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子家訓(xùn)》亦稱《朱柏廬治家格言》。作者朱用純,字致一,號柏廬,江蘇省昆山縣人,生于明萬歷四十五年(1617)。朱用純一生研究程朱理學(xué),主張知行并進(jìn)。其《朱子家訓(xùn)》以修身、齊家為宗旨,集儒家為人處世方法之大成。三百年來膾炙人口,家喻戶曉。今天讀來,依然朗朗上口,感悟至深。
黎明即起,灑掃庭除,要內(nèi)外整潔。既昏便息,關(guān)鎖門戶,必親自檢點。
【解讀】黎明的時候就要起床,清掃院落,把室內(nèi)室外打掃干凈整潔。到了太陽落山的時候就休息,把門窗都關(guān)好,親自檢查。
一句寫“勤”,一句寫“謹(jǐn)”。清晨起來就要將庭院、臺階掃干凈,里里外外要使它保持整潔,這是“勤勞”的好習(xí)慣,也是清潔衛(wèi)生的好習(xí)慣。古人云:“一屋不掃,何以掃天下?”做事要從身邊小事做起。日出而作,聞雞起舞,都有一個“勤”字在。日落而息,要親自檢點門戶,這樣能做到處事“謹(jǐn)慎”。儒家對勤儉治家和謹(jǐn)言慎行的要求由此可見一斑。
勿營華屋,勿謀良田。
【解讀】不要蓋奢華的房屋,不要謀取肥沃的田地。
這句話對今天的都市人仍然有著莫大的意義?,F(xiàn)代都市人總是感覺累,但這種累往往不是別人加給你的,是你自己加給自己的。物質(zhì)的增長永遠(yuǎn)沒有貪欲的增長速度快。有了房子還想要車,有了小房子還想要大房子,欲望的永無止境會帶給你無盡的壓力。早在明代朱先生就告訴你:勿營華屋,勿謀良田。下面的話隱含其中:這樣你就會活得簡單,就更容易獲得快樂。
子孫雖愚,經(jīng)書不可不讀;居身務(wù)期質(zhì)樸,教子要有義方。
【解讀】子孫即使愚鈍,經(jīng)書也不可不讀;平常做人修身一定要淳樸簡約,教育子孫要注意用好的方式、方法。
兩句都是寫育人,也許在你眼中覺得子孫非常愚笨,但作為長輩也一定要要求他們?nèi)プ屑?xì)品讀儒家的經(jīng)典著作。這是做人的基本準(zhǔn)則也是育人的基本要求,是知書明禮的關(guān)鍵。推廣到現(xiàn)在就是你的子女即便先天條件不足,也依然要讓他們接受好的教育?!熬由韯?wù)期質(zhì)樸”區(qū)別于“自奉必須儉約”是指“持身”而言,即自己的一舉一動,不能欺詐,而要發(fā)自內(nèi)心的待人誠信。心術(shù)要好,一言一行,循規(guī)蹈矩,勤儉安分,誠信無欺。教育子弟,一定要本乎道義,方正行事,并且要講究科學(xué)的教育方法,也就是要有“義方”。今天來說,就是要以德育人。
刻薄成家,理無久享;倫常乖舛,立見消亡。
【解讀】如果為人刻薄主持這個家的話,天理是不會讓你久享福氣的。如果違背倫常,乖戾叛逆的話,馬上就會消亡。
前半句寫“為人謙和”,后半句寫“人倫常理”。待人接物,與人交談,冷酷無情,過分刻薄,也不會生活得安樂、美好;違背了人與人相處的各種準(zhǔn)則,就如父子、兄弟間的長幼關(guān)系等,就要立刻糾正。家和萬事興,無須終日口不停。愛惜我們小天地,永遠(yuǎn)充滿著太平。相親相愛同相敬,家庭才會有溫馨。謙虛人人都仰慕,禮讓個個受歡迎。
重資財薄父母,不成人子。
【解讀】偏重錢財,不孝順父母,有悖為人子孫的倫常。
中國有句古語:“百善孝為先?!币馑际钦f,孝敬父母在各種美德中占第一位。一個人如果都不知道孝敬父母,就很難想象他會愛其他人?!袄衔崂希约叭酥?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我們不僅要孝敬自己的父母,還應(yīng)該尊敬所有其他老人,愛護(hù)所有年幼的孩子,在全社會造成尊老愛幼的淳厚民風(fēng)。
嫁女擇佳婿,毋索重聘娶。媳求淑女,勿計厚奩。
【解讀】嫁女兒要選擇人品好的女婿,不要索要貴重的聘禮。娶兒媳要求端莊的淑女,不要計較厚重的陪嫁。這兩句話都是讓后人在嫁娶時,重德而勿重財。
見富貴而生諂容者,最可恥;遇貧窮而作驕態(tài)者,賤莫甚。
【解讀】看見富貴的人,就生諂媚之心是可恥的。遇到貧窮的人就故意作出不可一世的嘴臉,更是為人所鄙夷的。
兩種不同社會地位和層面的人所絕不應(yīng)有的兩種不同的心態(tài)。意思是說:自身貧窮,見到有錢有勢的人就露出一副點頭哈腰、奉承拍馬的卑賤神態(tài),這種向人討好的人,是最可恥的;而富貴的人遇到貧窮的人,就露出一副不可一世,傲視對方的神情,這種人的人格也同樣是最低賤的。
輕聽發(fā)言,安知非人之譖訴,當(dāng)忍耐三思;因事相爭,焉知非我之不是,須平心暗想。
【解讀】不要輕信別人的讒言,要想象是不是別人的污蔑,應(yīng)當(dāng)忍耐多思考。因為一件事情互相爭吵,要想象是不是自己的問題,要平心靜氣認(rèn)真省察。
這兩句格言一句寫聽話,一句寫做事。一個人決不能急躁、不能輕信、不能意氣用事,而應(yīng)冷靜分析,深思、三思。兩句充滿了辨證的思想。
編輯/獨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