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下面文字,按要求作文(60分)
有人說,不要老想著你沒有什么,要想到你擁有什么;也有人說,不要老想著你擁有什么,要想到你沒有什么。
對上述說法,你有何感悟和思考?請自選角度,自擬題目,寫一篇文章。
要求:①必須寫議論文。②不少于700字。③不得透露個人相關(guān)信息。④不得抄襲,不得套作。
【考題解析】
第一眼看到江西卷的這個高考作文題,讓我一下子就想起了我國已故著名醫(yī)學家,有“外科之父”稱號的裘法祖教授的一句名言:“做人知足,做事不知足,做學問知不足。”裴教授的話,雖然說了三點,但其實還是在說兩個方面:知足和不知足。
江西卷的這個高考題,也恰好切合“知足和不知足”這兩個方面的意思,這是相反相成,或相輔相成的對立的兩面,是充滿矛盾的哲理雙面。“不要老想著你沒有什么,要想到你擁有什么”,這就是知足的一面;“不要老想著你擁有什么,要想到你沒有什么”,這又是不知足的一面。
哪些方面要知足,哪些方面又不能知足呢?裴老的這句話,給我們作了很好的詮釋。即做人方面、物質(zhì)生活方面、個人需求方面、欲望享樂方面等等,應該知足。知足常樂,快樂之源;珍惜擁有,珍惜現(xiàn)在;淡定從容,輕舞飛揚。知足者貧賤亦樂,不知足者富貴亦憂。平安是幸,知足是福,清心是祿,寡欲是壽。奢者富不足,儉者貧有余;奢者心常貧,儉者心常富。知足者常常自足,終身不遭受侮辱;知恥者適可而止,終身不蒙受羞恥。飲食甘美,衣著華麗,如不知節(jié)儉就會損傷;多積財物,富貴驕人,如不知滿足就會喪命。一個內(nèi)心充滿欲望的人,能使平靜心湖掀起洶涌波濤,即使身居深山古剎也無法平靜;一個內(nèi)心毫無欲望的人,即使在盛夏酷熱,也會感到渾身涼爽,甚至住在鬧市,也感受不到喧囂煩躁。“安禪何必須山水,滅卻心頭火亦涼”?!爸闶翘烊坏呢敻唬莩奘侨藶榈呢毨?。(希臘諺語)。老子說:“知足常足,終身不辱;知止常止,終身不恥?!卑蜖栐苏f:“貪心好比一個套結(jié),把人的心越套越緊,結(jié)果把理智閉塞了?!比艘苍S就是這樣,有了的東西不知道欣賞,沒有的東西又一味追求。這些方面都是可以發(fā)掘的“知足”方面的意蘊。
而做事、做學問方面,理想、前途方面,心靈和人格修養(yǎng)、道德提升、精神境界等等方面,就應該不知足、不滿足。人生不止,追求不止,人生重在“拓荒”。人畢竟是高等動物,除了吃穿住外,畢竟是有追求的,在這些方面我們就應該常常想想自己“沒有什么”,并努力去追求,去奮斗,去艱難困苦,去玉汝于成。這些方面又都是可以發(fā)掘的“不知足”方面的意蘊。
江西卷的命題者的確有趣,往往提供三個立意或?qū)懽鞣较?。大家一定還記得2011年江西卷的高考作文題,擇取孟子“三樂”中的任“一樂”作文。這個作文題,同樣提供了三個立意或?qū)懽鞣较颍褐?、不知足、兩者辯證而論。這三個方向或角度,你當然可以任選一個角度去作文,去發(fā)揮。而至于側(cè)重于或選取哪個角度作文,那就看各人的喜好和擅長了,是不必強求一律的。
命題者的用意是比較明顯的。在當下社會上越來越多的人追求物質(zhì)生活、享樂奢侈的大環(huán)境中,在為人處世的原則發(fā)生模糊、混淆的大背景下,我們究竟應該如何做人、如何做事,如何處理物質(zhì)和精神的關(guān)系、肉體和靈魂的關(guān)系,是需要廣大考生作出抉擇的。這個命題,看似是一個人生意義、慣常哲理的思考題,而實質(zhì)上也是一個拷問心靈,關(guān)注時代熱點、焦點問題的好作文題。
(李弗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