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天的風(fēng)吹著,秋天的陽光普照。在樓林人群中想起一句詩,詩里有座山,山里有行路的人。一個人,一座山,一輩子。我的拙筆勾勒不出久存于心的那個人,但我依然要寫,每一個字里都是敬與愛,為我入林泉一般老去的爺爺。
爺爺?shù)囊簧?/p>
老人家的一生不是傳奇,無法歌頌,更難以流芳百世。也許在他離開這個世界不久以后,這個世界也會輕易地忘了他。但我知道會有兩個人,無論時光怎樣流逝,無論以后有了怎樣的經(jīng)歷,閱遍了怎樣的人世滄桑,她們都會永遠記得這個在她們生來便已老去的爺爺。她們會一直講著他的故事直到自己也白發(fā)蒼蒼。她們是我以及我的妹妹,這個世界上爺爺最愛的也是最愛爺爺?shù)膬蓚€女孩子。
爺爺從來沒有刻意地給我們講過他的那些過往。他人生的畫卷是我在成長過程中點點滴滴拼湊出來的。不完整但圓滿,連留白處都看得見生命的流光。
爺爺生于抗戰(zhàn)期間,卻沒有經(jīng)歷過戰(zhàn)爭的洗禮。因為家鄉(xiāng)實在偏遠,連打游擊戰(zhàn)以農(nóng)村為根據(jù)地的紅軍都不去涉足。但沒有硝煙并不代表沒有苦難,貧窮一樣能在人的童年留下烙痕。因為窮到?jīng)]飯吃,連人家樹上的青梨也會垂涎,放牛時經(jīng)過便偷偷地爬了樹。我不知道后來的爺爺想起那一幕意外會不會憤懣不甘,但從未聽他對誰提起過這血淚交合的悲慘。他從高高的樹上摔下來,骨折了卻無錢醫(yī)治,最終落下終生殘疾,因此也終生未娶。
爺爺是嘗到了苦的,但他不會將這苦向別人去吐。他不懂怨天尤人,他只是以驚人的忍耐力悉數(shù)吞下這苦。爺爺平日里都是溫和慈祥的,但他醉酒時卻會發(fā)酒瘋。如果不是酒后露真情,你永遠都不可能對他的隱忍窺見一斑。
因為沒有娶妻,所以也就沒有生子。于是爺爺?shù)母绺绫銓⒆约旱囊粋€兒子過繼給他——那就是我的父親。后來父親娶了母親,母親相繼生了我和妹妹,我們一家五口便一起生活到現(xiàn)在。
人都說養(yǎng)兒防老,兒孫滿堂盡享天倫。這也許是當初爺爺收養(yǎng)父親的原因。可是這個家卻并未給爺爺帶來多少實際的好處。父親并不很勤勞,母親身體不好。我和妹妹學(xué)業(yè)步步高升學(xué)費也年年在漲。因為是一家人,所以要同甘共苦。盡管爺爺已經(jīng)老了,但生活的重擔(dān)仍是一如既往地挑著。
他當廚師,他打零工,他鋤地,他砍柴,他燒炭,他種田……他用一只腳拖著另一只腳,走在漫長而艱辛的人生路上。這條路沒有人牽著他向前去,也沒有人與他齊肩并進。父親的少年是他拉扯著走過的,我和妹妹的童年是在他的背上馱著走過的,但現(xiàn)在我們都去向了自己的道路。我只能站在路口目送,看那踽踽獨行的蒼老背影,連祝福都卑微而羞愧得說不出口。
山的回憶
從前有座山,山里有座廟,廟里有個敲鐘的人,爺爺便是年年歲歲如一日的敲鐘人。晨光熹微時,他聞雞而起,洗干凈臉和手,踏著清霜或朝露,解放鞋踩著山階的石板一下一下地響。在將醒未醒的睡夢中傳來三下清沉悠長的鐘聲。日落了,洗完澡后,爺爺便帶上香燭紙錢,融入深山暮色中。同樣的三聲鐘響穿透沉沉的暮色,傳遍百家燈火。那是爺爺虔誠的生命之音,也是一方神靈對子民深遠的賜福。
爺爺認得上山的路,即便那路已荒草叢生。爺爺聽得最多的音樂是山間的松濤聲與鳥鳴聲,還有山間中的流水潺潺。爺爺叫的出山中每一棵樹,每一朵花,每一株草,每一頭小獸的名字。他不愛吃藥打針,生病的時候,爺爺會挖來山中各種野草樹根煎熬出一鍋清芬苦澀的湯,驅(qū)除一身病痛。有時我坐在院邊,看遠方山頭那點模糊的人影,總會想何去何從的問題:爺爺是從山中來的,一定會回到山中去。他的根埋在山中。而我,卻好像是被風(fēng)吹來的,也會被風(fēng)吹走。
山與水的距離有多遠?對于爺爺和我,那是生命的距離。
小時候我失足落水,母親驚慌失措。她不會游泳,便大聲呼喊山上砍柴的爺爺下山救人。長長的山路走得再快也不及生命隕亡的速度。但這也許就是人們常說的勇氣與奇跡。爺爺不是跑下山的,他是滾下山來的!他不懼怕山的高,山的險,他只知道他的孫女危在旦夕。老人敬畏高山,但老人的愛卻比山更加深厚。
時光遠去,帶走了那些靠山依山的生活歲月。人們用煤氣煮飯,用暖氣驅(qū)寒,上山的人越來越少。草木深了,人聲稀了。今年夏日的一個黃昏,我與爺爺在院里乘涼,他的目光落在遠方連綿的山影上,說出了此生最詩意的一句話:“日子長了,山也寂寞了!”
