。
怎么看收藏圈對天價作品的追遂?
伍勁:與價格泡沫保持距離,犯不著與價格較勁,學會排隊等待。消費者的心態(tài)已經成熟了,2007年藝術市場的虛高經濟和價格泡沫讓藏家變得更為理性,藝術品尤其是當代藝術品價格偏向穩(wěn)定。但是塞也是有周期性的,中國畫在2005年的價格泡沫達到一個高峰,大家覺得以后可能就會崩盤了,但現(xiàn)在又重新漲起來了,比2005年更厲害。追隨熱門項目是無法杜絕的事,真正稀缺的高質量精品永遠是眾矢之的。
怎么看待海外征集的現(xiàn)象?
伍勁:這事很有麻煩,很復雜,涉及到關稅的問題。這也是活該,當年那些藝術品很便宜的時候就是不買,結果人家外國人買走了,現(xiàn)在高價賣給國人,就當是交學費吧。當時大家就認為這些當代藝術家沒戲,現(xiàn)在我們80后藝術家有戲嗎?很多人認為他們沒戲,不值得花十萬百萬去買。是這樣的嗎?他們代表中國最強盛的文化,他們遲早會出來的,時間會證明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