人寂寞了一生之后嘆惋山的寂寞。山是朋友,還有一顆老人的心與其相惜。
朋友
這個詞在鄉(xiāng)村的老者口中幾乎是聽不到的。如果他們喚一個人的名字時是微微笑著的,語氣中有淡淡的溫情,這個人便是他們的朋友了。
爺爺是鄉(xiāng)里遠近聞名的廚師,誰家有了紅白喜事要擺宴招待賓客的話,都會請他去掌勺。但爺爺在當主廚之前只是一個幫廚,那時候的主廚便是他這輩子最好的朋友。農(nóng)村的生活是平淡的,所以友情也平淡,沒有過多的轟轟烈烈來渲染。但這樣的瑣碎生活同時也是醇厚的,所以他們的友誼也被生活釀醇了,被年歲積厚了。
他們深知彼此的口味,總會在廚房中私下里留一些對方喜歡的吃食;他們行動都有所不便了,但總會翻山越嶺去拜訪對方;他們都懂得彼此生活的不簡單,總是在困難重重時拉對方一把;他們說如果誰先死了,另一個就算是爬,也要趕去為他做最后一席宴……
他們不說友誼萬歲,不說同甘共苦,不說天長地久,但他們懂得珍惜,懂得感恩,懂得付出。所以,朋友不是他們掛在嘴邊的炫耀,而是他們心中溫暖的依靠。
爺爺?shù)牧硪粋€朋友是我的二姑父(親生爺爺?shù)呐觯葼敔斝×硕畾q,也算是忘年交了。他們同養(yǎng)了一頭牛,常在一起閑話桑麻。姑父的人生是讓爺爺羨慕的。他家庭和美,生活充實而寬裕。爺爺?shù)娜松c為人則是讓姑父憐憫而敬佩的。所以他與姑姑便如爺爺?shù)呐畠号霭銓敔斝㈨槪疹櫽屑?。有這樣的一個晚輩兼朋友,是否是老天對爺爺一點點的恩賜呢?
若是可以,我也想將自己算做爺爺?shù)囊粋€朋友,一個愿意主動聆聽他心事的朋友。放假回家,我喜歡與爺爺擁爐而坐,或庭院納涼。趴在他膝上,問他過去的事,田里的事,山里的事,鄰里的事。爺爺總說我啰嗦。我是90后的孩子,對于這些“土生土長”的東西并沒有太多興趣。但是那是活在爺爺心里的,長在爺爺生命中的,我如何能忽視?我也喜歡給他講我的事,講學(xué)業(yè)朋友理想生活等,盡挑好的說,好使他不會覺得孩子長大了就遠了,也讓他不必為我擔(dān)心,而是感到欣慰。我會在放假回去時買些爺爺愛吃的東西回家孝敬他,并非名貴補品,但我知道,不管吃進嘴里的是什么滋味,他心里總是暖暖的。
有些恩情是無論如何也報答不完的。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
爺爺老去的生命不是秋天的枯木,而是即將落筆的一本書。字里行間有太多的辛酸苦楚在流淌。但無論有多艱澀,我都必須,也愿意翻開去讀。我無法為書作注,無法讓它流傳于世。唯有用心,唯有珍惜,唯有銘記,唯有虔誠,唯有……我能做的太少,而我要做的卻太多。爺爺,原諒我用單薄的文字來擁抱你給予的偉大的愛。讓我再喚您一聲:“爺爺!”